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例行的升旗仪式结束后,全体高三师生被留在了操场上。年级主任张建国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拿着麦克风,清了清嗓子。操场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以为又是一轮考前动员或者纪律强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惯性的沉闷。
然而,张主任接下来说出的话,却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同学们,老师们,”张主任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操场,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轻松感,“考虑到大家近段时间以来备考压力巨大,精神持续紧绷,经过学校研究决定,并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我们将在本周三,组织一次高三年级全体师生的短途郊游活动!”
话音刚落,操场上先是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仿佛大家都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压抑不住的低呼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瞬间打破了之前的沉闷。
“郊游?真的假的?”
“哇!学校这么人性化?”
“去哪里啊?”
张主任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地点是市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青峰山。本次活动旨在让大家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当然,”他话锋一转,语气严肃起来,“安全是第一位的!所有同学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听从带队老师的安排,不得擅自离队,不得进入未开发的危险区域……”
后面的安全须知和注意事项,大部分学生己经听不太进去了。连续数月两点一线、枯燥压抑的复习生活,让所有人都对哪怕一丝的放松和改变都充满了渴望。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而且还冠以“调整状态”的名义,但能够暂时逃离堆积如山的试卷和令人窒息的课堂,去山林里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和慰藉。
白黎也感到一阵轻松。他对青峰山并不陌生。小时候,身体还硬朗的爷爷曾带他去过几次,进行所谓的“野外生存能力启蒙”。那里的山势并不算特别险峻,但植被极其茂密,溪流潺潺,风景确实不错。更重要的是,那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能让他暂时忘却学业的压力。
放学回家,白黎少有地没有立刻坐到书桌前,而是从床底下拖出了一个半旧的登山背包。这是他以前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时买的,质量还不错。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行装。除了老师通知里要求必须携带的饮用水和午餐(他准备了母亲做的三明治和几个苹果),他还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他塞进了一件轻薄但防水性能良好的冲锋衣,山区天气多变,有备无患。一个小型急救包是必备的,里面有创可贴、纱布、消毒棉签、碘伏,还有一些治疗感冒、腹泻和抗过敏的常用药,以及一小卷医用胶带——这些都是他从爷爷那里和看纪录片学来的野外生存常识。一把功能齐全的瑞士军刀被他仔细擦拭后放进了背包的外侧口袋,这把刀陪伴他很多年了,关键时刻或许能派上用场。他还带上了一个满电的充电宝和数据线,尽管他知道山里的信号大概率不会好,但万一呢?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桌上那个黄铜指南针上。他犹豫了一下。带着它去登山似乎没什么实际用途,毕竟青峰山是成熟景区,有清晰的路标。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小东西似乎能给他带来一种心安的感觉,仿佛爷爷的目光还在注视着他。最终,他还是拿起指南针,小心地把它放进了背包侧面的一个带拉链的小口袋里,贴身存放。
出发前一晚,白黎躺在床上,却有些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窗外的城市在深夜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汽车驶过的引擎声。天气预报说明天是晴转多云,局部地区午后可能有短时阵雨,听起来是个适合出行的天气。
但他心中却萦绕着一种莫名的、难以言喻的不安感。
他又想起了论坛上那些关于“时空涟漪”的讨论,想起了新闻里语焉不详的报道,想起了自己那个指南针偶尔发生的异常颤动,还有白天在课堂上那短暂的、诡异的设备失灵和天空异象。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在他脑海里盘旋、碰撞,交织成一种模糊的、令人心悸的阴影。
“是我想多了吧……”他翻了个身,试图安慰自己,“青峰山是著名景区,每年游客那么多,学校组织,老师带队,能出什么事?大概真的是考前压力太大,有些神经过敏了。”
他强迫自己闭上眼睛,想象着明天青峰山的青山绿水,试图放松下来。但脑海里浮现出的,却是茂密得不见天日的森林,蜿蜒曲折、通往未知深处的小径,以及那些隐藏在浓密树影和岩石背后的、不可名状的神秘……
窗外,夜空中几颗稀疏的星星在云层间时隐时现。城市的霓虹灯光将天空映照成一片浑浊的橘黄色,掩盖了更深邃的黑暗。
一场无人预料的风暴,正在城市边缘那片沉睡的山峦间,无声无息地酝酿。它蛰伏着,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一个特定的时刻,将现实撕开一道狰狞的裂口。
(http://qutxt.com/book/2O3V.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