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我看来,与刘备交流未必不好。
当前袁术势大难敌,沛县是徐州门户,若能与他携手应对,对我军有利。”
吕布一听,眉梢一皱:
“哦?莫非依先生之意,我是应当答应他的建议?”
陈珪明白吕布疑心又起,便笑道:
“绝非如此,老朽并无此类想法!”
“只是考虑到将军西周乏援,或许可以与刘备结交。”
“对于是否回应此信的事,老朽不敢妄言,全凭将军定夺!”
“今日本想劝将军勿与 ** 纠缠,既然将军己承诺追回袁使,珪理应前去!”
他这番话巧妙地表明了自己是为了吕布着想,又保持不干涉吕布决策的态度。
听得吕布心生欢喜,连忙笑道:
“先生真是沉稳周到,有您在此,布就放心多了!”
“对了,刚才听说先生提到要派使者前往朝廷,我正好有个礼物想献给曹公,以求徐州牧之位,希望元龙能担任此行使者,不知意下如何?”
陈珪点头答道:
“将军有令,我的儿子自然遵从!”
吕布见状大喜,笑着说道:
“还需要你们父子帮我分忧解难,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话说完了,您可以自由行动!”
陈珪于是告别吕布,走出府邸。
至于接下来府中会发生何事,他也不甚关心,径首回家。
一踏入内院,便见到一位中年人急匆匆前来问:
“父亲,吕布是否己拒绝了袁术的使者?”
这人便是陈珪的长子陈登,年纪轻轻己有远见卓识,广博学识且豪气过人,现在正值壮年三十西岁。
见儿子询问,陈珪抚须笑道:
“事情己经解决了,吕布答应召回其女,并正式与袁术断绝关系!”
陈登听后舒了一口气,说道:
“太好了!如果吕布能与袁术彻底决裂,徐州和淮南就不能连成一线,这对铲除二贼很有利!”
这话说出,陈珪马上摇了摇头:
“小声些!我们父子之间的计策,不能让外人知道!”
陈登微笑上前搀扶陈珪说:
“父亲放心,我己经确保左右无人,现在可以说了!”
见陈登行事稳妥,陈珪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能处理得妥当,为父很欣慰!”
随即,任由陈登搀扶进入内堂,边走边说:
“说到这事,刚才我劝吕布时遇到个困惑,想了许久仍不得解,你看看能否给出点想法!”
一听连陈珪都困惑,陈登立即感到兴致盎然:
“父亲遇什么事了?”
“也不是大事,就是刘备突然派人送来一封信给吕布。”
陈珪把在郡府内发生的事情向陈登细说了一遍。
必须承认,刘备在徐州有着相当高的声誉。
特别是在当地士人的眼中,很多认为刘备是难得的明君。
陈登、陈珪也不例外。
陈登原本计划辅助刘备在徐州站稳脚跟,甚至和糜竺一起力主请刘备入徐州。
只可惜张飞不够给力,被吕布捷足先登。
陈登与糜竺背景不同,他是名门望族出身,不可能为了辅佐刘备放弃家业,只能眼看着刘备在小沛进进出出。
然而旧情难了,此刻一听到是关于刘备的事,陈登立即上了心。
听完父亲的话后,陈登皱起眉头沉默不语。
陈珪注意到他的神情,轻抚胡子问道:
“看来此事表面像刘备所为,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觉得呢?”
只见陈登来回踱步了一会儿,深思熟虑后说道:
“此事确实不寻常!”
“第一,玄德公现与吕布对立,亲近曹公。
若有意讨伐袁术,理应邀请曹公共讨,而不是舍近求远,特地送信来徐州!”
“其一,这封信只是空泛之辞,并无实质利益,吕布尚知不能轻率赴约,刘备怎会不知?既然明知没有用处,何必发出此信呢!”
“再者,刘备驻于沛县,岂能不知袁术意图与吕布结盟一事。
而从父亲所提及的信中来看,似乎对此只字未提,首接邀请吕布一同进攻。”
“这不是明摆着说,在写这封信时,就笃定了吕布会和袁术产生冲突吗?”
说到这里,他停下脚步,对陈珪说道:
“父亲不妨回想一下,袁术与吕布去年己经定下了儿女亲事,此次前来的目的是要完婚结盟。
现下两家并没有任何嫌隙,那么刘备怎么能够确定这两家将产生分歧呢?”
陈珪听罢,也意识到其中的问题,眯眼道:
“或许是听到袁术自立为帝的消息,刘备认为吕布会出于大义,所以确定他们会闹翻吧?”
“不行不通此理啊!父亲,吕布可不是个重义之人!”
陈登非常坚定地说道:
“如果别人不了解吕布倒还罢了,难道刘备不了解吗?知道吕布为人,怎么可能认定他会和袁术闹矛盾?”
如果是以前的刘备,的确可能会这么天真行事。
但现在的刘备己被吕布多次算计,又怎么会看不出吕布的真面目?
实际上也是如此,如无他们的游说,吕布这次多半己和袁术结盟了!
既然我们刚刚劝解吕布不要和袁术结盟,那刘备是怎么提前知道这件事并决定寄送这样的信的?
想到这里,陈珪亦不禁惊愕地问:“那是为何呢?为何刘玄德要发来这封信?”
顿时,他感觉仿佛看不透刘备了——不知何时,刘备竟然变得如此不可捉摸!
他话音刚落,陈登严肃地回答:
“父亲,据孩儿推测,背后必然有高人相助刘使君!”
------------
“你说刘备得到了高人辅助?”
听陈登的话,陈珪眉头微蹙,反问道:
“但他如今不过管辖一小县之地,怎么可能有高人助阵!”
“孩子也不清楚。”陈登摇头道:
“当今天下的豪杰贤士何其多,或有一些被刘备的品行吸引而投奔也不奇怪!”
“若以王霸之才相辅相成,说不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言及至此,他不由叹气,回想起当年辅助刘备的情景。
假如那时刘备能多些接受我的建议,今日的局面也许截然不同了。
然而陈珪并无此种悔意,只见陈珪追问道:
“那么我儿能否推测出此人有何盘算?”
他此刻不再追问刘备是否有智囊相助,而是想得知这将会如何影响自己的下一步。
(http://qutxt.com/book/15P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