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之后,军舰上架起了火箭弹发射架,信号旗军官前来报告,表示火箭燃烧弹己经准备完毕。司空德富举着望远镜西周围看了看,水面上除了昨晚被打烂的木板,看不见有战斗的痕迹。这些水匪肯定躲藏在附近的沙洲河岔中,平时为民,有机会就干一票。为了后续船队的安全,他昨天晚上就命令要进行报复。
随着命令的下达,军舰上腾飞出几十道白烟。火箭弹分别往周围各处芦苇荡飞去,它们的弹头除了能够引爆的火药,还有浸满油脂的引火仓,落地后会引发大火。
芦苇荡中冒出滚滚浓烟,船队拔碇启航,往上风方向移动了一两里距离,准备堵在水面上等着里面的人被熏出来。
浓烟滚滚的芦苇荡中有火苗窜出,有几十艘舢板分别从各个不同的隐身之处划出。两艘单桅快船迎头赶上,船上的军士有的打火铳,有的射箭,打的舢板上的人根本无法立足,纷纷跳水逃生。
快船在水面上绕圈,军士们一旦发现水匪们冒头,立刻用火铳弓箭招呼。水面上冒出点点猩红,失去控制的舢板随波逐流。
整个行动费时一个多时辰。靖水军船队烧毁了大片江心洲和沙洲的芦苇荡和灌木丛,击毙数十名水匪,这才浩浩荡荡的启航往上游开拔。
船队后续一路顺风顺水的来到距离柴桑城半日路程的彭泽县,遇到了在此迎接的军情处探子。
探子的情报指出,目前柴桑城中爆发疫症,目前城中百姓多己逃出避疫。整个柴桑城中只有不到一千人,多为官吏郡兵隶臣等无法离开的人员。
这个情报把司空德富整不会了。虽然他知道东汉末年到东晋这上百年时间里,华夏大地瘟疫此起彼伏,建安七子中王粲,徐干等五人明确是死于瘟疫的,还有司马朗,鲁肃,凌统等人也是死于瘟疫,其他疑似死于瘟疫的人更多了。历史上一首争论东汉末年到东晋这一段时间的瘟疫是什么病症,有的认为是流感,有的认为是天花,有的认为是鼠疫。反正三国乱世华夏人口锐减六七成, 除了战乱的原因,疫病也是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特别在乱世中,百姓更加难以得到官府的管理和帮助,对疫病的没有办法采用有效的防疫方法。至于百年后疫病消失的原因,司空德富觉得可能是人间荒芜,病毒无法传播,形成了天然防疫的隔离措施,终于使疫病消停了。
船队立刻停泊,根据司空德富的命令从货船底舱取出生石灰,所有人动手,开始浸泡蒙面的麻纱布。生石灰是靖水军条例中大军出征必带的物资,用于消杀行军驻扎中的水源。没想到提前用上了。他也不敢肯定生石灰水浸泡的麻布有没有防疫作用,总比赤裸裸的没有任何防护好吧。同时派出信使,给后续船队报警,让他们做好防疫。
船队再次开拔,全体将士水手己经没有出征之时的勃勃生机,将士们有信心击败任何有型的敌人,但是疫病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敌人,谁不怕?
司空德富回想起来,甬东岛和后来黄巾军部众所占据的地方也发生过疫病,但是在民政系统报告中,他没有看见关于疫病传播大规模致死的报告,大多数疫病是腹泻这种症状,在靖水军强制所有人饭前洗手,喝开水后就能控制疫病传播,他参加面对的只是一些低级病毒,还真没有抵抗过流感天花鼠疫这种大杀器。
还有一两天的路程,司空德富蹲在船舱中奋笔疾书,从记忆中将前世记得的所有防疫方法写出来。首先是勤洗手,喝开水,厚厚的纱布做口罩,回家后所穿着的罩衣必须在开水中烫几分钟,要准备石灰水给鞋底消毒,准备滋筒到处喷洒石灰水消毒,灭鼠填坑,防止中间宿主传播病毒。这是清末伍连德防疫鼠疫的经验,这些方法在前世有效,在三国时代也会有效。
这些就够了吗?哪怕人类知道流感天花鼠疫是病毒引起的,还是避免不了恐慌和各种猜测。防疫最关键是要隔离己经感染的人群和没有感染的人群,如果没有心理抚慰,人群往往会做出不可理喻的行为。怎么平复人群的不安感?怎么让大家愿意呆在原地隔离,这就需要道士们时上场了。
几名随军道士被传唤到将军大人的舱室。听完姬存介绍柴桑城爆发瘟疫的情况介绍,几名道士纷纷表示愿意做法祈福,消灾攘祸。司空德富让他们把平时唱的经文给他看看,几个道人摇头表示他们不会写字。搞的他挥手让姬存带他们到一旁代写。
不一会,姬存拿着一张纸回来,他念道:“禀将军,教中除病咒语如下:黄天煌煌,其色茫茫,耀我子弟,共避其疫。……”
“停!”司空德富一听开头就不干了,这套咒语一念,相当于明晃晃的把太平道黄巾军继承人的帽子戴在头上了。这就是与所有的军阀为敌了,与自己准备猥琐发育的想法南辕北辙。他有一点后悔过于放手让孙华管理道教了,黄巾军的色彩还是太重。应该学习释家和一神教,走上层路线,不能让上流社会过于抵触,要不然没办法传播的。
想到这里,司空德富说道:“可留,你记录一下,我这里有一篇经文,可以用。”
司空德富穿越以前还收罗过一些旧书,准备做旧书生意,他记得一篇避疫咒语,一边回忆一边念道:“敕东方青瘟之鬼,腐木之精,南方赤瘟之鬼,炎火之精,西方血瘟之鬼,恶金之精,北方黑瘟之鬼,溷池之精,中央黄瘟之鬼,粪土之精。西时八节,因旺而生,神不内养,外作邪精,或寒或热,五体不宁,九丑之鬼,必得扫除,急需速去,不得停留。”
姬存写罢,司空德富叮嘱道:“你让他们务必记熟,要能写会读,到时用此咒语写符箓祈福消灾。”
(http://qutxt.com/book/3NL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