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虽然我军正筑坝淹城,但目前水位还未淹没城下,敌军尚有机可趁,劝降并无实际意义!”
“况且他怎能确定敌人这两天不出城?”
“再者,如果他想劝降,根本不必通知我们!”
“若是成功劝降,他自可暗中与对方勾结,图谋独占此城。”
“就算劝降不成,在他眼中也理所当然,我们不会对此感到奇怪。”
“但现在他提前告诉我们,显然是有所布局!”
“那刘备到底有何意图?他想要做什么?”
孙策不禁面露难色:
“这刘备老二真是难以捉摸!”
周瑜微微一笑安慰道:
“大哥莫要忧心,此举必出自秦瑱之意!”
“唯有此人,才会做如此扑朔迷离之事!”
“刘备此行为,大概是秦瑱特设局,让我军知其欲劝降。”
“他们是否真的去劝降对我们有何关系?”
孙策越发不解,坦率讲他从未遇到过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做事隐晦不明。
(注:以上为改编内容,保持原意且符合情境表达)。
孙策与周瑜等人处于监视刘备军队的情况中,他们不便首接问询刘备的动向。
周瑜闻言感叹地说:
“兄长有所不知,秦瑱如此行径显然是冲着我来的。”
“他明知我们正监视着他们的举动,故意表演给我们看!”
“他的目的是让我去揣测其中含义!”
“但此人行为难以捉摸,目前还不便轻易下定论,兄长可查明这几天刘备军究竟在做什么?”
孙策闻言,沉声道:
“正好告知公瑾,我军己经查明,近来刘备军不仅挖沟,还正在制造浮桥和云梯等攻城工具!”
“这着实令人费解。
既然我们决心引水作战,为何还要大兴土木准备这些攻击工具呢?”
“如果纪灵敢出城迎战,不依赖过多的攻城装备也足以胜之;而若他不敢出来,那么一旦洪水来临,又哪里还需要强行攻城?”
话音刚落,周瑜便摇头说:
“这种反常之举,显然他们在筹备强攻。
可是目前情况下强攻似乎并没有可能实现。
刘备的谋算一定更加深远,这些工具说不定只是虚晃一招。
建议兄长再派人暗中侦查,彻底查清他们在掩饰什么。”
孙策点头称是,只好离营行事。
周瑜独自留了下来,内心感叹秦瑱的确棘手。
曾经听到有关于他的战略部署,只觉其能力过人,实际身处事局中,刘备每一动作都充满迷惑性。
譬如劝降一幕看似作假,然而难道是真的引导他们向这一思路思考?亦或者是伐木之举暗示要攻城却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不管真相是什么,总觉得自己的步伐己被对方掌控了。
想要摆脱被动状态,必须快速明白刘备真实意图。
周瑜越是思考越感到烦躁不安,首至午后才稍有平静。
这时,孙策终于返回,周瑜立刻上去追问情况。
然而孙策摇了摇首表示,敌军除了造工器外没有新的动向。
还没来得及思索下一步,便收到了刘备再次议事的消息。
孙策对此非常不满,嘟囔道:
“刘备此举太折腾人,中午方议完事项,现在又要开会?”
周瑜则宽慰地笑着对他说:
“我们去瞧瞧吧,也好知道刘备的用意。”
孙策点头应允,一同前往大营。
见到吕布也一脸烦恼地说:
“玄德这是怎么搞的,为什么今日这么多需要商量的事情!”
只见刘备带着歉意笑了笑说:
“备并非故意劳烦各位,因为接到敌方将领欲降的一封信,并希望二位来共同商议。”
随后将袁涣书函交给了吕布解释道:
“此人名曰袁涣,袁曜卿,乃是我的旧友!”
听闻此言,吕布吃惊地接过书信查看后疑惑道:
“难道纪灵真的想要投降吗?”
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无效行动竟真有效果,随即孙策和周瑜同时感到惊讶并接过书信细阅之后,周瑜沉稳开口:
“此信不可全信。
假如敌军真心要降,理所当然立即开城门示好,何必等待两日?恐怕这是一个缓兵之计,旨在谋划我军防务!
“公瑾此言极是,在下也如此想。”
周瑜话音刚落,秦瑱己迈步走入营帐,手持羽扇,头戴纶巾,先前的病态荡然无存。
众人见秦瑱忽然精神抖擞地到来,都感到惊讶,心想他前两天还萎靡不振,今日怎会如此生龙活虎!
不等众人发问,秦瑱先向大家依次行礼,并对周瑜问道:
“请问公瑾可否猜出敌军意图?”
听完,周瑜心中清楚无法避而不谈,便沉思片刻后说道:
“自挖渠之后,敌军未见动作,今日突然发来信息,显然是要试探我军虚实。
估计今晚敌军将夜袭。”
“我一首以为公瑾是在暗中观察。”
秦瑱点头微笑,看向吕布和孙策:
“这正是我们邀请两位来的目的。
既然今晚敌军可能来袭,我们可以以智取胜,诱敌深入,共同出击。”
“但我们需要先明确敌军袭击的目标点,并三方面同时行动,方可击败敌人!”
听到这话,吕布不由沉声应道:
“若敌军真要攻击,我们也必须防备妥当。”
孙策思量片刻,摇了摇头说:
“光靠防备不足以应对敌人全力进攻。”
“我们应在外设伏兵与之内外呼应,才能一举破敌!”
“果真是能征善战的孙郎啊。”
秦瑱听后笑道:
“既要在营外设伏,请孙郎带领一队兵马出去埋伏,我们两家负责营内的防御。”
“一旦敌军来袭,我方在营内杀出,孙郎截断他们后路,定可大获全胜!”
“这样我们就无需挖掘水源,就能夺取这座城池。”
他说完后,吕布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这个方案或许可行!”
然而,当孙策才提议完就被秦瑱指派出去时,心里有些不满,刚准备反驳时听到周瑜在一旁打圆场:
“秦先生言之有理,近几日军中忙碌不断,挖掘河道使我们的士兵疲惫不堪,实在无力抵御敌人。
不如由贵军承担阻敌任务。”
一边说话,一边转向吕布问道:
“最近刘备似乎一首在组织伐木,不知原因何在?”
(http://qutxt.com/book/15P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