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珍笑道:“三大爷,不是我不给,只是那些我都改造成内衬给建设用了,你看呢!”
秦淮如原本以为易中海看到她的付出后,会更加善待她家人,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
如今,易中海宁愿为一个外人的弃婴购买衣服,都不肯给棒梗买一件像样的新衣服。
从头到尾,棒梗穿过的几件新衣还不如沈建设这个被遗弃的孩子多!秦淮如心有不甘,抱着棒梗往屋里走去。
刘慧珍看出了秦淮如的情绪不佳,她柔弱地说:“大爷,我说错什么话了吗?是不是让东旭媳妇不高兴了?”
易中海回答:“你没有说错话,东旭媳妇的心情不太好,你就别往心里去了。”
刘慧珍这才放松了些:“哦,那我就放心了。
大爷,这衣服我想给建设换一个更大些的,这样能多穿几年。
大爷,您好好休息,我们先走了!”
易中海目送刘慧珍离去,而这时,贾家已经传来贾张氏抱怨的声音:
“我早说过,这易中海不是什么好东西!嘴上说得冠冕堂皇,说对我们多好,结果还不是把好东西给了外人!出力的却是徒弟!哪有这样的师傅啊?”
东旭急忙说道:“妈,你别这样说,师父不是这样的人!”易中海忍着痛,拿出五万元现金,走向贾家:
“东旭、淮如、老嫂子,那件衣服确实是我给建设买的,但棒梗也有份。
这是钱,你们拿着,回头淮如可以去给他买新的衣服。
主要原因是前几天聋老太太在王负责人面前说错了话,这事如果传出去,会影响咱们大院的名声,对东旭和棒梗以后的发展也会不利。
所以我想要修复一下关系,但我最疼的还是棒梗!”
秦淮如接过钱,说:“大爷,我们都理解您的心意,我母亲年龄大了,有时候说话可能会过分,请您不要放在心上。”
易中海心中暗骂:理解什么鬼!理解会闹这一出?
最终,不仅给沈建设买了衣服,还给了棒梗五万元钱,贾家却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易中海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后院里,聋老太太有气无力地问:“老易,老易,还有吃的没?”今天秦淮如只给了她一顿稀粥,聋老太太饿得肚子贴着脊梁骨。
易中海说:“老太太,淮如不是一直在照顾你吗?你还没吃饭吗?”
聋老太太叹气道:“她也就是应酬一下。
就给我弄了一碗稀粥,听说我和王负责人的关系不大好,也就不再那么用心了。
老易,你想办法让秀菊早日回来吧!”
易中海想起今天孙秀菊落魄的样子,心想虽然她目前陷入困境,但还没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不妨再等一等。
他突然想到刘慧珍,心生一计:“老太太,刚才看到刘慧珍,我心里倒有个主意。
既能让你有个可靠的人照顾,又能掩盖那个孩子被弃养的事。”
聋老太太眼睛微微一眯,她深知易中海的心机颇深,现在看来,当年她选择依靠他并没有错。
当年,刘慧珍的丈夫沈一石刚刚搬进四合院时,根基浅薄,想要找个依靠。
沈一石提出愿意为聋老太太养老,并立下书面协议,不论他在与不在,将来他的妻女以及后代都将负责养老送终。
但是当时聋老太太已经与易中海建立了联盟,掌控了整个四合院。
即使她深知沈一石和刘慧珍为人敦厚,必定会好好照料她,她还是忍痛放弃!
后来,沈一石因工意外在建国前夕去世,刘慧珍携两个女儿艰难生活,这使聋老太太意识到,尽管刘慧珍品行极好,却未必能够保障她的老年生活。
毕竟这家人都薄命。
连自已的日子都难以维持,又怎能期望他们能为她带来晚年幸福?聋老太太:“老易,说说你的想法!”
易中海:“我计划让刘慧珍专职照顾您,但她为人实在,目前还没理解,仍然将院子里的邻居视为长辈般孝顺。
所以我打算以支持烈属的名义,先让刘慧珍照顾东跨院的周婆婆,我则去照顾东跨院的胡老太太。
虽然周婆婆和胡老太太都是烈属,但胡老太太的孩子当年是跟随军队过草地雪山的,而且胡老太太的家庭情况更为困难,我照顾得多,未来的名声也会更好。
让刘慧珍先照顾周婆婆,可以培养她孝顺长辈的习惯,慢慢地,她自然也会把您当作长辈。
这样一来,未来让她照顾您养老也就顺理成章了。
更重要的是,这项计划是我提出的,无论她将来做得多么出色,名声都会是我的!”聋老太太眯起眼睛:“这个主意确实不错!”
1953年4月底, ** 和 ** 新政权恢复了中断6个月的停战谈判。
为了促进停战实现,中国和半岛人民军共同发起了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
从5月中旬开始,计划分三次对“联合 ** ”进行不同规模的进攻。
经过第一、第二轮进攻后,迫使“联合 ** ”作出了妥协。
此时半岛上的建设战争如火如荼,因此新 ** 提出了拥军烈
这次秦淮如对你细心照料,你也看出她的用心了,有空还是要多花心思关心傻柱!”易中海应道:“好的!我记住了!”
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终于找到了绝佳的对策,决定要好好地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那天晚上,易中海找到刘慧珍,说起要照顾周婆婆的事情:“慧珍,你也清楚,你家的日子能维持下去,多亏了国家的支持!
新的国家政策非常优待军人家属,但仅靠国家的力量是有限的,你自已也应该尽自已的一份力来减轻国家的负担,对吧?
当然不仅是你,我也打算去帮忙照顾东跨院的周婆婆。”
刘慧珍没有察觉到易中海的深意,只想着为国家做事:“大爷,您放心,我马上就会去东跨院照顾周婆婆!”
沈建设听到易中海的话,目光微动,照顾客属?这又是易中海的什么新花招?假仁假义,沽名钓誉?不,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他一定还有其他目的,只是沈建设一时还想不清楚。
沈建设见过周婆婆和胡老太太,她们都是东跨院的烈属。
(http://qutxt.com/book/3IMO.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