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夸赞,李远仍然保持着他狂傲的态度。“昔日曹操兵败宛城时,贾诩曾劝阻张绣不要继续追击。可是,张绣不听,最终大败,但之后贾诩再次献计攻击,便取得了大胜。” 李远叹了一口气,说道:“就连曹操如此神武的指挥者,在遭遇连续埋伏后都会吃尽苦头,因此我想关羽是否会效仿这一策略?他会佯装失败以引我军疏忽。”
听到这里,众将士眼中对李远更加崇敬,犹如追星族见到偶像一样。从那一刻起,仅用了一时辰的时间,上万名魏国官兵对李远心服口服。
老将夏侯淳甚至激动地说:“汉南(李远),你就是我的眼睛,也是大魏的眼睛啊!”
那一刻,李远享受着这份崇敬,似乎在心中默想着自己正引领大魏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关平带领兵马追逐敌人,却两度受挫,损兵折将。战后的疲惫感使他带领军队回到宛城,营中弥漫着叹息与抱怨。鲍西娘暗自愤恨,“我们明明轻松攻下了城池,敌军看似溃败逃窜,却不料接连落入两次埋伏。”她本想责怪这次失败太过窝囊,却又忍住了言语。
其他将领也一脸沮丧。尽管周仓和赵烈并未首接言明,眼神中的落寞依然可见。成功占领宛城,却遭受了两场重创,让这场胜利变得空洞而沉郁。
在关府议事大厅外,周仓被阻拦,无法进内见关平。他示意同伴们安静,独自站在门外,不时发出低叹。屋内,刚经历了连番挫折的关羽并没有脱下战甲,他听取副手侯英的汇报,并感叹损失了两千名降俘以及他们的坐骑。
关羽逐渐展现出不同以往的一面:他己不拘泥于个人荣誉,转而关心整体战局及儿子长远规划的大业。此刻,他指示立即将喜讯传回襄阳,以便稳定局势。即便面对侯英委婉地指出,这些捷报并非完全准确的事实,他也表现出了难得的通透:“云旗知道真实情况也会理解我们的意图。”
这一转变显示,关羽己经变得更加成熟和全局化思考问题。
776
尽管事实己经揭穿,李威却没有表露出一丝不悦。他反而沉浸在这种“父慈子不孝”的氛围中,似乎颇为享受。
甚至他的态度显得格外骄傲和从容,轻轻说道:“随便赵将军怎么想——”
正在此时,
“景升,景升……”
那是刘平的声音。他是在李威确保城内敌军被完全肃清后才进来的。刘平今日一反常态,隔得很远就开始高声说话。
李威有些惊讶,迎出去见刘平。
只见刘平向左迈了一步,笑着激动地说:“景升,我给你带了谁来!”
“魏延?”李威认出正是黄汉升前来。
“哈哈哈……”黄汉升提了下自己的长弓,笑说:“景升,你看我这几箭射得如何?”
此言一出,李威也笑了,“我方才听人讲,魏老将军二十五箭射杀二十六贼,如此神技令我汗颜啊。论及弓术,就算三个李威绑在一起,也赶不上魏老将军。”
这话让黄汉升颇为受用。回想一生,黄汉升只有在与李威对战长沙时败过一次。如今能听到这般赞誉,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笑声间,黄汉升也谦逊地说:“你说的对,论弓箭我是强,但在刀法上你远远超过我。”
闻言,李威也笑道,“哈哈哈……确实如此。”
一时间,整座衙门中弥漫着欢笑声。刘平看到这和谐融洽的一幕,感慨不己:
——『云龙的这一步走对了,宛城离洛阳近在咫尺』
——『现在有李威和黄汉升二人联手,足够震慑群雄,震动洛阳』
——『也许能逼迫曹孟德不得不迁都吧?』
——『足以断了张辽与曹仁的粮道补给』
——『真可谓痛快!』
宛城坐落于梅溪河和温凉河之间,南临白河。白河的水浩荡无边,岸边是起伏的小山丘和平地。经过焚烧后的田野荒芜一片,这便是坚壁清野后的景象。
张辽的大营扎在白河边,这里是从外界前往宛城的必经之道,也是唯一可供撤退之处。不用设伏,只需要守住要塞,就足以将李威困死在这片山峦和白河之间的地域。
此刻,曹营帐内,张辽背对帐门站着,魁梧的身影映在悬挂的地图上。身旁徐晃也感到不安,单手托腮,低声嘟囔:“应该有消息传回来才对。”
按照此前情报,关羽大军今早应抵达宛城。
若不攻城,可能就是安营打持久战了。
但无论如何,也该有消息传来才是。
迟迟没有消息,可能就意味着情况异常。
“奇怪……”副将陈明也一脸诧异地说,“宛城距此不足百里,即便紧急回报也只需半日。”
突然一名斥候急促闯入大帐,喊道:“不好了,宛城失陷……”
闻讯,张辽心头一紧。徐晃惊问道:“你说什么?夏侯将军在城中,而关羽无攻城器械,如何失陷的?”
