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有数,许辰日常固然爱开些玩笑,
然而涉及到搬山道人一派存亡的大事,则从无丝毫嬉闹之态。
于是,鹧鸪哨立即询问起许辰,“您说的那段‘机缘’我们确实没能参透,能否细说?”
许辰即刻转向陈玉楼说道:“陈总舵主,记得之前您去云南的李家山盗掘滇王陵吗?”
听到“滇王陵”
三个字,陈玉楼的眼中闪过了一抹觉悟:“确实有过,我们确实探访过那座陵墓。”
“不过,那地已被先人们翻过不止一遭。”
“当我们到达时,竟然见到宋代留下的盗坑,说来这些坑穴几乎都要成为文物了。”
“滇王墓的各个角落几乎全部遭人搜罗一空。”
“连墓室中的部分陶砖都不翼而飞。”
“不过我们算是福星高照,在一处沼泽地下寻到了一位末代滇王的陵寝。”
“这个坟墓早年也有过侵扰痕迹。”
“但得益于其深达数米,位置极为隐蔽的特点,故被侵入次数有限。”
“那些黄金财宝自是早已消失殆尽。”
“不过一些较为沉重或大型的物品并未带走,其中便有这位末代滇王的灵柩。”
“我们这群力士向以地毯式掠夺闻名于世,自然也不放过此墓的棺柩。”
“此棺选用滇南深山老木,颇为珍贵,自然不肯放过利用价值。”
“最后,我们在其中夹缝中发掘出一个宝贝物件。”
陈玉楼话说到此时,鹧鸪哨已感到心脏开始加速。
因他在先前湖南尸王陵的经历中听许辰讲述过:
真正的电尘珠未曾流入中原,西夏皇族也无此物。
那珍稀的寶珠,一直在滇王手中持有。
难不成这电尘珠真的被陈玉楼给挖了出来? 鹧鸪哨转念思考,觉得不太对劲。
如若陈玉楼真挖得了电尘珠,听到刚才许辰及自已的对话,他理应立即将此珠呈出才是。
更何况陈玉楼对许辰的忠诚无与伦比,
就算面对这稀世珍宝,也不会私自匿下分毫。
此外,有一项事实不容忽视——
按许辰先前的说法,滇王在汉武帝要求其交出电尘珠之时,手中之真品早已遗失,只能献以一影珠敷衍。
既然如此,末代滇王自然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电尘珠。
鹧鸪哨此时的心情变得愈加困惑,
已然无法继续思考,只能凝视着许辰求解答。
而许辰则鼓励陈玉楼继续分享。
“在末代滇王灵柩内部,我们找到了一副珍贵地图,”
陈玉楼续道,
“随后请到长沙城内的顶尖古玩修复师傅协助整理,这才发现此图描绘的位置竟是献王陵的确切所在。”
献王陵三字令鹧鸪哨颇为惊讶,
而许辰脸上的微笑更加明媚。
献王墓这三个字,在盗墓这一行业里并非无人知晓的秘辛,甚至有许多顶级的盗墓贼都知道献王墓的传说。
据传,这位献王极其残暴,建造自已的陵墓时,竟然动用了成千上万的活人陪葬。
更有甚者称献王墓建在空中,俨然是一座天宫。
据说凡人要亲眼见到献王墓,还需要乘坐阴舟,横渡阴河,才能抵达献王墓。
而一旦进入,就再也无法出来,只能成为献王的殉葬品。
这些传说流传的时间极长,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正因如此,许多细节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变得扭曲。
至于献王墓的真实情况,无人能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对献王墓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尤其是滇王或夜郎王的陵墓,千百年来早已被盗墓贼们掘得干干净净,唯有献王墓依旧只是个传说,从未有人真正发现过与献王墓相关的实物。
许多人认为,有关献王墓的种种传说多半夸大其词,充满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因素。
中原汉族历朝历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国力鼎盛,英才辈出,即便如此也只是将陵墓建在深山地下。
一个南方边陲的小王,一个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痕迹的人物,怎么可能在天空中建造宫殿?而且据说还占据了龙穴宝地。
因此,大多数听闻过献王墓传说的盗墓贼对此一笑置之,无人认真对待。
难道献王墓真的是存在的吗?
不仅仅是存在,就连那些盗墓贼口中关于献王墓的传说也有可能是真的?如果真是这样,献王墓必定是一座震撼世界的陵墓。
要知道,盗墓贼是世界上最讲求实际的人群。
若献王墓有任何一点合理的线索,他们定会想方设法寻找。
然而,献王墓的传说过于缥缈,令人无法捉摸。
陈玉楼随即开口说道:“这张地图也许是个线索,或许真的能找到献王墓。”
不过他也提到,献王墓位于滇南深山之中。
“那个地方的毒虫猛兽比湘西更加多,而且高山峻岭、深谷巨洞,地形极其复杂。”
他说自已本来打算将来遇到困难时,再带领人去寻觅献王墓以翻身的。
许辰听后点了点头。
陈玉楼所言属实。
如果换成另一个时空,陈玉楼在瓶山遭受巨大损失,罗老歪的手下四分五裂,他也不会想起要挖掘献王墓。
如今,在许辰的带领下,陈玉楼从瓶山大墓中收获了几乎所有的宝藏。
许辰除掉了金老三,罗老歪意外身亡,湘阴和怒晴两县的万余精兵已整编完毕。
虽然名义上许辰是大当家,但具体事务仍由陈玉楼管理。
此时的陈玉楼意气风发,早已将献王墓的事情抛诸脑后。
然而,他没有料到许辰今日特意提起了这件事。
提到这里时,鹧鸪哨与陈玉楼两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怎能猜不透?立刻齐声道:“電尘珠就在献王墓?”
“不错,真正的電尘珠的确藏在献王墓!”
许辰语气坚决。
鹧鸪哨听后,不禁热泪盈眶。
“苍天有眼,我们搬山道人一脉历经千年辗转,遭受诅咒,家族日渐衰微。”
“如今在许当家的帮助下得知電尘珠的下落,真是天大的幸运。”
“我们师兄弟三人即刻动身前往云南,寻找献王墓。”
“若是有幸能够寻得電尘珠,必将回到此地答谢,并终身效忠许当家。”
鹧鸪哨言辞恳切,随即拉起花灵和老洋人跪倒在地。
(http://qutxt.com/book/3BP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