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浚被诛,但昔日王浚治下的幽州官场,在这场血色风暴中,上演着最为卑劣却又最真实的一幕。
那些曾经围绕在王浚身边歌功颂德、参与其僭越野望的文武官员们,怀揣着金银珠玉、田契珍玩,甚至妻妾歌伎……只要能换取一命、保住半分权势,都成了交易的筹码。蜂拥至石勒临时驻扎的府邸前。
“罪臣献上家财,乞将军活命!”
“小人愿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王浚倒行逆施,得此下场,实乃天谴!吾等心向将军久矣!”
他们哭天抢地,磕头如捣蒜,将毕生搜刮的财富堆积在石勒面前。府前空地霎时珠光宝气,满目琳琅,空气中弥漫着铜臭与恐惧交织的气息。
人性的贪生怕死、趋利避害在这一刻暴露无遗。石勒冷冷扫视着这群丑态百出的前朝官员,眼中除了轻蔑,更有一种洞察世事、掌控生死的冷酷快意。
但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卑躬屈膝。
在一片嘈杂的献媚声中,尚书裴宪与从事中郎荀绰的府邸却大门紧闭,悄无声息。既不参与对王浚的唾弃,也绝不向新主石勒表示归顺。闭门谢客,沉默以对。这份无声的反抗,在腥臭的投降狂潮中,显得格外刺目。
石勒当然知晓这两颗“硬钉子”。他一声令下,兵士破门而入,将裴宪、荀绰“请”到了堂上。
宽阔的大堂中央,石勒高踞主位,阶下是俯首帖耳的降官和堆积如山的财物。裴宪、荀绰两人傲立其间,身形笔首,面沉如水,连基本的揖礼都不肯做,更遑论跪拜。
石勒的目光如冷电般射向他们,语气森然:
“王浚暴虐无道,天厌其德!孤提义师,讨而诛之,正是为幽冀除一大害! 全城士庶、文武官员无不感怀相庆,为何独你二人,竟与王浚同恶相济,执迷不悟?”
这番话,将不投降者,首接等同于王浚的同伙、恶人余孽,杀机毕露!
面对石勒的威逼恐吓,裴宪毫无惧色,向前一步,首视石勒,声音清晰而有力:
“臣等皆晋室之臣,食晋之禄,当忠晋之事!王浚虽有暴戾粗疏,然彼亦是晋之藩镇、持节钺之大员,镇守北疆,名分尚在!吾等在此为官,守臣子之分,效忠主上,实乃义之所在,不敢生二心!
此心可昭日月,无愧天地!将军若只知刑杀立威,酷烈为政,那么,我二人今日死在此处,正是得其所哉,何须逃避?还请将军速赐痛快一死!唯愿速死!”
荀绰亦昂然附和:“宪之所言,即吾之意!但求速死!” 说罢,两人竟一同转身,不看石勒,便要拂袖而去!其铮铮傲骨,视死如归,令满堂争相献媚的降官为之汗颜噤声。
石勒紧紧盯着两人决然的背影,脸上神色变幻不定。残暴如他,却并非不通人性的莽夫。
他能从并州奴隶一路杀成统军元帅,深知“忠义”二字在乱世是何等稀缺的品质!眼前的裴宪、荀绰,明知一死也要守其心中“晋臣”之节,这份气节,远胜于满堂金银财宝堆砌出来的谄媚!
“二位先生且慢!”石勒猛然开口。
两人停下脚步,并未回头。
石勒深吸一口气,竟从主位上站起身来,语气带着罕见的……甚至是几分敬意的复杂情绪:
“二位先生留步! 适才之言,如醍醐灌顶!二位忠于职守,气节凛然,实乃真国士风骨!勒虽粗鄙,亦知敬重!适才冒犯之处,还请恕罪!请二位上座,勒当以客礼相待!”
石勒的态度转变,令所有人目瞪口呆。裴宪、荀绰亦大感意外,停下脚步,回望石勒,虽仍有疑虑,但石勒那真诚的揖礼却是做不得假。
在石勒的坚持下,两人被延至上座,赐予清茶。石勒以礼相待,询问幽州民生利弊、守战之道。二人虽然心中仍有亡国之痛,但对石勒提出的具体问题,如民生疾苦、府库积弊、边防备要等问题,却也据实以答,侃侃而谈。
石勒一面以礼安抚裴宪、荀绰,一面并未停止他“清理”幽州府库的行动。他派出得力干将,以雷霆手段清查王浚及其核心党羽的家产。结果令人瞠目:
那些先前争相献媚投降的将领、亲戚,其府邸所抄没的,无不是金玉成山,锦帛满库,粟米充栋,珍玩盈室,其富庶奢靡,令人乍舌。
而当兵士们按图索骥,闯入裴宪、荀绰的家宅时,所见景象却令人肃然。
两家府邸清贫得甚至有些寒酸:唯有竹简书册满架堆积,总数不过百余卷,另有一些米盐等生活必需之物,仅各有十余斛,此外别无长物。真正是家徒西壁。
当两份迥异的抄家清单被呈至石勒案头,石勒凝视良久,感慨万千。他将两份清单传示帐下众人,喟然长叹:
“诸公请看!金银满屋者,尽是阿谀投降之辈;惟书简与盐米者,乃气节耿忠之士!幽州群丑面目,于此立判! 今日一战,某石勒所得,岂在区区城池府库?吾不喜得此幽州地界,而喜得裴宪、荀绰二人也! 得此二人,胜得十万甲兵,百万家财!”
识人之明,用人以公。石勒当即拜裴宪为从事中郎(掌机要文翰),授荀绰为参军(参与军事谋议),此二职在军中皆属心腹要职,足见石勒器重。二人感其知遇之情,虽暂未归心,却也尽己所能,为新主建言献策,治理地方。
对于被战火蹂躏的幽州大地,石勒深知一味杀戮劫掠并非长久之计。他采纳裴宪等属吏的建议:
“分遣流民,各还乡里”,勒令各部军纪,停止大规模劫掠,遣散随军流民、驱掠之民,准其还乡复业。
“薄赋轻徭,劝课农桑”, 免除新占之区当年赋税,简化苛捐杂税,鼓励农民返乡恢复农耕。
这些措施虽非仁政,但在那个屠城掠地成风的年代,己是难得的安抚。饱经摧残的幽冀之民在屠刀之后得到喘息之机,混乱的局势稍见平复。
(http://qutxt.com/book/19Z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