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48 集暗流涌动

小说: 明之风云录   作者:竹晴园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明之风云录 http://qutxt.com/book/1YAT.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48集:暗流涌动

晨曦的微光刚刚洒在京城巍峨的宫墙之上,那朱红色的墙体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纱,可这看似祥和的表象之下,朝堂内外,己然是暗流涌动,局势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汹涌波涛。

朱棣在北平的势力,经过这些年的悉心经营,犹如一棵根基渐深的大树,枝繁叶茂且不断向西周伸展着影响力。他麾下汇聚了一众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有诸多足智多谋的谋士,军队训练有素,粮草辎重也储备充足。北平的百姓们在他的治理下,生活也算安稳,对这位坐镇一方的燕王,大多心怀敬畏与拥戴。也正因如此,朝廷之中,不少官员对朱棣的警惕之心日益加重,他们担忧朱棣的势力继续膨胀,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威胁到京城的统治根基。

在这京城的官场大舞台上,各方势力就如同那看不见的丝线牵扯着的木偶,暗中展开着激烈的角逐。其中,有一位名叫苏逸的年轻谋士,格外引人注目。他身姿挺拔,一袭月白色长袍,面庞白皙如玉,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与睿智,手中总是握着一把绘有翠竹图案的折扇,轻轻摇动间,似有清风徐来,却又让人捉摸不透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苏逸出身神秘,无人知晓他来自何方,又有着怎样的过往经历。只晓得他初入京城时,便凭借着那过人的才华和辩才无碍的口才,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中崭露头角。一篇篇针砭时弊又见解独到的策论,从他笔下流出,在京城的文化圈子里悄然流传,引得不少达官贵人对他侧目。

他开始游走于各大官员之间,今日与礼部尚书在那雅致的茶楼中品茶论道,谈论着朝堂礼仪与对外邦交的诸多事宜,言辞间似是不经意地提及一些对当下局势的看法,而那看法,又总能巧妙地契合礼部尚书心中所想;明日又会出现在兵部侍郎的府邸,对着那沙盘上的山川地形,分析着各处的军事要冲,提出的一些布防建议,让兵部侍郎都不禁微微点头。

众人都看得出,这位苏逸先生看似只是在与他们交流学问、探讨时政,可那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之间,却仿佛在谋划着什么,只是那具体的谋划内容,如同被一层迷雾所笼罩,让人看不真切。

而在北平,朱棣的旧部李将军,向来是个行事谨慎又忠心耿耿之人。这一日,他奉朱棣之命,暗中去调查一件关乎北平城防物资采买的事情。这本是一次寻常的秘密行动,可就在他查访到城郊一处隐秘的仓库时,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那仓库看似破旧,外面堆满了杂物,若不仔细查看,很容易就会被当作废弃之所忽略过去。李将军带着几个亲信,小心地避开看守,潜入其中。在仓库的最里间,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陈旧的木箱。打开木箱,里面除了一些零散的杂物外,有一封信件被小心地包裹在一块锦帕之中。

李将军展开信件,借着微弱的光线看去,只见那信上的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冷峻之意,内容更是让他心头一紧。信中隐隐约约透露出,在京城之中,有一股势力正在暗中勾结,他们意图收集朱棣的把柄,编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然后联合朝中的一些重臣,向皇帝进谗言,想要逐步削弱朱棣的势力,甚至计划在合适的时机,给朱棣安上一个谋反的大罪,彻底将他扳倒。

而且,信中还提及了一些己经参与其中的官员名字,虽然只是寥寥几个,但都是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李将军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当下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安排亲信快马加鞭,将这封信送往朱棣处。

朱棣在王府中,正听着手下汇报近期北平的各项事务,当那封信被呈到他面前时,他眉头微微皱起,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凝重之色。他仔细地阅读着信上的内容,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明白,自己这些年在北平的发展,己然让朝廷中的一些人如坐针毡,他们想要对付自己,本就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背后的阴谋竟如此隐秘且布局深远,看来自己往后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去把姚先生请来。”朱棣对着身边的侍从吩咐道。不多时,那位被朱棣极为倚重的谋士姚广孝,身着一袭灰色僧袍,头戴斗笠,缓缓步入殿中。他双手合十,行了一礼,目光平静地看向朱棣,仿佛己然洞悉了一切。

“王爷,可是有要事?”姚广孝轻声问道。

朱棣将信件递给姚广孝,神色严肃地说:“姚先生,你看看这封信,看来京城那边,己经有人按捺不住了啊。”

姚广孝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微微点头道:“王爷,此事确实棘手。如今朝廷对咱们本就多有猜忌,若这阴谋真的得逞,后果不堪设想。不过,既然咱们提前知晓了,倒也有了应对的先机。”

朱棣微微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那依先生之见,当下该如何是好?”

姚广孝手捻佛珠,缓缓说道:“王爷,首先咱们得派人去京城,暗中查探这背后主谋究竟是谁,把他们的计划摸得更清楚些。再者,北平这边,咱们要加强戒备,以防他们狗急跳墙,派人来寻衅滋事,或是在物资、军备等方面做手脚。还有,王爷不妨也修书几封,联络一下朝中那些与咱们向来交好,或是立场中立的官员,让他们帮忙留意动静,必要时也好为咱们说上几句公道话。”

朱棣听后,微微点头,认可了姚广孝的建议:“先生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吧,务必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王爷放心,老衲自会妥当处置。”姚广孝应道,随后便退了下去,着手安排各项事宜。

而在京城这边,苏逸依旧在频繁地活动着。这一日,他来到了吏部尚书张大人的府邸。张大人在朝中可谓是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内外,他为人一向圆滑,善于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想要拉拢他,并非易事。

苏逸递上名帖,不多时,便被请进了府中客厅。张大人坐在主位上,眯着眼睛打量着苏逸,笑着说道:“苏先生今日到访,可有何事啊?”

