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妈都这么说了,易中海只能是叹了一口气,说道:“好了,都这么多年了,我也没有怪你的意思,只要咱们好好的,离养老还远着呢。”
其实易中海想的是,年轻的时候,和张小花的那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怀疑,那贾东旭很有可能是自已的儿子,要不然,自已干嘛还处处维护着贾家。
一大妈说道:“老易,我还是那句话,贾家并不是好的选择,那棒梗已经被贾张氏给养歪了,你就肯定咱们下半辈子,能指望上他吗。”
易中海看了自已老伴一眼,说道:“棒梗养歪了不打紧,她淮如是个好的,咱们的养老还得落在她身上,我在把她和柱子撮合在一起,咱们的养老就不会有问题。”
易中海的这些话,一大妈都听了N次了,她就纳了闷了,易中海是怎样,把这些话说的理直气壮的,那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势,就好像在说自已的儿女一般,他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自已和他生活了这么多年,有时一大妈就在想,这个和自已同床共枕的男人,自已就真的了解吗。
难道真如后院聋老太太说的,桂花啊,小易是个心机深的人,你又是个没主见的,有些事你要是把握不住,我老太太还是顶点儿用的。
一大妈也不去想那些了,走一步看一步吧,都说母凭子贵,偏偏自已就没这个福气,随易中海折腾吧。
一大妈也只好顺着易中海,说道:“柱子是个好的,他要是能和秦淮如走到一起,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其实这都是一大妈的违心之言,秦淮如是一个带着仨孩子,还有一个恶婆婆,虽然柱子现在还没和秦淮如在一起,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尽管他极力的解释,他只是在帮助秦淮如,但任凭谁都知道他的心思,杧子这一辈啊,哎!是掉进贾家的火坑里了。
后院刘海中家。
在两个儿子痛苦的修叫声中,那二十块钱的气,才算是释放出去了,不过坐在椅子上的他,还是有些气难平,都是那个易中海,真的是个坑啊。
李奶奶回到后院,就听到了从刘家传出的哭叫声。
叹了一口气,继而又摇摇头,说道:“这个小刘啊,孩子托生在他家,上辈子算是倒了霉了,造孽啊。”说着就推门走进了家门。
杨凡家。
此时的杨凡,已经身外在他的养殖空间里,除了没有牛外,基本上找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
种的最多的就是玉米小麦水稻。
伴随着空间各物种的?齐,空间不但能一健种植一健收割,还会直接加工成,所需要的形态,不论是粮食还是牲畜都是如此,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
满心欢喜的杨凡,在后世自已只是一名普通的外卖员,老天让自已重活一世,还有个这么好的系统空间,自已还年轻,活到后世自已来时的时代,妥妥的富家翁啊,只是想想都美滋滋。
同人文里那些主角,又是干这个的又是干那个的,活的多累啊,闷声发大财它不香吗,后世什么最贵,当然是房子啊。
凭着自已后世的经验,虽然现在的房子,官府是不让私人买卖的,但是可但是,国人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卖可以赠予啊,虽然都知道其中的猫腻,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不是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谁又会卖房子呢。
除了在后世需要保留下来的,杨凡绝对买房子,玩不转那些高大上的,那咱就走亲民路线,在后世当个包租公很好,至于自已将来的子女,自已表示,老父亲穷的只剩房子了,喜欢哪个就拿去。
轧钢厂中午下班铃声响起,车间里的工人,拿着饭盒就奔向了,离自已近的食堂。
工人们大部分早上只是简单的吃了口,在干了一上午活儿后,肚子里又没有多少油水,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都奔着中午这一顿了,还可以多打些饭菜,带回家里,晚上全家人也能吃个饱。
不过今天,当工人们急三火四的赶到食堂的时候,只看到了棒子面的窝窝头,除这之外就只有一个炖大自菜,对只是白莱在没有其它的了,并且还做了定量。
窝窝头最多只能打三个,炖白菜也只能打一份,多了没有。
轧钢厂基本上都是重体力劳动,特别是锻工,那可是论大锤的,没有体力还怎么干活。
打到饭菜的工人,幼纷表达着自已的不满。
棒干面是和玉芯一起磨的,吃到嘴里还刺嗓子,炖白菜更是见不到一点儿油星,就是干脆的水煮白菜,以前还有个二和面的馒头,现在倒好,就吃这个哪还有力气干活啊。
中午这种情况,发生在厂里的每个食堂里,工人们的不满,逐渐演变成了骚动,如果再得不到控制,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发生骚乱,那后果就不可估量了,轧钢厂的一众领导层,被上饭斥责都是轻的,头顶上的乌纱帽都可能不保。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厂保卫处,他们不愧是退伍军人转业,对危机的嗅觉,那是相当的灵敏,第一时间就赶往了各个食堂,先稳住局势才是当务之急。
于此同时保卫处长丁力,就给厂长杨爱国打去了电话,告知了食堂所发生的事。
厂长杨爱国放下电话,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他不敢耽误,立马吩咐自已的秘书,把厂办领导都叫去三食堂,而他自已先一步向三食堂走去,因为三食堂是离厂办大楼,最近的一个食堂。
当杨厂长来到的时候,人群已经很嘈杂了,有保卫处的同志,已经组成了一道人墙,才勉强控制住了局面,没有出现打砸的现象。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杨厂长来啦”。
嘈杂的人群,立刻就安靜了下来,工人们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还站在食堂门口的杨爱国。
随后工人们向两边,给杨爱国闪出了一条道,杨爱国就直接的走了进来。
杨爱国是轧钢厂的厂长,主要抓的是工人们的生产,所以工人们对杨爱国是熟悉的,对他的为人也是信服的。
杨爱国本身就是部队转业的,似乎这个时代的,大部分都是从部队中出来的。
(http://qutxt.com/book/4DV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