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籍、种族或文化背景如何,人们都对星秀跃迁公司的成就给予了高度关注。
这家公司的关注度瞬间飙升,甚至可以与世界第一的手机公司相媲美。
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热烈讨论着这一事件,纷纷留下自己的评价:
“太棒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时刻!”
“我也想有朝一日能登上星秀空间站,亲身体验太空的壮丽!”
“星秀空间站简首太美丽了,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努力打工挣钱上去看看诗与远方……”
“星秀空间站比火星更具吸引力!”
……
随着一声轻微的机械解锁声,星秀2号的一级推进器完成使命,在智能导航系统的控制下与箭体优雅分离。
舱内广播响起柔和的空姐声音:
“各位贵宾和旅客,一级推进器己成功分离返回地球,我们即将启动二级推进系统,请各位坐好各自位置并系上安全带,在切换过程中您会感受到约1.5G的短暂重力,这是完全正常现象。”
话音刚落,乘客们便感到身体微微一沉,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将他们按回座椅。陆景轩手中的太空封装咖啡突然有了重量,杯中的液体重新回到杯底,形成完美的水平面。
“哇哦!”
一位女士惊喜地看着自己刚才还在漂浮的钢笔重新落回桌面:
“这感觉就像变魔术一样!”
随着二级推进器达到预定功率,舱内再次进入失重环境。
乘客们解开安全带,像一群兴奋的孩子般在宽敞的客舱中漂浮起来。
几位年轻人甚至玩起了太空翻转,引得旁人阵阵笑声。
尽管他们身处太空中,身体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好在零重力的环境下,身体的负担得到了大幅度的减轻。
即使长时间久坐不动,他们也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感到疲倦和不适。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会,与朋友、家人以及粉丝们分享着这次独特的体验。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传递给远方的人们。
每一条有关星秀2号火箭内容在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都获得大量点赞。
这让他们的朋友和粉丝都感觉无比羡慕。
巨大的人造舱体在空旷漆黑的太空中静静漂浮,要不是三个火箭喷射口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仿佛未曾移动。
当星秀2号飞船进入航行的第三天,人们最初的兴奋感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疲惫感。
起初,漂浮在零重力环境中的新奇感让所有乘客兴奋不己。
他们拍照、录像、在舱内翻滚,甚至尝试在失重状态下做各种滑稽动作。
但到了第三天,新鲜感褪去,现实问题开始浮现。
旅客遇到第一个问题:上厕所成了技术活。
零重力环境下,人体消化系统变得迟缓,再加上姿势别扭,不少乘客开始抱怨——“拉不出屎”。
太空马桶采用气流吸附技术,但使用起来仍然需要技巧,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尴尬局面。
“这玩意儿比开战斗机还难!”
一位富豪企业家抱怨道,他己经在卫生间里折腾了半小时。
另一个问题: 洗澡?不存在的。
由于水资源在太空中极其珍贵,乘客们只能用特制的免洗湿巾清洁身体。
头发油腻了?只能用干洗喷雾。
想要畅快地冲个澡?抱歉,得等到抵达空间站才行。
“我感觉自己像个野人,”
一位美丽女乘客对着镜子叹气:“三天没洗头,头发都黏在一起了!”
刷牙洗脸也要技巧。
牙膏是特制的可吞咽型,刷牙时得小心翼翼,否则泡沫会飘得到处都是。
洗脸则只能用湿巾,化妆更是挑战——眼线液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漂浮的小黑珠。
生物钟混乱,睡眠质量下降。
由于没有日出日落,乘客们的生物钟开始紊乱。
有人小部分人睡了8小时还觉得困,但好在不用上班,想休息就休息。
虽然舱内的模拟昼夜灯光系统虽然尽力调节,但终究比不上自然光。
最后是,天价流量,网速还慢。
“800块1G流量?还这么卡?”
一位乘客盯着手机上的账单,目瞪口呆。
由于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卫星信号传输受限,网络速度时快时慢,视频通话经常卡成PPT。
不过,这些抱怨大多只是牢骚——毕竟,能登上这趟航班的乘客非富即贵,大多数人并不在乎这点小钱。
而那些抽中幸运票的普通游客,则早有准备,提前下载了几十部电影和电子书,倒也不至于无聊。
但好在第三天到来时,空间站近在眼前。
就在乘客们的耐心即将耗尽时,广播里响起了乘务长温柔的声音:
“各位贵宾及旅客,我们即将抵达本次旅程的目的地——星秀跃迁空间站。
目前距离对接还有30分钟,请大家返回座位,系好安全带。”
一瞬间,舱内的疲惫感一扫而空,所有人立刻兴奋起来,纷纷凑到舷窗旁,想要一睹这座太空豪华酒店的真容。
“快看!那是不是它?”有人指着远处一个闪烁的光点喊道。
起初,它只是漆黑宇宙中的一个光点,但随着距离拉近,它的轮廓逐渐清晰。
一座首径1.5公里的巨型环形空间站,犹如一个精密的机械车轮,在虚空中缓缓旋转。
它的主干主体结构采用哑光装甲合金,表面布满散热鳍片和传感器阵列,完全摒弃了任何装饰性设计。
它犹如一艘修长的太空飞船,静静的矗立着,是动力与和计算核心,上面布置着量子计算机“星秀Ai”和不为人知的“木星模拟器”。
旋转舱体是生活区和工作区,是人类停留区域,也是太空酒店所在。
这是人类最大的太空建筑,也是最强科技结晶,除了核装置以外,基本最先进的设施都布置在上面。
“天啊!这比宣传片里还要壮观十倍!”一位乘客惊呼道。
“快看!它真的在旋转!”另一位乘客指着空间站的轴承结构喊道。
确实,整个空间站以每分钟两转的速度自旋,通过离心力在环内产生0.8G的人造重力。
轴承中心是一个首径200米的球形枢纽,外部环绕着六条对称的对接臂,此刻正闪烁着导航灯光。
(http://qutxt.com/book/2X9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