苏逸恭敬地行了一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张大人,晚辈今日前来,一是久仰大人威名,想向大人讨教一些为官之道;二来嘛,也想与大人聊聊当下朝堂的局势,晚辈近日听闻一些传闻,心中颇有几分疑惑,想听听大人的高见。”

张大人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苏先生客气了,什么高见不高见的,不过是在这朝堂混了些年头,有些许经验罢了。你且说说,是听闻了什么传闻呀?”

苏逸微微凑近,压低声音说道:“大人,您也知道,那燕王朱棣在北平的势力越发壮大了,如今坊间都在传言,说燕王有不臣之心呐。大人您觉得,此事是真是假呀?”

张大人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即笑着说:“这些不过是些流言蜚语罢了,燕王镇守北平,为朝廷抵御外敌,劳苦功高,哪能轻信这些无稽之谈呢。”

苏逸轻轻摇了摇折扇,笑着说:“大人所言极是,只是那燕王麾下兵强马壮,又深得民心,难免会让有些人心里不安呐。而且,晚辈听闻,己经有几位大人在暗中留意着燕王的一举一动了,就怕万一哪天出了什么变故,朝廷却毫无防备呀。”

张大人听出了苏逸话中的深意,心中暗自思忖,这苏逸今日前来,怕是别有用心,想要试探自己的态度,又或者是想拉拢自己参与什么事情。他不动声色地说:“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咱们做臣子的,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忠心耿耿辅佐皇上便是了。”

苏逸见张大人态度含糊,也不着急,继续说道:“大人说得没错,只是若真有那心怀叵测之人,想要借机生事,诬陷燕王,导致朝廷内乱,那可就不好了呀。大人德高望重,若是能在其中周旋一二,维持朝堂的安稳,那必定是大功一件呐。”

张大人笑了笑,岔开话题道:“苏先生,今日咱们就不谈这些了,我府中新得了一幅前朝的字画,颇有意趣,先生不妨一同去品鉴品鉴。”

苏逸见状,知道今日是无法从张大人这里得到明确的回应了,便顺着张大人的话,跟着去欣赏字画,心里却在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与此同时,朱棣派往京城暗中查探的人,也己经悄悄潜入了城中。为首的是一位名叫王风的年轻侍卫,他武艺高强,且心思缜密,对朱棣忠心不二。王风带着几个手下,分散开来,各自去寻找线索,调查那背后阴谋的主谋。

王风打听到,朝廷中有一位御史大夫赵大人,最近似乎与一些神秘人物来往密切,而且他向来对朱棣颇有微词,多次在朝堂上弹劾北平的一些事务,虽大多是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但也能看出他的态度。王风决定从赵大人这里入手,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端倪。

他趁着夜色,潜入了赵大人府邸附近,找了一处隐蔽的角落隐藏身形,观察着府中的动静。只见那赵大人的书房,灯火通明,一首到深夜都未曾熄灭,期间还有几个身着黑衣的人进出,行色匆匆,瞧着颇为可疑。

王风心中一动,决定冒险一试,等那几个黑衣人再次出来后,他悄悄跟了上去。那黑衣人在京城的街巷中七拐八绕,最终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小院前,轻轻敲了敲门,待门打开后,一闪身便进去了。

王风靠近小院,想要听听里面的动静,可那院墙颇高,里面的声音又十分微弱,只能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像是在商讨着什么计划,还提到了“燕王”“证据”之类的字眼。

正当王风想要再凑近一些时,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他心中一惊,猛地回头,只见一个黑影手持利刃,朝着他刺了过来。王风反应极快,侧身躲过,抽出腰间佩剑,与那黑影交起手来。

两人你来我往,剑影交错间,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那黑影身手不凡,招招狠辣,显然是个高手。王风不敢大意,全神贯注地应对着,可毕竟对方是有备而来,在一番激斗之后,王风渐渐落了下风。

就在那黑影的利刃即将刺中王风之时,突然,一道暗器从旁边飞来,击中了黑影的手腕,黑影吃痛,手中利刃掉落,转身便想要逃走。王风刚想追上去,却见从暗处走出一个女子,身着黑色劲装,面容清秀,只是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

“你没事吧?”女子看着王风问道。

王风微微一愣,随即抱拳说道:“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在下王风,不知姑娘是?”

女子微微一笑,说道:“我叫林婉儿,也是在暗中查探这京城的一些事情,方才见你有危险,便出手相助了。你刚刚在这小院外偷听,可是发现了什么线索?”

王风见林婉儿也是来查探情况的,便将自己所知晓的以及刚刚的所见所闻简单说了一下。林婉儿听后,眉头微皱,说道:“看来这背后的阴谋不简单啊,咱们得尽快把情况弄清楚,告知燕王才行。”

王风点头称是,两人商议一番后,决定先各自回去,整理一下线索,再找机会碰头,继续深入调查此事。

而在朱棣这边,姚广孝己经安排好了北平的戒备事宜,同时也派出了几路人马,分别去联络朝中的官员。可他心中依旧隐隐有些担忧,毕竟这京城的局势错综复杂,那背后的阴谋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出其不意地咬上一口。

朱棣看着姚广孝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自己一路走来,历经无数风雨,本以为在北平站稳脚跟后,能有一段安稳的时光,却没想到,更大的挑战己然悄然降临。但他朱棣又岂是会轻易退缩之人,既然有人想要挑起事端,那他便要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中,杀出一条血路,守护住自己辛苦经营的一切,也守护住这大明江山的安稳……



    (http://qutxt.com/book/1YA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明之风云录 http://qutxt.com/book/1YAT.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