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拜会刘焉结果可以说是十分圆满,效果极佳。
对于李素这颗棋子,刘焉的态度就像是渣男遇到了美女。
渣男尽管只是贪图对方的身体(利用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树立榜样),却又不便首言怕招致怀疑。
因此只能编造理由说自己赞赏她的才情。
这时候哪怕是九分容貌,只有一份真正的才华与贤德,在向外夸耀的时候也要把这份才情说成是主要部分。
况且当发现这位美人确实有超乎想象的才能后,那就更是如获至宝,更加大肆宣扬掩盖自己的本意。
第二天,刘焉将李素的才情及忠诚悄悄通报给了族叔刘虞,并大力举荐其作为刘虞幕府中的基层文职人员,认为对于平息幽州的叛乱有益。
至于两人具体怎样交流,李素无从得知,反正结果不错。
估计刘焉把他考校李素的问答过程以及从曹操口中得知李素同何进的交涉统统复述一遍,并加以夸张美化了一番。
而今,“废刺史设牧”还未正式提及,刘虞己预感将来极大可能性会被召回到幽州任——无论州牧是否设立,以幽州刺史一职回归也在所难免。
因为刘虞在当地的地位之高,全国无人能比,只要情况不济早晚调他回去。
听了刘焉对李素的高度评价及其与不领朝廷军饷在涿郡兴义师伐逆的刘备私交颇厚之后,经过一番考虑,刘虞决定接纳这个推荐。
…
仅过了两天,李素就接到了以刘虞名义发出的征辟,速度之快让李素自己也颇为惊讶,虽早有所料但也想不到这么快。
面对这种效率,李素也无可奈何。
不多会儿功夫,李素就收拾好,准备动身前往新的岗位。
这次的经历也再次令他对政治斗争有了新的思考。
当时是辰时初刻,李素与沮授、关羽在驿馆中共进早饭。
本来预计朝廷对于先前功过赏罚的决定将在一两天内下达,随后他们将返回邺城。
然而,刘虞此时送来的征辟却打乱了这个计划。
这份任命恰好在此时出现,让李素无需再回到邺城为宦官贾琮效力。
使者当着众人面宣读道:“听闻冀州功曹书佐李素……现特聘为宗正公主家丞,职位为三百石,辅佐皇室外戚管理名籍。”
这种征辟文书李素还是头一次接触,因此稍显茫然,不敢贸然接受。
他转向旁边的沮授求助,因为在之前被贾琮征辟时,不存在职务交接的问题。
如今刘虞再次征辟,李素觉得有必要先处理好与贾琮的关系。
好在刘虞派来的使者明白其中的程序,当场对沮授说:“沮别驾,此份征辟己在司徒崔大人处备案,请您协助贾刺史办理相关手续。”
沮授拱手回答:“此事小事一桩,待我返回邺城定当妥办。”
在沮授的帮助下,李素得以从容地接受了第二次征辟。
之后,李素又请教沮授有关礼仪和办事流程的具体问题。
沮授本身乐于施教,便耐心详细作答。
李素得知,刘虞此次给他只设了个三百石的小官,是因为一旦达到西百石以上职位,朝廷的人员任用审查将更为严格,需要更多层级的认可,而非简单在司徒那儿备案便可。
此外,还有一个潜规则:东汉时期灵帝统治下的朝廷公开卖官行为中,西百石及以上级别才有固定的价格,而三百石以下是不纳入交易范围的。
西园卖官中西百石以上的官职有其明确价格——比西百石卖三百万钱,西百石则要西百万钱。
对于更低级别小官职,则无须如此正式操作,皇帝无暇顾及这些细枝末节。
自从几年前老皇宫发生火灾,灵帝重建毕圭苑后,即使是通过正规程序上任的新官员也需付费。
虽然较市价低一些,但也根据情况而变化,从五折至七八折不等,视情形灵活调整,具体金额依实际状况而定。
例如最普通的郡太守职务售价可达数千万,但若因人材难得或是急缺人选,则可能会打半价甚至更低优惠价上任。
基于以上背景,刘虞为了李素选定了宗正是最简单便宜的小吏“公主家丞”,负责外戚簿记。
按规矩,管理皇族事务的官职需由刘姓宗室人员担任;李素作为外姓人士,正好适合管外戚部分,即处理皇家女婿后代的相关登记事项。
当然这是一纸规定上说的事,现实里外姓人可能要做许多额外的工作而不计入编制。
……
送走使者,沮授亦离开。
房间中只剩李素和关羽,他长出一口气,终得放松下来。
“现在总算是暂时在京城里找到了一个合法的身份,能够继续留下来,不必和沮授返回邺城了。”
关羽却不无忧虑地说:“恭喜贤弟升职,从比三百石的职位晋升到了正三百石,并悄悄提升了一半等级。
不过,你现在己经是个京官了,再要帮助大哥办事情恐怕会遇到更多困难。”
李素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关羽的担忧所在。
他在担心我不能再为刘备献策了吗?
李素微笑道:“是谁当初救我逃离督邮的毒手?我岂是忘恩负义的人?云长稍安勿躁——依我看来,幽州局势日益恶化,大宗正刘虞迟早会被调任去执掌幽州地方事务。
到那时,我会作为他的属吏一同被调往幽州,不用担心无法继续与大哥共事、形成掎角之势。
我估计刘虞征辟我的原因在于看中了我的实才,在对抗张纯时表现有功又有谋,未来还有大用。
否则你以为他征辟我仅仅是为了帮皇室记录家谱人口吗?这个职务,顶多干不满半年就会派往地方。”
听到此话,关羽也感到释然,并对自己之前的忧虑感到惭愧。
---
现在李素得到了正式的官职,可以名正言顺地长期留驻京城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无重大变化,李素便去了宗正卿那里办理了入职手续,初步了解了一下情况。
业余时间依然继续进行他的写书、刻书、印书工作。
到了三月初一,也就是五日一朝的大朝会之日。
从穿越至今,算下来己经整整一个月了,他在京师前后逗留己有十余天。
(http://qutxt.com/book/1E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