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 能当上县太爷的也不会是等闲的泛泛之辈 那个地契只是副本而已
而且上面也写明了:不可转租 不可外借 一年为期 过期作废
童鑫倒也无所谓 告别县令童鑫来到镇上的集市就是各种采购各种买买买
大米一千斤 小麦一千斤
猪肉200斤 盐两斤 锅3个蔬菜若干
钱不够就拿草莓去换 这里价格给的倒是比前面还高出来20文一个
反正牛车是装的满满当当 里正看了也是两眼发光 直勾勾的盯着这些食材直流口水
"里正叔 不用看了 等下你回村子把所有人都叫来岗西村 我准备请村里的老少爷们吃一顿好的"
童鑫伸个懒腰慢吞吞的说道:"不光是吃饭 我还有好事要宣布 不知道你们村还有多少人 还有多少青年劳力"
里正:"估计能干活的还有十几个 40岁以下的妇人还有三四十人 至于小孩的话估计十几个 然后就是50岁以上的估计得三四十吧"
这个年代结婚早 40岁以下的有小媳妇也包括婆婆
通常是一家5口到7口 孙子或者孙女 儿子儿媳 婆婆 公公 稍好点的家庭可能老婆婆还建在
不过每家都不可能有满员的编制 要么外出 要么饿死 还没饿死的基本和等死也差不多了
童鑫:"那就是还有大概六七十人呗 晚上全部叫到魏敏家吃饭吧"
里正连忙作揖 连声感谢 这是要请全村人吃饭的节奏啊
当然 童鑫也深知升米恩 斗米仇的道理 只不过皇帝还不差饿兵 不先让他们吃饱哪有精神给你打工呢
一路上里正都是笑眯眯的 里正的村子叫做宝天村 村子原本很大 有一千多人 但是后来各种战乱不断 各种天灾人祸 导致就剩下不到一百人
来到村子 里正就每家每户去打招呼 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 一些妇人更是听说晚上有免费的晚餐吃 野菜也不挖了 直接奔走相告 没一会功夫 几乎全村老少都来了 打谷场上围满了人都在唧唧喳喳的讨论着什么大事一样
里正:"大家安静一下 这个是京城来的大人物 是来咱们这带领大家发家致富的 "
其实里正也不知道童鑫是哪来的 这都不重要 这也不妨碍他跟村里人吹牛皮
里正有对着童鑫说到:"魏敏小丫头家估计连灶台都没有 要不大家一起去帮忙 正好现在大家也左右无事 您看呢 "
"你杂知道她家没灶台" 童鑫很奇怪 里正又没去过魏敏家里 他是怎么知道的
里正:"肯定知道呢 要不然你买那么多锅干嘛呀 就算有灶台 也不够做这么多人的饭菜的吧 正好大家去蹭顿饱饭 也好去帮忙不是"
不得不说 但凡能当上一点职务的 那都不是一般人 察言观色都是必备技能啊
"也好 那大家就跟我一起去帮忙吧"童鑫正好借坡下驴的答应下来
要不然等他和魏敏小丫头两个人 这顿饭不知道要到半夜能不能开席了
就这样 前面一辆牛车 后面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就往岗西村开去
自从灾年以后 小小的篱笆围起来的院子就没有现在这么热闹过
妇人洗菜 切肉 泥瓦匠负责搭建灶台 年轻点的就负责搅拌泥巴 一群小孩也没闲着 有的去捡石头来搭建灶台 有的则在这个村子奔走相告 隔壁村子的都全部来了 没理由自已村子十几个人不叫来一起吃饭
三个灶台全部搭建完毕 米也淘好下锅 人太多了 七十多号
两个大蒸笼一个是里正家的 一个是从他们村里拿来的 估计这两个蒸笼不知道多少年没做本职工作了 原本一层厚厚的灰尘 这会也被妇人们洗的油光程亮了
炒菜的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寡妇 长的那也是风韵犹存 据说是京城来的 谁也不知道杂回事 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 谁会去关心别人是咋回事
傍晚 一群人坐在由一块块木门 大石头搭建起来桌子边上 有的拿个树桩坐着 有的干脆捡块石头坐在那 啥也没有的干脆就直接蹲在边上吃 蔬菜 肉 几大盆
别说有菜 就是浇点肉汤 哪怕现在的猪肉有股腥臊味 也不妨碍大家吃的满嘴流油
尤其是那个矮子尚嫌凤 一边吃一边夸:"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 "
村里有户人家姓尚 由于想生个儿子 但是一直就是生女儿
大女儿叫招龙 老二叫来龙 老三叫进龙 老四叫盼龙
老五叫念龙 老六叫望龙 老七终于是生了个儿子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得偿所愿了
于是呼 老七叫嫌凤 个子不高 心眼不少 这就是一个见人说人话
见鬼溜的比谁都快的主 这货和谁关系都不好 干啥啥不行 吃喝第一名
叫他去插秧 秧没插几棵 浑身全都是泥巴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田里打滚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 桌上的饭菜全部风卷残云的清理干净了
那是真叫一个干净 都不用洗了 没一个人碗里还有米粒的
这顿饭足足干掉了一百多斤大米和几十斤猪肉 好家伙 一个个的都是饿死鬼
接下来就是安排工作了 岗西村虽然现在人不多 但是能种的地倒是不少
好几百亩呢 第一要务就是让这七十多人能吃饱 那当然首选是种红薯玉米了
游戏里出来的种子不用育种就可以直接种下去
至于水泥什么的得慢慢来
童鑫:"现在有两个方案 你们看看选哪个 "
路人甲:"说说看 不管什么方案 只要能每天吃饱 叫我干啥都行"
尚嫌凤:"不知道累不累 "
好家伙 这是挑肥拣瘦来了 刚刚吃饱就不知道挨饿的日子了
"首先第一个方案 按人工计算 我也了解过 现在一个青壮年劳力一天的工资大概是十个铜板" 童鑫继续说道:"我可以出30个铜板一天 但不包吃"
众人惊呼 这个价格是直接翻三倍了
路人乙:"那第2个方案呢" 众人也很想知道第2个方案是什么
但是此时的尚嫌凤心里已经暗暗下定决心想直接第一个方案了
"第二个方案就是"童鑫慢慢悠悠的说道:"你们按人头进股 我个人先拿掉百分之51的股份 然后你们按多少人分剩下的百分之49的股份 剩下的百分之49又分成两百股 一家出一个14岁以上 40岁以下的劳力得2股 男女不限 出个能干活的但不在前面条件里的得一股 包吃暂时不包住 年底分红"
尚嫌凤:"哪个股份有啥用啊 分红又是啥"
童鑫:"这样说吧 比如咱们这里现在有一块地 大家一起种粮食 年底收成了 除去该上缴的税收和平时的开销 如果还剩下10斤的粮食的话 那我就拿5斤一两 剩下的4.9斤就按股份分红 如果正好是49股的话 那么一股就正好分一两"
没错,童鑫是故意说少一点的,此时恰似一面照妖镜,最容易照出人心来,那些心术不正、好吃懒做的家伙,正好被剔除出去,果不其然,就有人掉进了这个陷阱
(http://qutxt.com/book/A3W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