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玲过完元宵节,就出门挣钱了。
自从父亲去世后,她便又去了老杨那里,家里没有事牵挂了,谢青梅也不能说什么。爱玲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老杨批发的衣服在市场上的定位是中年女装,爱玲选的款式回来都卖的不错,所以老杨也认同爱玲的眼光,将她的工资又涨了一百块钱。
这活儿她爱干也轻松,可比种地强的多,把家里的一摊子丟给建民,她出来挣个松快钱。这两年慢慢的也缓过来了,不似前两年,年年借钱,因为两头的老人做不完的难,如今只剩下婆婆那个老梆子,与自己没关系,人家有儿有女的,用不着她这个媳妇。
她不愿看到那个躺在床上,还嘴里不停管东问西的老不死,这世上的人说不明白,能干的人早早去了,偏偏留下这不中用的长命百岁!自己婆婆就是这类人,谁都不喜欢她,还需要人伺候,偏偏的人家无病无灾,这两年除了偏瘫,身子倒比以前还好了,这不是活活的磨孩子们吗?
爱玲是不能想到老婆婆,想起她就想发火。想着也到了地方,下了车她轻车熟路的朝老杨的加工厂走去,今年的天反常的很,正月里这棉袄穿着就热的很,爱玲拉开了棉袄的拉链,行李不多,包里装着她的单衣服,还挎了个小包,倒是不重。
往前走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不是老杨还有谁,骑着一辆踏板摩托车后面还带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爱玲认识,算是老杨的女朋友。爱玲就有些好奇老杨咋会看上这样的女人,跟他的前妻一点也不能比,长的中规中矩,不怎么爱说话,对他的事业没有一点助益,听说也是个离婚的,也有孩子。两个人没办证,但是爱玲常见老杨把这女人带回家。
不结婚却在一起住,爱玲想不明白。她觉得那女人傻的不行,这不是白白让人家占了便宜嘛!
与迎面而来的老杨打了招呼后,爱玲摇头拎着行李继续走,到了加工点。
才过完年做的是女式的西服,姑娘们己经在车间里忙碌了,改梅婶家的芳芳看到她过来忙打了招呼。
爱玲站在车间里,和桂嫂还有姑娘们拉了几句闲话,这才上楼把自己的东西放好,收拾了床铺。略略歇了歇便去了车间,这都下午两三点了,明天再上市场。
谢青梅坐在一边检查活,爱玲便拿了小剪刀坐在桂嫂对面一边剪线头,一边跟桂嫂拉话解闷。这剪钱头的活也不累,自己多少干点,也证明自己没闲着。
等着谢青梅出去,小桂压低了声音对爱玲讲“老杨八成要和那女人吹!”
爱玲一听瞬间来了精神,女人的通病就是爱八卦,特别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八卦。“我刚才还见老杨带着她走了呢。”
小桂朝外努努嘴“谢青梅跟那女人吵架了,这个老婆子挺厉害的,把老杨的钱看的紧,听说那女人因为有事问老杨要钱,这老杨还没说啥,他妈先吵吵开了。图啥?连结婚证都不办,两个都有孩子的人长久不了,都是各取所需。”
爱玲低头浅笑剪线头,在她看来那女人就配不上老杨,早该分了。
桂嫂见她不语,把话题扯到了她身上“爱玲,你这当婆婆的也不管人家小两口,清凉凉的出来了?”
“人家又不用咱们管,娴娴爸给晓川找了个开车的工作,两个人都去县城里了,门面房租出去收租,咋也顾着两个人了。我不出来行吗?还有一个儿子呢,干一天是一天的钱,说不了今年就要当奶奶,到时候还怎么出来!”
小桂听着爱玲这话里话外的显摆,心里有些不忿,看把你能的,攀上高枝找了个纸糊的儿媳妇,还在我跟前显摆上了,当奶奶,谁知道你有那个命没有!
爱玲自然是得意的,比起桂嫂她有资本呐!桂嫂家的大儿子比晓川还大一岁,那孩子长的不好吧还木讷,你说一个大小伙子一见姑娘家,自己先脸红,哼哧哧的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全。见面不少,可次次人家闺女都相不上他,首到现在连个对象也没有,把桂嫂两口子急的不行,逢人便让人给自己儿子说媳妇,就怕儿子耽误了。
就算儿子再会干活又能咋样,关键你不招小姑娘喜欢,还是不行。
爱玲见桂嫂不吭声,忙哈哈笑着找补,说起了儿子儿媳妇在家天天啥也不干,不到日上三竿不起来,可把她气的不轻之类的话,桂嫂缓和了些“那你伺候着心里也是美啊,应老婆婆了。”
“眼不见心不烦,这去了县城管他们呢!”
“那晓川住到老丈人家尽给人家出力了。”桂嫂终于扳回一局。
“出力省咱家的粮饭!”爱玲笑。
“你真能想的开。”桂嫂自愧不如,低下头耐心干起活来。
这一代代的人呐,儿女事永远是至关紧要的大事,人到中年更甚,碰到人说起话,儿女永远是重头戏,磨不开扯不断,没完没了。
老娘被弟弟接走,建国便是着急出门干活,出去两个月还得回来伺候娘,元宵节过完他和胜林便出门了。才过完年乍暖还寒,服装店的生意也不好,如果不是自己的房子,还得赔房租。生意一差,月竹就着急,但服装生意就是这样季节性强,淡旺季特别的明显,也是没法。
月竹每日坐在店里,进来的顾客也有,但卖的是年里剩的货,也是想早些出手,基本上都挣的少,有时候赔钱也得卖,只为早点换成钱等天暖和了进春款。
生意差,月竹就想在店门外支个摊卖些水果零食啥的,反正是出来做生意,一个生意是做两个生意也是做,从家里搬来了一张折叠床,等着红强再去县城批菜,她趁车也批了些水果之类的,在店门口摆起了水果摊。
还别说乡里到底人流量大些,人来客往的生意还凑合,这下好弥补了服装店的亏损,月竹的心才安定下来。
天慢慢热起来,月竹买了把遮阳伞挡在水果摊上,搬了凳子坐在店外面,一个人照应着两个生意。就是偶尔有些慌乱,店里有人水果摊也有人,两下的跑不开,星期天孩子们回来了好些,娘几个能分头照应着。
(http://qutxt.com/book/1ML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