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至此,孙正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人在这里笑得这么开心干嘛?让我在外面傻等着你!”一句调侃打断了他的思路。抬眼一看是他的好友郑文化。
今天早上,郑文化原本与孙正国约好,在午休时帮他购买一些种子。但是等了很久也没见到孙正国的影子,无奈之下只好找过去看情况。
没想到到那儿一看,却发现孙正国独自坐在那里傻笑。
“抱歉啊,兄弟,我光顾着想事,把这事给忘了。”孙正国赶紧道歉,毕竟这是人家帮忙的事情,放了别人的鸽子,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算了,你是忙人,没关系。不过你要补偿一下我啊。”郑文化笑着打趣道。
“没问题!明天中午我请客,你选地点。但请你先帮我把这些东西买回来吧。”孙正国回答得干脆利落,说完之后他看到郑文化眼前一亮,知道对方心里已经有所盘算,不过也无所谓。
于是两人一起骑车来到中药研究所。在那里工作的是郑文化的堂姐——郑娟。孙正国最初听到这个相似的名字时以为自已跑进了电视剧《人世间》的世界里,但经过询问才知道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见面寒暄几句之后,他们直接说了来意,郑娟爽快地应下并处理得非常利索。
孙正国将早前写好的清单交给她。郑娟接过单子,看过一遍后点了点头说:“你要的这些种子我们这儿都有库存。如果你需要的数量多,就需要下单预定;若是数量少,现在就可以取走。”
孙正国想了想说:“郑姐,我不用太多量就行,请您随便包装就好。”
明白他的意思后,郑娟开始忙碌起来,最后把孙正国所需的各种种子一一打包成小袋,并且每一包上贴心标注好了名称和重量。
孙正国接过这些包好的种子略显尴尬地问道:“麻烦您了,郑姐,总共要多少费用?”
然而,郑娟大方地表示这些种子是她们平时研究药材时采集所得,并非花钱买的,不必支付。虽然孙正国还是觉得应该给钱以示感谢,但在这样的热情面前也不好多言,于是再次表达了对郑娟的感激之情:“谢谢你,郑姐,明天中午请你吃饭,别拒绝,我和郑文化都说定了。”
在孙正国没有等到答复的情况下就拉着郑文化离开了。而被留在原地的郑娟见人已走远,只能笑着摇头接受了这一邀请。
晚上躺在床上假装入眠的孙正国,通过意念回到了自已的秘密空间中。望着这片金黄的稻穗,心中感到无比踏实与安慰,“手中有余粮,心中不慌”,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无需多言,孙正国迅速进入状态。他通过意念分离出小麦,将秸秆粉碎成肥料,而收下来的小麦则只保留了一部分作为种子,其余的都制成了面粉。当他将所有小麦转化成白面后,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约有500斤,随即全部存进了木屋空间。
制作完成之后,孙正国又立刻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继续种小麦和药材,直到两个时辰后一切完毕。退出精神控制时,孙正国感到浑身乏力,消耗太多的精神力确实让人疲惫不堪,但想到今天的丰硕成果,他又觉得十分值得。
实际上,孙正国不知道的是,这种精神力的高强度使用其实对提升自已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也算是歪打正着。因极度的脑力耗损而感到疲惫的他不久便沉入了深层次的睡眠。
第二天清晨醒来,孙正国顿觉神清气爽,精力旺盛,这使他猜测到,睡觉似乎能够有效地补充精神力。
没有过多思考这些问题,孙正国开始进行例行的拳法练习。自从他经历过洗筋伐髓的蜕变后,他发现自已的武术进步速度快了许多,一天的练习所获得的效果相当于以前的好几天。
完成练功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了早饭,然后各自忙碌去了。
———
中午时分,校园内的最后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鱼贯而出,奔向各自的去处。与大多数学生不一样的是,孙正国和郑文化直接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停车场,并接上了郑娟,一同朝着西直门外大街135号前进。
当他们抵达那里时,一座建筑以其宏伟的气势深深吸引了所有人,尤其是孙正国,眼前的莫斯科餐厅让他惊叹不已。“真是传说中的老莫,当年老北京那些人的高调场所啊。”
