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时初刻,球馆西侧的梧桐叶突然沙沙作响,三十六片黄叶自枝头旋落,在中央球台聚成斑驳的“败”字光影。光影中央,现世青年小李抱着篮球蹲坐在地,球衣上的“0号”被汗水浸透,球鞋边散落着比赛失利的计分牌碎片。
“老周,小李刚打完区赛,决赛失误丢了冠军,”光光蹲下身轻拍小李肩膀,“他总觉得‘失败是耻辱’,想听听古人怎么看‘输’。”老周听罢,摸出祖父的旧算盘——算珠上竟刻着“败”“胜”二字,随着他的晃动,算珠碰撞声中,屈原、苏轼、王阳明、林则徐的虚影次第浮现。
“小友可知,某曾被流放沅湘,”屈原身着香草缀饰的宽袍,执“离骚拍”长叹,拍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楚篆泛着幽光,“当年某投江前,亦觉‘失败’如巨石压顶。可如今回望,那不过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必经之坎。”
小李抬头,见屈原腰间的香草上凝着露珠:“您不怕失败吗?”屈原摇头:“怕,但怕的不是‘输’,是‘输了便放弃本心’。某的‘离骚胶’,是用‘虽败犹荣’作底胶的。”
“屈大夫这话说得妙!”苏轼拄着竹杖踏叶而来,“东坡拍”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墨迹未干,“某一生被贬三次,黄州、惠州、儋州,哪次不是‘失败’?可某在黄州做东坡肉,在惠州种荔枝,在儋州办学堂——输了仕途,却赢了人间烟火。”
小李盯着苏轼手中的酒壶:“可您难道不会难过?”苏轼大笑,倒出半盏酒:“难过啊!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失败就像这酒中的月影,看着破碎,实则完整。某的‘豁达胶’,是用‘输得起’作颗粒的。”
“二位所言,皆在‘心’上,”王阳明负手而立,“知行拍”上“事上磨炼”西字灼灼生辉,“某当年在龙场驿,面对‘廷杖贬谪’之败,却悟得‘心即理’——失败非坏事,乃‘心’的试金石。小友可知,球馆的‘败局’球台,实则是‘成心’道场?”
小李困惑:“怎么讲?”王阳明指了指他手中的篮球:“你握拍(握球)时,若只盯着‘赢’,便握得太紧;若懂‘输’是握拍的一部分,手指便会放松——放松,方能接住任何来球。”
“王大人这话,倒让某想起虎门销烟,”林则徐抚着胸前的朝珠走来,“某当年被贬伊犁,路上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失败若与‘责任’挂钩,便成了‘虽败犹勇’的勋章。小友看这‘销烟胶’,当年被英国人碾碎,如今却在史海球台凝成‘觉醒’的纹路。”
老周忽然从袖中掏出个破损的乒乓球拍,拍面贴着补丁:“这是光光祖母年轻时的‘败局拍’,当年她参加市赛输了,就用旧旗袍补丁补拍面,说‘拍子破了能补,心破了才难补’。”光光接过拍子,补丁上“从头再来”的绣字清晰可见:“小李你看,屈原的‘本心胶’、东坡的‘豁达胶’、阳明的‘心学胶’、林公的‘责任胶’,其实都是‘败局胶’的不同配方。”
“可我还是觉得丢人……”小李低头盯着计分牌碎片。屈原弯腰捡起一片碎片,碎片上的“0”字忽然化作“圆”:“小友可知,楚地的‘败’字,左边是‘贝’(象征得失),右边是‘攴’(象征鞭策)——失败,本就是‘以失为鞭,催心向圆’。”
苏轼蹲下身,用竹杖在地上画了个太极:“你看这阴阳鱼,黑中有白,白中有黑——赢是‘阳’,输是‘阴’,缺了哪一半,都不是完整的‘道’。某当年在赤壁写《赤壁赋》,不就是输给了曹操,却赢了千古文章?”
王阳明忽然轻拍小李肩膀:“来,跟某打一局‘败局球’——你只需记住,每次接‘输’的球,都是在给‘心’换更坚韧的胶。”说着,他挥拍击出一球,球上竟缠着“科举落第”“贬谪流放”的虚影。小李下意识挥球接住,却发现虚影化作“王阳明龙场悟道”“苏轼黄州突围”的画面。
“明白了!”小李忽然站起身,接过老周递来的“败局拍”——拍面的补丁在灯光下闪着微光,“屈原的‘本心’让我知道输不能输志,东坡的‘豁达’让我知道输可以换个活法,阳明的‘心学’让我知道输是修炼,林公的‘责任’让我知道输也要有担当。”
林则徐闻言,解下腰间的玉佩——玉佩上刻着“忍辱负重”西字:“此玉佩陪某走过伊犁风沙,今送小友:真正的‘败局胶’,是把‘输’的滋味嚼碎了,揉进骨子里,让它长成‘再来一次’的劲。”
当最后一片梧桐叶落在“败”字光影上,叶片忽然化作乒乓球,弹起时竟带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荧光。老周打开祖父的手记,新页上画着小李握拍的场景,旁注:“吾孙以‘悟’为胶,粘的不是破碎的比分,是面对失败的底气。昔年某观诸家论败,今日方知‘败局非终局,心胜方为胜’。”
是夜,小李在球馆发现半块“败局”球台的青砖,砖面刻着祖父的手书:“输球不输人,败局不败心”。砖缝里嵌着母亲的旧丝巾——丝巾上绣着“0”号,却在“0”字中间画了个箭头,指向“∞”(无限)。他摸着砖面的刻痕,忽然明白,失败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的胶着。
次日清晨,小李在玉案发现一张便签,旁边压着老周的旧算盘:“某用林则徐的玉佩,换了你家球包的补丁——球馆的晨,该是‘败局胶’混着‘重启’决心的味道。”他望向窗外的朝阳,手中的“败局拍”在晨光中闪着微光,拍面的补丁竟像一只展翅的蝶,带着破茧的力量,飞向史海球台的无限可能。
球台上,屈原与苏轼的对谈仍在继续,话题己从“面对失败”转到“如何让‘败局胶’成为人生的底色”。光光举起“时光拍”,接住了这记带着汗味与哲思的对拉,拍面上,祖父的青砖、母亲的丝巾、小李的球衣渐渐融合,最终凝练成八个大字:“败局如胶,粘心成刃。”
(http://qutxt.com/book/2MZ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