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变成淅淅沥沥的毛毛雨。
华夏城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潮气,混合着湿麦子、湿豆荚特有的、带着点微醺的发酵味和泥土的腥气。
议事大堂前的大草棚下,小山一样的湿粮堆在那儿。
巧姐带着一群妇人,拿着木叉子,正拼命地把湿漉漉的麦捆、豆捆摊开。
但地方不够,粮食太多,很多只能厚厚地堆着,摸上去温温的,这可不是好兆头!
“坏了坏了!”
陶抓了一把湿麦穗,凑到鼻子底下闻了闻,脸色变了,“有股酸味儿了!再捂下去,全得发霉烂掉!”
刘忠、白燕、刘智、陆燃都围在粮堆边,脸色凝重。
昨天抢回来的粮食,要是烂在棚子里,比被雨淋在地里还憋屈!
“必须想法子弄干!”刘忠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劲,“刘智!陆燃!”
“族长!”两人赶紧应声。
“带上你们的人,给我搜!把所有能遮雨通风的屋子、棚子,哪怕是牲口棚顶上不漏雨的地方,全给我腾出来!把粮食摊开!薄薄地摊开!”刘忠下令。
“是!”刘智和陆燃立刻转身,带着一群半大孩子(陆燃新收的小跟班)跑开了。
“阿木!”刘忠又喊。
阿木正愁眉苦脸地看着几辆昨天陷在泥里、轮轴都快散架的手推车,闻声赶紧跑过来:“首领!”
“先别修车了。立刻带人,砍硬木,搭架子!要又高又通风的架子!把粮食铺在架子上晾!”
刘忠指着棚子,“越快越好!搭满整个棚子!”
“明白!”阿木眼睛一亮,这法子好!立刻招呼人手去砍木头。
“树!”刘忠看向铜匠。
树正检查着几把昨天抢收崩了口的青铜镰刀,闻言抬头:“族长?”
“我要你打造铲子,打大点、薄薄的铜片。要像……像大树叶那么大,当铲子用,翻粮食快!”
刘忠比划着说道:“越快越好!有多少打多少!”
“行!我这就去!”树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冶炼区跑。
白燕一首没说话,她蹲在粮堆边,小心地翻看着几穗麦子,又伸手探了探粮堆深处的温度,眉头紧锁。光靠摊开和通风,对付这么多、这么湿的粮食,太慢了!
她站起身,走到还在冒烟的石灰窑旁边(陶正指挥人重新点火烧石灰)。窑壁被雨淋湿了,但里面还有余温。白燕伸手在窑口附近感觉了一下,有热气。
“陶叔!”白燕喊道。
“怎么啦?”逃跑过来。
“这窑,除了烧石灰,还能不能……弄点不那么烫,但能烘东西的地方?”白燕指着窑壁和旁边搭的简易棚子。
“比如,在窑旁边搭个暖棚,用窑的热气,慢慢烘粮食。或者,烧完石灰,窑里还有热气,能不能把薄薄一层粮食摊进去烘?”
陶愣住了,看着窑,又看看粮堆,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哎!您这法子……说不定行!石灰窑烧透了,里面热得很,外面摸着也烫手!弄个小点的暖棚,引点热气进去,小心点别把粮食烤糊了……能试试!”
“那就试试!”
刘忠听到了,立刻拍板,“陶,你带几个人,专门弄这个‘暖窑烘粮’的法子!小心火候,别烘糊了,也别再弄湿了!”
“好嘞!”陶像得了宝贝,立刻召集几个徒弟,围着石灰窑琢磨起来。
巧姐正带着妇人翻粮,一个负责清扫灶灰的老妇人,推着一小车刚扒出来的草木灰过来,想找个地方倒掉。
“等等!”巧姐突然喊住她。
她想起以前在潮湿的山洞里存点粮食,好像撒点干灰能吸潮气?她抓了一把草木灰,又干又细。她小心地撒了一点在刚摊开的、特别湿的一小片麦穗上。
过了一会儿,她扒开灰一看,下面的麦穗似乎没那么水淋淋了!
“有用!这灰能吸水!”巧姐惊喜地喊道。
“快!去各家各户,把灶膛里、火塘里的草木灰都收集起来!别扔!筛细了,撒在粮食上!薄薄一层!”
这法子简单!妇人们立刻行动起来,满城收集草木灰。很快,一层层灰白色的细灰,像给湿粮盖上了薄被,吸着水汽,也阻隔了霉气。
就在全城都在跟湿粮较劲的时候,陆鸣阴沉着脸找到了刘忠。
“族长!”
陆鸣压低声音,“昨天暴雨,混乱得很。我的人盯着那个‘仓鼠’的婆娘和她兄弟(之前偷粮被抽鞭子赶走的小头目的家人)。”
“他们怎么了?”刘忠眼神一冷。
“没敢明着闹。”陆鸣说道。
“但‘仓鼠’他婆娘,昨天趁乱,偷偷摸摸去了趟东城根,那里住着几个刚来没多久、手脚不太干净的流民。她塞了点东西给他们,嘀嘀咕咕半天。我的人离得远,没听清,但看那样子,不像好事。”
陆鸣顿了顿,声音更冷:“还有,昨天暴雨,黑虎队长那边运粮回来,有辆牛车陷在泥里,车上的几袋豆子掉进泥坑,被几个路过的归附者捡了。他们没贪,交还了。但‘仓鼠’他兄弟就在旁边看着,眼神不对,后来还凑过去跟那几个归附者套近乎。”
“哼,贼心不死,还想拉人下水?”刘忠冷哼一声。
“陆鸣,你的人,给我盯死他们!尤其是那几个手脚不干净的流民!看看他们想干什么!咱们来个人赃并获!”
“明白!”陆鸣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只要他们敢伸爪子,这次就别想再爬出城门!”
几天过去了。
能通风的地方都摊满了粮食,阿木带人搭起了一排排高高的木架子,粮食铺在上面,空气流动快多了。
树的薄铜片“大铲子”打出来了,翻粮效率高了不少,妇人们不用再用手一点点扒拉。
陶的“暖窑烘粮”有了点效果,虽然一次烘不了太多,但烘出来的粮食干得快,也没糊。他正琢磨着怎么改进。
草木灰吸湿效果不错,粮堆里的那股酸味淡了很多。
虽然粮食还没完全干透,有些角落还是摸上去温温的,但大规模发霉的迹象总算暂时压住了!
看着粮堆慢慢不再冒热气,人们紧绷的心弦才稍微松了一点。巧姐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这天傍晚,雨终于彻底停了。
夕阳的金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来,照在忙碌的华夏城上。
翻粮的妇人,搭架子的男人,叮当打铁的树,琢磨窑炉的陶,还有跑来跑去传递消息的陆燃和他那帮半大孩子……
每个人都在为保住这救命的粮食拼尽全力。
刘忠站在议事大堂门口,看着这一切。湿粮的危机还没完全过去,九黎的阴影还在远处,内部还有不安分的虫子蠢蠢欲动。
但看着那渐渐干爽起来的粮堆,看着族人们疲惫却依然充满干劲的身影,看着白燕抱着咿呀学语的刘洋朝他走来,刘忠心里那根紧绷的弦,也稍稍松了一分。
粮食保住了大半,人心,就还在。
只要人心在,这座华夏城,就塌不了!
“明天,”刘忠对走过来的白燕说,“让曹根带人,先把城门口那条路,用碎石头垫一垫!不能再让车陷泥里了!”
(http://qutxt.com/book/2M2M.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