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姨,周四咱们鼓楼的市场有新鲜的鸡鸭卖。”
回到家李信才反应过来,花婶中午那句“屠宰场周四来送货”的解释是什么意思,原本李信就当两人是简单的交易关系,你有计划外物资,我有闲钱改善生活,钱货两讫。
回到四合院看着邻里间热火朝天的景象,李信才发觉自已现在身处1965年,不是关系平淡,人与人之间冷漠相处的后世。
这年代大部分人们的情感更纯粹,远亲近邻互相帮助是一种本能。
花婶看似多余的解释,就是给李信透露个信息,卖一个好。
鸡鸭这类家禽和猪肉不同,小一些的市场屠宰场是不会每天送货的,基本全靠抢,还定量供应,大一些的市场养殖场直接送活的。
“哎好,正好你叔他们厂前天里发了工资,到时候我赶早去,李信你来我家吃饭啊!”王姨高兴道,他家男人是4级工,每月42块5的工资,自已平时也会在街道领一些糊火柴盒之类的活计,家中比较宽裕。
“不了王姨,我那天有事。”周四李信确实是有事,要跟着林队长去办理入职。
王姨见李信不是客气,于是道:“那行,改天来姨家吃饭。”
......
早上洗漱完,照例吃着早点,李信心神却沉浸在签到系统的背包和空间中。每次看到这些,李信就像偷了油的耗子一样开心,这可能就是收集癖带来的快乐。
算算时间自已穿越过来十天了,签到的物品还是没有什么规律,吃喝用具五花八门,数量不一。
两只鸡自从三天前到来,适应了半天新环境,之后就开始产蛋了,五倍时间加速的情况下,两只鸡每天能产下七八颗蛋,李信也在本子上记录着两只鸡的生长过程,计划好时间要重新补货。
这两天李信也想过要不要去买只公鸡,等母鸡抱窝的时候自已孵化,还是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一个是粮食不够吃,不太想频繁的去黑市,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另一个就是场地不够,黑土地区域拢共就一亩大小,虽然没触及高度上限,但打造出空中楼阁前,场地是有限的。
现在那两颗大蒜已经到了幼苗期和分化期的阶段,也就是可以吃蒜苗的时候,但为了做实验记录,依然让它们自由生长。
那十多棵辣椒和两百多棵西红柿也都有了花骨朵,一百多根香瓜藤上已经有花掉落结出果实,李信找人问了问,香瓜播种到成熟一般是70-150天,现实过了8天,算上五倍时间加速,这香瓜种植到现在已经是35天左右的时间。
当时也是没经验,直接撒了一整个的西红柿籽和香瓜籽下去,没想到长出了一堆苗,结果那一晚上都在间苗,好悬有黄土地的时间静止区域,不然它们一边疯长,自已忙都忙不过来,这也导致了许多植株处于不同的生长周期。
也好在地不算小,间完西红柿和香瓜苗地方够用,不过李信打算有条件了这些藤蔓植物还是得搭架子种,不然太占地方了。
看到香瓜结果,李信知道这空间不用分季节种植了。
昨天收到花生、黄豆、黑豆那些,稀稀拉拉的在边缘地区种了一些,不过现在还没全部发芽。
让李信欣喜的是在那30斤的麦壳谷壳里,还真让他找了十几颗种子,现在可没有那么精密的脱壳机器,农村家庭很多都还是手工的,谷壳中难免有些漏网之鱼。
剩下的谷壳里肯定还有没脱粒的种子,但这功夫实在磨人,有几棵种子他就能种出一大片,所以有了样本他也就没继续了。
‘真羡慕人家那种意念一动,物品直接划分的空间啊。’
吃完早餐,先将碗底和锅底用少量的水一涮,这就是喂给鸡的刷锅水。
实在没有用手去撇碗底的习惯,正好便宜自已那两“银行”,再把碗洗好放好,这已经是这几天养成的习惯。
“林大爷。”李信远远的看见林队长在等他,赶忙上前打招呼。
“说了别叫大爷,把我都叫老了。”林队长笑着拍了一下李信的肩膀。
“那我叫您林叔?”李信笑道。
“不行,不行,我比你爸大那么多。”
“那您说叫啥?”
“以后啊,叫师父。”
“师父。”
“好,走吧,带你去办手续,东西都带了吧。”说着又拍了拍李信。
李信拍了拍自已带的包:“都带了。”
“刚刚那人谁啊?”两人往运输科走去,路上林队长问道。
李信想到身后远处站着的人道:“她啊,车间的秦淮茹,和我一个大院。”
......
秦淮茹远远得看了眼李信和另一人离去的背影,转身向厂区大门的方向走去,右手在口袋中握了握。
“淮...淮茹啊,这时间你...你不是应该在车间吗?”贾张氏经过厂区大门,鬼鬼祟祟的往工会方向而来,迎面却碰上了等候她多时的秦淮茹。
秦淮茹讽刺一笑:“车间也有中间休息的时间啊。”
“这时候不是刚开......”贾张氏说着就没了声音,显然想到了什么。
“妈,您对车间时间了解得挺清楚啊!”秦淮茹脸上的笑容也没了:“您回去吧,东旭的抚恤金我已经领了,以后家里我管账。”
“不是,你怎么能领呢?”贾张氏脱口而出。
“我怎么不能领?”秦淮茹平静的质问。
“你...你已经顶东旭的岗了啊,怎么可以领东旭的抚恤金。”贾张氏似乎找到了底气。
“那又怎么样,这抚恤金难道不是咱家的。”
“胡说,那是我的,我是东旭的娘。”贾张氏显然不接受这个说法。
“您的?那平时你吃什么喝什么?”秦淮茹前几天已经在工会问清楚了工亡补助的事,确实这个抚恤金是贾张氏的,棒梗三人的抚恤金资格在自已有工作后就取消了。(剧中没说抚恤金的事,我是结合了1953年的《劳动保险条例》写的,不严谨的地方望海涵。但贾家的财物真的不少,六几年三转一响就差自行车,还有石膏伟人像、塑料假花出口创汇的东西、带镜子的立柜、《人事政策法规问答》、选集。)
(http://qutxt.com/book/3QG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