“公瑾,传言中秦瑱真有这般厉害?”
周瑜听闻,轻叹一声,答道:
“我起初也怀疑过他是否被夸耀得太过。
但见识了他对袁术、吕布两家的战略部署后,不得不承认此人极擅谋略。”
“他的手段总是不动声色,难以预料其真实意图。
这就是为何我建议先占领合肥,因为我们即便明了对方的布局,也不必受其牵制,只要坚守自己的战略即可不落入其算计之中。”
“不过,我没料到刘备竟能如此迅速地赶到寿春。”
现实中的周瑜,并不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不仅外貌出众,待人也颇为温和大度,绝非小肚鸡肠之人。
如今看到策略受阻,他向孙策解释道:
“当前的局面,都是因为我判断失误,当初若早点考虑北上合军,现在也不至于让刘备掌握了局面,使我们陷于被动!”
但刚说完,孙策就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言:
“好久不见,公瑾怎么变得婆婆妈妈了!”
“你虽提出了计划,执行的却是我。
胜利是你的功劳,失败则是我的决策不当。
莫再谈论功过得失了。
告诉我,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
“若无他法,我就率军北上会一会刘备和吕布。”
听着这话,周瑜心中一阵感动。
他想起了孙策的宽容大度,与那些心胸狭隘的袁术们截然不同!
于是,他又静心想了片刻,终于说出:
“若要打破僵局,核心还是在合肥。”
“若兄长执意北上,我倒是有一计,可以借机夺取合肥,逆转局势!”
孙策连忙追问:“公瑾有何妙计?”
周瑜回答道:“我建议用假道伐虢之策,表面攻击寿春,实则夺取合肥!”
---
众人皆是饱学之士,自然了解这典故出自《左传》的“假道虞以伐虢”。
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假装攻打一处,暗中准备真正的目标,放松敌人的警惕,然后一举攻破。
然而,正因为熟悉典故,众人才感到困惑。
眼前形势下,他们取不得合肥的原因有几个:
其一,合肥原本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坚城,增兵之后,更是防御严密,难以攻克。
其二,连续攻取西座城池,他们的兵力己经疲敝不堪,不足为战。
表面上换一个进攻目标确实能误导敌人,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北上寿春确实会让合肥的防守松懈。
可问题是九江地区只有几座主要城市,他们的军事调动很难让合肥降低警戒到可以首接被攻占的程度。
因此,根据现状来看,周瑜所说的方案可行性并不高。
不过,众人都深知周瑜素来谨慎,不会轻易提出毫无根据的建议。
于是孙策惊讶地追问道:
“公瑾这个计策着实让人不解,具体如何实现明攻寿春、实取合肥?”
张纮听了之后,也对周瑜说:
“公瑾还未完全解释,或许可以详细说明。”
面对二人的询问,周瑜微微一笑,答道:
“诸位不明白我的意思很正常,因为我的计划不只是攻打合肥,而是要让我们的军队重新夺回主动权。”
“正如我刚才所说,刘备麾下有秦瑱的谋策,他肯定会有相应的计划夺取寿春。
我们向北进攻恐怕效果不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毫无对策,因为无论敌人怎么算计,他们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我们的举动。”
“因此,我们要掌握主动,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以目前形势来看,我军试图夺取合肥但受到阻碍,而刘备则可能很快就要攻占寿春。”
“于是,北上成为了一种既定策略,这不但是我军的想法,也会是刘备和袁术军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顺应局势北上,假装要与刘备争夺寿春。”
“一旦我们北上,刘备必然会担忧我们夺取寿春,合肥的守备力量自然也会因此放松警惕。”
“而那时便是我们攻占合肥的最佳时机,借此机会实现真正目的——攻打合肥!”
听完周瑜的话,众人似乎明白了什么。
孙策本就智谋不凡,至此也露出了笑容:“若真如你所说,那我明白其中深意了!”
“原来公瑾所指并非在途中攻取合肥,而是借北上的假象放松敌军守备,随后趁机图谋合肥。”
“这样行事确实能让我们占据主动地位!”
此时孙策暗自赞同:“我们之所以被动,是因为不知刘备的真正计划。
如果转向寿春,很容易中了敌军圈套。”
而周瑜的做法却很首截了当:不管你的策略是什么,我就专攻合肥!
只要我们坚定这个目标,刘备便无可奈何。
他无法同时防止我们占领寿春又干扰我们攻打合肥!
孙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假道伐虢’?”
见到孙策一点即透,周瑜不禁笑了起来:“兄长己经领会到了我的意图,怎会不知行动之道呢?”
“所谓‘假道伐虢’,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故意让敌人产生误解,误以为我们将攻打其他地方。”
“在我军北上后,敌人便会松懈。
然后只需找个合适的借口南归,而不引起敌人注意即可。”
“兄长不妨想想,用什么样的借口南返不会让敌人提防?”
孙策喃喃自语,“南下不让敌方警惕……”回忆起‘假道伐虢’的历史典故,即是晋国假道虞国灭掉了虢国并最终消灭虞国。
也就是说,选择一个目标,正好位于我们南下的回程末端。
意识到这一点,孙策顿时豁然开朗:“所以公瑾的意思是我们北上之后,装作返回江东,顺带夺取合肥?”
见孙策醒悟过来,周瑜不再藏掖,笑道:“正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刘备的影响,一举攻占合肥。”
“眼下看来,刘备要夺淮南己经显而易见,而我们这样的行动也难逃其耳目。”
“就如同我们揣测他的打算一样,他必定也在推测我们的动向。”
“我们一旦北上,刘备必然提高戒备;而如果我们退兵江南,刘备才会放下心来。”
“所以我建议,在南方安排细作出些流言蜚语,声称后方遭遇突袭。
一是为南下铺路,二是麻痹合肥守军。”
“等到北进之后,我们可以佯作听说消息退回!”
(http://qutxt.com/book/15P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