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有孩子的喜讯他会第一个告诉谁?
自然是许大茂。
“许大茂!”
傻柱饭也没吃,直接向后院而来,穿过月亮门就开始喊:“许大茂,你出来。”
“傻柱,你喊什么喊。”许大茂不耐烦的从房里出来,后面还跟着看热闹的娄晓娥。
对面的刘海中一家也急忙跑了出来,想看看傻柱和许大茂又闹什么。
“许大茂,我告诉你,我有儿子了。”傻柱一脸嘚瑟:“怎么样,服不服。”
许大茂此时满脸铁青,听了傻柱的炫耀一双眼睛里充满了怒火,什么话也没说,转身进了房间,门被摔得哐哐响。
“傻柱,你有病吧!”娄晓娥此时脸色也不太好,瞪了一眼傻柱也跟着回了家。
“嘿嘿!许大茂,等我儿子出生,气不死你我!”傻柱见许大茂被自已气走,觉得今天就是自已的好日子,连赢许大茂两次。
“傻柱,你给我等着。”许大茂在家里摔了一个搪瓷杯,咬牙切齿,看见娄晓娥进来,拉着人就往里屋走。
“傻柱,恭喜啊!”此时后院众人听到动静都出来,连声恭喜。
“谢谢,谢谢!”傻柱犹如战胜的将军,大摇大摆的往中院而去。
贾家此时五人齐聚餐桌,对着傻柱带回来的菜大快朵颐。
忽地听见傻柱大喊‘许大茂’,贾张氏奇怪道:“这傻柱又咋了?”
“不知道啊?我去看看。”秦淮茹说着放下筷子,往后院而去。
刚过月亮门就听到傻柱喊自已有儿子了,不由得心中一紧,感觉什么东西离自已越来越远。
贾张氏见秦淮茹失魂落魄的回来,怕是出了什么事,赶忙问道:“咋啦,傻柱把许大茂打坏了?”
秦淮茹良久缓过神来:“没有,是京茹怀孕了。”
“什么?京茹怀孕了。”贾张氏惊讶道。
“两人好好的,怀孕不是正常的嘛!”秦淮茹此时收拾好心情,在想这件事对自已家的影响。
随着晚饭后遛弯的人群传播,四合院众人都已知晓秦京茹怀孕的事,但大家讨论的全都是许大茂和娄晓娥,偶尔还有几句阎解成和于莉。
此时前院阎家,三大妈犹豫再三还是对阎埠贵道:“他爸,你说解成和于莉结婚也几年了,怎么也没个动静?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不怪她多想,这四合院二十几户,中院有个易中海是个老绝户,后院有个许大茂也是结婚多年没动静。
前院自已阎解成结婚时间虽然比许大茂晚,但也几年了。
“能有什么毛病,咱家解成不好好的。”阎埠贵不在意道。
“你说,要不让于莉上医院去看看?”
“看病不要花钱啊!再说晚两年生孩子也好,少张嘴吃饭。”阎埠贵心中默默算道。
夜晚,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方式,李信再度翻墙而出。
远离一段距离后拿出自行车,朝着目的地而去,出了城,差不多到地方才将车收了起来,身上换了件带补丁的衣服,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头套。
又走了十几分钟,隐约能看到有个人头涌动,时不时有灯光闪动的地方。
“卖货还是买东西?”两个守门人见他孤身一人,还是照例问了一句。
李信按下心中的紧张,压着嗓子说了句:“买东西。”随即走了进去。
进去后发现人真不老少,每个人都低着头找着自已想要的东西,时不时有人蹲下询问,卖货人这时会打开电筒给买家看货,见没人注意自已李信心中的紧张慢慢松弛下来。
整体走下来各种东西的都有,卖鞋的,卖鸡蛋的,卖菜的,卖棒子面的,前几年都看不见有粮卖,也就是这两年情况好点。
李信逛了一圈大概了解了一下价格,找到一个卖票据的贩子,已经没有刚开始问价时的紧张,平静的问道:“你都有什么票据?”
那人也蒙着脸,比李信略高,一米七多的样子,早春的凌晨还是很冷,衣着比较厚实,声音较粗犷:“你要啥票?”
李信听出了他的自信,只想快速完成交易,说出自已的诉求:“酒票,肉票,糖票,糖果票,棉花票,糕点票,工业券。”
那人也不废话,从兜里掏出一把肉票:“五毛钱一斤,你要多少?”
根据之前打探的消息价格,李信也没还价,虽说现在的肉也才八毛多一斤,但有价无市,有了肉票至少能在国营饭店等地方吃上。
“你有多少,我都要了。”
那人看了一眼李信,大家都蒙着头,什么也看不出,也没算直接道:“现在还有4斤。”
“行,其他的呢?”
“甲级酒票20张,每张1块,乙级酒票10张,每张5毛,棉花票1块5一斤,我这有10斤,糖......”
最终李信和他换了将近50块钱的票据,付钱时李信问了句:“鸡蛋你要吗?”
那人诧异的看了眼李信:“你有多少?”
李信没多犹豫,今天本来就是打算出手鸡蛋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自已也都不会出现,按自已准备的道:“一千个。”
他现在空间十几只鸡,每天产蛋四十多枚,自已每天消耗两三个鸡蛋,每月能存下一千多枚鸡蛋,如果不是数量太多,他也不想来黑市。
就这样也只是处理了他一个月不到的量,李信已经有计划减少母鸡的饲养了,之前的计划再次超出了自已的预期。
那人犹豫半秒,开口道“一个3分钱,可以的话就交易。”
李信点点头,略微紧张的带着人往黑市外走去。
这个价格比市场上2分钱一个高,比黑市上1毛钱3个低,但零售和批发价格存在差异,李信也能接受。
“你等一下,我给你拿过来。”强装镇定,将人带到一片树林外,李信钻进树林,找了处隐蔽的地方,放出12个装满鸡蛋的小草筐,里面还被贴心的放满了干草。
蛋托是什么时候发明应用的来着?
轻缓的将其搬了出去,李信再次想到了这个问题,要是能做成变蛋就好了,运输不用这么小心翼翼,可惜自已不会做,他一个南方人还是遇上了河南室友才知道有这种东西。
“你算算,没问题交易完我们就先走了。”
那人看着地上12筐鸡蛋,发现自已刚才忘了拿东西来运:“你等我一下,我去拿个板车。”
“行,你快点。”李信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
求追读!求催更!求发电!
求五星好评!!!
新人作者,感谢支持!!!
(http://qutxt.com/book/3QG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