一旁的郑娟看到那华丽的外观时已有所畏惧,轻轻说道:“要不……我们找个别的地方吃吧,听说这里的消费很高。”
郑文化笑了笑,却看向孙正国,示意他自已决定。
“既来之,则安之!放心,我不怕付不起账!” 孙正国的回答给了兄弟们信心,郑文华补充道,“郑娟姐,我早就跟你说过,我的好兄弟很有钱。”
面对二人的话语,郑娟虽然无奈,但仍默默随行。
三人步入餐厅,迎面而来的是7米高的大堂,几根巨大的铜柱耸立在四周,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巨大的水晶吊灯、洁净光亮的地板、雪白的桌布加上富有异国风情的装饰,使得这里仿佛是一个黄金般璀璨的梦幻世界,与那个时期的其他环境显得如此不同。
虽然心中震撼,但他们还是保持镇定,找到了座位。郑文化递给他菜单,表示请孙正国点菜,因为他毕竟是一番好意请他们吃饭。
尽管有着两次生命体验,但是对于吃西餐,孙正国却是头一遭。匆匆看过菜单之后,他仍不甚了解,因此叫来了服务员寻求协助。
望着眼前穿着布尔什维克连衣裙的那位少女,孙正国不由感叹,老莫为了保持正宗的氛围,就连服务员也特地从远方调配过来。见是一位熟悉的老面孔,孙正国用俄语轻声与其交流。服务员见到他会俄语并没有显得太过惊讶——在中苏友好的时代背景下,掌握俄语的中国人不少。
根据服务员的推荐,孙正国点了数道老莫餐厅的特色菜肴。不久后,餐车被推了进来。服务员摆放妥当之后,说了句“请慢用”,然后便离开了。
这顿饭菜品相当丰富:有灌焖牛肉、奶油烤羊杂、俄式酸菜和红菜汤等经典菜品,还有单人份的大列巴面包。面对满桌佳肴,三人一时不知从何下叉。好在餐厅里其他客人正在用餐,他们便依样画葫芦,慢慢学着用刀叉进餐。不过十分钟,大家已经掌握了基本技巧,能够流畅使用餐具。
用餐完毕,三人都非常满意,味道极好,遂叫来服务员结账。孙正国快速浏览了一下42元的账单,心里并未感到意外——莫斯科餐厅本就是高端场所,既已踏入此门,早有准备承受高昂费用。支付完账单后,他还打包了一些大列巴面包,准备带回给家人品尝,郑娟在一旁忍不住赞叹不已。
送走郑娟至研究所后,两人又回学校稍作闲聊随即投身学业。晚上归家,拿出预备好的大列巴面包配以粥品和咸菜食用——这种组合乍看有些奇怪,但看到家人的笑容就觉得无关紧要了。
夜深就寝时,孙正国有意检查了那片奇特空间。两天前栽种的小麦与药材已经开始萌芽;再观察储物库,一个盛着面粉,另一个存放着藏品。然而他认为目前储备粮食物料略显单调,计划今后多样化种植,以避免所有作物均转换成面粉而难以解释其来源。
孙正国突然有所领悟,“是肉类啊!这个空间缺少肉。”于是开始思考从何处获取肉类。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月,暑假即将到来,这是最后一个考试日。听到老师宣告“交卷”,班级传来一阵哀叹,明显这些声音出自那些平日里不太用功的同学口中。“学渣”的抱怨之声四起。
课间休息时,同窗郑文化兴奋地搂住了孙正国的脖子,“怎么样正国,这次我能拿个第一吗?” 孙正国看着郑文化的玩笑神情,忍俊不禁回答道:“你这家伙。”
就这样,他们继续各自的学习与生活新篇章。
“小同志,伟人教导我们,胜利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你依然有机会,争取在下次努力,勇夺第一。你要相信,祖国会信任你,人民也会支持你。”
听完孙正国这段似曾听过的陈词滥调,郑文化差点控制不住情绪想要上去教训他一顿。
“我已经足够努力了!”郑文化心想,“三年来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年年屈居第二,难道这就是你所说的发扬‘中国人内敛、含蓄、中庸’的精神吗?”
心中愤懑的郑文化只能对孙正国翻了个白眼以表达不满。然而不久之后,两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嬉笑打闹着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后,母亲林文翠简单了解了一下兄妹三人的考试情况,便不再多问。她对自已的孩子充满信心,知道他们一直都在尽力。
几天后,成绩单揭晓,不出所料,孙正国又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而郑文化依旧只能当他的陪衬。然而这次,郑文化并未被挫折击倒,相反,他还和孙正国达成了约定,在来年的高考中一决胜负。
(http://qutxt.com/book/A2H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