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二百七十六章 尧舜治世,天道无常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洪荒:我与鸿钧争道祖 http://qutxt.com/book/2O8R.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帝喾之后,唐尧继人族共主之位。

陈都上空异象纷呈,西方天际忽现万丈金光,佛门弟子药师手持琉璃药钵踏云而至,钵中净水映照出未来治世的种种景象。

与此同时,十二尊青铜鼎无风自鸣,鼎身上的山河纹路逐一亮起,仿佛在迎接新的时代。

唐尧于祭天台上接过首山玉精所铸之玄圭,药师尊者以右手蘸取琉璃钵中甘露,为唐尧行灌顶之礼。

玄圭上"允执厥中"西字古篆,顿时流转起晶莹的佛光。

"天下为公,当以慈悲济世。"

药师浑厚的佛音与祭天台共鸣,自此,这位来自西方的圣者,便常伴唐尧左右。

由于弥勒的原因,人族长老们对药师并不信任。

然而药师对此浑不在意,他吸取弥勒的教训,真心实意辅佐人皇治世。

药师静立朝堂一侧,琉璃目中的智慧时隐时现。

他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在唐尧困惑时点明关窍,又在人皇决断时缄默如钟。

这位佛门圣者将弥勒的教训化作禅机,以"不执"之心——行辅佐之事。

如同药钵中的净水,只映照而不干涉。

每日晨起观政时,药师尊者都会以药树清香净化朝堂;

农耕巡访时,其琉璃宝钵可照见五谷丰沛;

断案决狱之际,那双能照见众生业障的佛眼,更是明察秋毫。

在药师尊者的辅佐下,唐尧开创的盛世,处处可见佛门智慧的影子。

唐尧采纳药师建议,在各州设立"慈幼院",收留战乱中的孤儿。

按照佛门医方研制汤药,防治时疫流行。

参照极乐世界的规制,改良民居布局,更将"众生平等"的理念融入律法,使刑狱更加公正。

药师尊者更将《药师经》中的十二大愿,化为人族十二善政。

他在陈都建造医馆,为百姓解除病苦。

设立义仓,赈济灾年饥荒。

创办学堂,开启民智。

督造桥梁,连通险阻之地。

这些举措使人族百姓,首次感受到佛门的慈悲。

人族长老们,对佛门的印象改观不少。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佛门慈悲的理念,与洪荒现实的冲突逐渐显现。

废除死刑的慈悲之举,反倒让恶人更加猖獗。

绝对平等的政策,挫伤了农人的耕作积极性。

宽厚的救济措施,被狡诈之徒钻了空子。

药师尊者双手合十,周身佛光忽而化作青焰,庄严法相中透出凛然威仪。

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阿弥陀佛,我佛门既有慈悲济世之怀,亦具怒目金刚之威,慈悲不度无缘之人,金刚专斩邪魔歪道!"

唐尧幡然醒悟。

他在祖庙前静坐七日七夜,终于参透:"治世当如轩辕剑,刚柔并济方能长久。"

于是开始调整方略,保留慈幼院的同时增设武训,延续医馆的同时整顿律法,推行教化的同时不忘强兵固边。

药师见状欣慰颔首:"善哉,此乃中道。"

他主动将佛门戒律,与人族传统相结合,创造出更适合洪荒大地人族的治世之道。

岁月如梭,人族在唐尧的治下越发繁盛,人族恢复帝喾之初鼎盛时期,甚至尤有甚之。

唐尧治下的人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七旬老者衣帛食肉,垂髫孩童皆能诵《击壤歌》。

连肆虐千年的黄河都安澜百年,不再为患。

最令人敬佩的是,这位圣王居住在茅茨土阶的简朴宫室,却耗费心血建造宏伟的"衢室"——一座西门大开、专供百姓议政的殿堂。

转瞬一万八千载,唐尧治世,功德圆满。

唐尧命人在汾水之滨,筑起"禅让台",创立“天下为公”制!

这一日,二十八宿显化天穹,首阳山涌出甘甜醴泉。

当唐尧将玄圭郑重交给虞舜时,九天降下前所未有的功德金光,七成归于唐尧,助其首入混元之境。

两成赐予药师尊者,奠定成佛根基,剩余一成散落洪荒人族,滋养万物生灵。

禅让大典上,唐尧的告诫响彻洪荒:"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虞舜跪受教诲时,十二尊青铜鼎突然飞出九道龙气,在空中交织成"大同"二字,照耀洪荒三日不散,成为人族永恒的追求。

通天手持崆峒印称善。

接引圣人愁苦的脸上,罕见浮现欣慰的笑容。

虞舜继位之日,西方天际佛光普照。

大势至尊者手持智慧宝杵踏云而来,杵顶明珠照见三界善恶。

这位佛门尊者,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每日不发一言,只是在虞舜批阅奏简时,以杵尖在沙盘上勾勒治水之策。

虞舜在位三千载,人族疆域空前繁荣。

他命人扩建唐尧所创的"衢室",使其成为容纳万民的议政殿堂。

殿中悬挂着以"明德"为主题的十二幅绢画,每幅皆由大势至尊者以佛光绘制,描绘着勤政、孝道等美德。

在农耕方面,虞舜创造性的将药师尊者,留下的药田与神农百草结合,培育出抗旱耐涝的新稻种。

大河两岸的农田里,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茎秆,农人们唱着新编的《南风歌》收割庄稼。

最令人称道的是他设立的"纳言"制度。

大势至尊者以他心通相助,使虞舜能辨别忠奸。

各地贤士聚集陈都,献计献策,朝堂之上常有百家争鸣的盛况。

然而天道无常。

虞舜末年初夏始,暴雨连绵,持续数百年,引发滔天洪水。

黄河决堤数十处,浊浪吞没千里沃野;

长江倒灌,鱼虾在树梢挣扎;

淮水泛滥,浮尸堵塞河道;

就连常年干涸的洛水,都暴涨十丈。

人族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百姓栖身树顶,以野果充饥,瘟疫随洪水蔓延,死者相枕!

野兽被迫上山,与人争食,昔日繁华的市集,彻底沦为泽国!

虞舜站在摇摇欲坠的城墙上,望着汪洋中漂浮的屋舍残骸,一时也不知该如何。

大势至菩萨的宝杵示警,指向北方一座孤峰——那里隐居着鲧,这位曾跟随唐尧治水的能臣。

"命鲧治水!"

虞舜的诏令响彻朝堂。



    (http://qutxt.com/book/2O8R.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洪荒:我与鸿钧争道祖 http://qutxt.com/book/2O8R.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