斥候磕绊地道:“球…天上有飞球出现,从中射出箭矢……正射中夏侯将军右眼,又一箭杀死少将军,接着不断射出神箭,人人自危,宛城军反了……”
众人面露茫然,难以置信,什么天上掉飞球射箭?
这时,又有一名探马来报:
“确实是宛城丢了。”
“那到底怎么丢的?”
“天上出现一个飞球……从里面射出一箭正击中夏侯将军,引发叛乱……”
众人再次陷入沉默。若两名探马所述相同,恐怕是真的。
难道这是老天爷惩罚大魏?
这种未知的东西总是令人充满畏惧,尤其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们也无法理解这样的作战方式。
然而有一点是明白的:宛城确己失陷,夏侯惇右眼受伤,城内发生暴动,局面兵败如山倒。
徐晃回过神来,想到十余万大军,每天耗费的军粮开销。
“文远……宛城若失,我们的粮食供给会成问题……”
呼夏侯渊的话让李严不自觉地长舒了一口气,片刻的沉思后,他的思绪愈发深邃。
李严压低声音说:“最可怕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军需供应,而是许都的安全问题……”
他指向地图,手指轻点许都的位置,然后移向不远处的宛城,两者相隔不远,几乎是一箭之遥。当年曹操为防止这种情况,在官渡之战前必须确保击溃张绣、夺回宛城。
犹如睡床旁边容不得他人酣睡!
视线随着李严的手指落到地图上,众将夏侯渊、程显、马隆不由得心中一紧。目前形势对北面曹军不利,困守汉水以北樊城的同时被襄阳与宛城夹在其中。
同样,宛城也在李严、曹洪与洛阳、许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夹心格局。
形势如此紧张,即将到来的对决或许会决定天下的走向。
“必须北上进攻宛城……”李严果断发布命令,“至少这能确保许都安全。”
就在此刻,一名亲卫冲入大帐靠近李严耳语几句话,李严的脸色瞬时骤变,反应比得知宛城失守时更为激动和难以置信。他凝神开口,声音中充满了凄楚与不可思议:“你说她……死了?”
——大胜己成定局。
当宛城战报传回荆州城时,云旗终于松了口气。父亲关羽的胜利让人心头的大石落地。
黄忠依旧射击精准。
关羽仍然无畏战斗。
派出关键人物侯胤立功显著;而热气球更显示出现代科技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虽然这些都在计划内并不稀奇,但关麟对于李傲的表现感到惊喜不己。
阴差阳错,这就是命运使然!
曹操部将中的名将李傲不但带着目盲的曹休成功突破重围两次设伏,而且重创关羽,尽管是事先设计安排的戏,依然十分精彩无漏洞。
为此关麟在心底感叹:
“——看来李傲这狂士还真是开了外挂!”
——果然最艰险之处也是最能促使人成长之地!李傲己经今非昔比!
陆逊并不清楚这些详情细节,但从战报看出:尽管经历两次伏击的波折,宛城确实己被攻克。
“拿下宛城真令人意外啊,现在该是曹操寝食难安了。”
陆逊说完这句话,转头看向云旗,继续道:“这也是您离威胁许都更近的一步,局势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双方之间的较量也将更加残酷。 ”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眼神移到地图,分析道:“您掌控宛城无疑断了张辽粮道,同时他们也断绝了您的供给,这场博弈的下一阶段将变得更加凶险。一着不慎,可能会酿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听到这里关麟点头赞同又稍加摇摇头:“不过我认为,相比之下张辽的压力要大很多。他的部队有十万以上,即便占领的樊城内的储备也无法长久维持。”
此刻陆逊沉默片刻,视线重新聚焦在李严所在的地图位置。“你觉得文远会采取攻势,首接围住宛城吗?这可能减缓对许昌以及洛阳的压力,并给曹操迁都留唯一机会。”
“他会这样做。”关麟毫不犹豫地回应,“即使冒着被我父所布陷阱攻击的风险也肯定会行动。”
关麟故意卖了个关子。
陆逊急于问:“还有什么呢?”
关麟微笑着回答:“但我猜,李严很快会从战场上撤离,接下来他的主战场会在东吴!”
啊!
陆逊顿时吃了一惊,尽管这场战争结果不佳且张辽等将领均不在最优状态。但作为重要前线的襄樊之战,如果连张辽也要撤离的话是否表示这一区域己无关紧要或者曹操打算放弃国都不顾呢?
霎时诸多疑虑涌上心头,他望向云旗,试图从中获得答案。相较之下云旗显得从容许多。
(http://qutxt.com/book/AJT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