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同志砸吧砸吧嘴:“我会帮你传达,一会儿你们谈,我们的同志会做为见证人记录。”
说完也不再搭理这个滚刀肉,直接出去安排两人谈判了。
没一会儿,杨凯就被叫到了调解室,里面除了一个公安同志,之外就剩贾东旭了。
杨凯我不见外,进去了四平八稳的坐在了贾东旭对面,看着贾东旭说道:“三百块,这事儿就拉倒,能不能行?”
“多少?三百?你没睡醒吧?一分钱没有,你比怎么着怎么着,你还把我打伤了两次,你得赔我一百块钱!”贾东旭急了。
杨凯不搭理贾东旭,看着旁边坐着的公安同志:“同志,你看,这不配合啊,我觉得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吧,反正我就是个厨子,还没上灶,蹲局子就蹲局子,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蹲局子你们还管饭,正好,我省了饭钱!”
随即看向贾东旭:“有的人就不一样了,我记着就自已有定量,一家人都没有,还是工人,就是不知道出来了厂里还要不要。”
“哦对了,还有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乖乖,就我知道馋秦淮茹的人就不少,我不知道会不会跟人跑了……”
贾东旭慌了,实实在在的慌了,尤其是听到工厂里不要了,媳妇跑了,就像是这事儿已经成为事实了一样。
那眼神里的慌张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一边记录的公安同志也是不由得朝着杨凯多看了两眼。
“那~那你也把我打了,这事儿你也得说道说道。”贾东旭是真急了……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杨凯立马接着开口:“三百块,认不认吧,不认咱就耗着!”
“行,我认了,不过我没那么多钱,我的钱除了给我妈的养老钱其他的都花没了!”贾东旭有些脸红。
接着又道:“你得赔我一百块,算算我欠你两百,咱们出去了就还你。”
听着到这话,杨凯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来一块钱扔桌上:“就这么多,你爱要不要。”
“你这太少了,不行!”贾东旭急了,这时候可是能拉扯一点是一点,要知道他娶个媳妇也不容易,不然也不会找个农村的。
看着贾东旭还在那里哔哔赖赖的,杨凯直接把扔出去的一块钱又拿了回来装自已兜里了。
“就一块钱,你爱要不要,不要拉倒,要不是公安同志说和,我还不想给呢。”随即杨凯翻了翻白眼,反正他不急。
“一块就一块,我现在没钱,出去了给你。”贾东旭看到杨凯又把一块钱拿回去了,也是急了,一块钱也是钱啊,都够他们一家三五天的饭钱了。
“别说出去的事儿,你们贾家啥的心你心里没点数吗?我信不过,易中海不是也来了吗?跟他借,反正你们是师徒,都说一个徒弟半个儿,他又没儿子,你就是完全体了。”
杨凯随意的说着,听到这话的贾东旭眼珠子一骨碌,这钱要是让他掏,那他可舍不得,但要是易中海,那就另说了。
想到这里,贾东旭看向了公安同志,公安同志点了点头就要起身去叫易中海。
杨凯立马拦了下来:“同志,借你的笔用用,还有纸。”
拿到东西之后杨凯替贾东旭写了一个欠条,限定当天就给钱,随后让做为当事人的贾东旭签了名按了手印,又让做证人的公安同志做了担保。
等收起借条以后这才让公安同志带着贾东旭跟易中海去借钱,毕竟他怕贾东旭出去一圈,有贾张氏,易中海,万一反悔了咋整。
别到时候又扯皮,至于多要些钱之类话还是省省吧,大家都不是傻子,几千块的要人家能给那才是傻子,也就是贾东旭刚刚被他情景带入了,不然这三百块都费劲!
“什么?三百块?这个生儿子没,克死爹妈的杂种,他怎么不去抢!没有,一分钱都没有!”贾张氏听到要赔给杨凯三百块钱顿时就炸了。
易中海也是说道:“东旭啊,这事儿你没办好,哪有这么赔偿的,给两块钱行了,哪有给这么多的,你带我过去,我跟杨凯谈谈,这也算是他的长辈,怎么说他也要给我这个一大爷一些面子。”
易中海刚要走,就被徒弟拦了下来,随后就把里面跟杨凯说的事情都说的,把打了欠条的事情也说了。
易中海顿时就气的差点暴走,不过很快就冷静下来了:“东旭,师傅也没多少钱,你也知道,你师娘一直心脏不好经常吃药,再加上我们也没和孩子,还得存点钱养老!”
贾张氏斜着眼看着易中海,贾东旭也是听明白了,这意思是钱可以借,不过你不能空口白牙的要。
想着杨凯说的话,贾东旭也是拼了:“师傅,我是您徒弟,又在一个院里,我从小就没了爹,您平时对我们家怎么样我都心里清楚。”
“今儿徒弟就跟您交个底,这钱您借我,我以后肯定还您,我肯定记着您的好,以后您家里有个啥事儿我都给您办了,以后您老了,我给您养老送终。”
易中海听着贾东旭的话心里头不知道多舒服了,虽然他从实质性都打的是这个主意,不过这话被当事人亲口说出来那就是不一样。
“行东旭,有你这句话就行,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我去家里给你拿。”易中海说完就转身走了。
过了一个小时,杨凯都快等不及了,终于调解室的门被打开了,贾东旭黑着脸走了进来,拿出准备好的三百块钱递给杨凯。
公安同志拿出调解纠纷的笔录让两人签了字,杨凯也把之前写的欠条给了贾东旭,这事儿就这样结束了。
出了公安局的门就看到贾张氏跟易中海拉着个驴脸在门口等着,不过这会儿的贾张氏估计是被易中海劝住了。
倒是没说什么话,就是脸色有些难看,杨凯也不搭理,反正这老虔婆已经进入倒计时了,也得瑟不了几天。
最近这两天再养养伤,休息两天就得去师傅那里了,不能总是在家里待着,回头露两手,自已也能上灶。
不然自已好得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就是不知道跟这个时候的厨子比起来怎么样,毕竟后世人的胃口也不一定跟现在人的一样……
(http://qutxt.com/book/4WQ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