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48章 坏心思

趣书网 更新最快! 四合院:钓鱼佬的悠闲生活 http://qutxt.com/book/ALY3.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明喝完了茶缸里的茶水,起身告辞,王家兄弟恭敬地把李明送出门外,待回到屋内,两人望着那两个装满玉米面的麻袋,眼中放光。

“这下我们俩稳了,哈哈。”

王二笑着说道。

“确实,要是找到更大的客户,还能多卖一些。

但刚开始没什么大客户,咱们还是以安全为主。”

“放心吧,大哥。

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我们可以分开售卖,但要在同个地方照应彼此,以防万一。”

“而且我们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四九城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大概两周我们就可以走遍了。”

“行,听大哥的。”

王二美滋滋地塞了一根烟在嘴里,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李哥那边粮食肯定是充足的,他的背景深着呢,咱们哥俩只需要办好他交代的事就好。”

……

李明离开王家后径直朝四合院走去,他还想着回去了要好好睡觉,明天还要继续摸鱼上班呢,不能耽误正事。

至于王家哥俩的具体想法如何,并不在李明的关心范围内,他只需确定钱能如期到位就行。

第二天,李明起床后开始了洗漱。

前几天关于何雨柱的事情他已经跟家里说清楚了,当时气得李母捏着李父耳朵一顿斥责。

不提其他原因,这两年李父有个念头,就是想让何雨水嫁入李家。

这下可好,要是真嫁过来,以何雨柱这样的性格,以后家里不知会多出多少热闹。

李母越想越是气恼,当场命令李父那晚睡到客厅的地上。

因此,这事以后,李父时不时地嘟囔着说何雨柱这个家伙是个十足的傻蛋,仿佛世上只有叫错名字的,却从不会弄错绰号——真是名不虚传啊,这“傻柱”

的名号!

这一天一大早,李父一边抱怨着早上出门见到“傻柱”

真晦气,一边将买来的早餐往桌上一放——因为女儿想吃卤煮,他才特意去买了一趟。

看到这一幕,李母忍不住无奈地摇摇头,丈夫其实什么都好,就是记仇、心小得像一颗葡萄。

只要碰到和谁不合,能咒骂一年。

不像自已的儿子大宝,豁达多了。

李明也在一旁无奈地说:“行了爸,理他干什么?一个傻子罢了,仗着手艺在,就天天吹牛自已了不起。”

李父哼了一声,“要让我再遇上那家伙,非得教训他一顿不可!”

说完又咬了一口卤煮继续数落着。

接着父子俩骑车向轧钢厂出发,在路上跟遇到的一些工人打起了招呼,自然没理会易中海和何雨柱两人。

关于四合院里的贾东旭,听说他还躺在床上养伤。

上次李明偶见一次秦淮如扶他出来晒太阳时,觉得他脸色白白的好怪!

随着岁月慢慢过去,李家的日子平静安稳直到11月份来临。

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几件大事,一件便是贾东旭康复后重新回到轧钢厂工作,不过关于他的谣言依然满天飞舞。

李明与许大茂的关系也逐渐升温,常常聚在一起闲聊抽烟。

有次,贾东旭路过前面时故意碰到了李明,还没来及开口,许大茂直接破口大骂,后来开个院里大会才勉强平息。

王大和王二最近几个月为李明赚取了不少收益,而他们自已分红也很丰厚,总共200多块钱。

但李明要求稳定第一,所以即使三人还有可能获得更多,也没有冒进。

对李家来说最好的事无疑是李母职位升至五级办事员,领23级工资。

她成为继卫国之后家里的另一顶梁柱。

另外,她还担负起街坊囤冬菜的责任,虽然只是挂了个职衔,但是整个街道办都还念叨着贾家人以前的那些事情。

许多街坊邻居都在等着这一天给贾家点个眼药水呢!这也充分证明了李母在街道办的人气有多高。

“妈,明天咱们街道办那片儿开始囤冬菜了吧?”

李明一边刷牙一边看向身边的老妈。

老妈最近升职加薪了,人显得年轻了不少,整天都充满活力。

“嗯,今晚会下发通知,明天街道办会派人到各个院子宣布。”

“那行,只要不是我们家来通知就行,不然我们院里那些人说不定又要闹出什么乱子。”

李明漱完口,吐出一口清水。

“不过明天这项任务倒是轮到你负责了,我可是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

李母继承了老李家记仇的传统,一家四口都是有仇必报的性格,但这也体现了他们的正直家风。

李明笑道,“明天我需要帮忙不?”

“你也一起去吧,你和你爸明天早起些,我提前把咱们家的菜留出来,你们俩到了那里直接拉回来就好。”

“你们搞完了要是没事可以顺便去帮帮其他人,虽然派出所的同志们会在场维持秩序,但我估计人员还是不够用,年年人多得挤不开。”

“明白,明天交给我吧。”

李明吃完早餐后跟着爸爸去轧钢厂上班。

第二天正好是休息日,肯定会有不少人去囤冬菜,这活儿一定不好干。

往年每家都会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家属的身份,在领完自家冬菜后主动去帮忙,这也让街道的大妈们挺喜欢李明。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四九城),囤积冬菜通常在秋冬两季进行,尤其是11月份首批上市的时候。

居民一般会选择这个时候购买便宜且储存时间长的大白菜。

因为气温下降、蔬菜生长缓慢,供应量相对有限,所以大家会选择在这个季节储备蔬菜,确保整个冬天的食用需求。

当地 ** 和社区每年也都会集中安排这一时期统一采购,方便民众买到大白菜和其他耐储存的蔬菜。

今年情况特别,听说可能面临 ** ,很多家庭已经开始准备了。

李明前两天在工厂听说很多人打算这次尽量多地存些蔬菜,毕竟现在价格便宜,而且万一未来没有吃的,这些蔬菜还能派上用场。

来到轧钢厂咸鱼办公室时,这里的同事明显少了平时的悠闲。

大家都在商量着明天应该买多少冬菜。

“我去年买少了,真不应该省钱,”

徐强抽着烟懊悔地说。

周天瞥了他一眼,说道:“那你今年得准备多些吧,估计这寒冬比往年难挨多了。”

“我打算明天凌晨四点就去排队。”

对方回应。

“我也这么想,去年我是五点钟去的,队伍排到了路上。”

郑平在一旁抱怨说起了每年储备冬菜的事情:“我在一旁早就等不及了。

唉,这些个日子啊……”

“顺便说一句,明子,你们家今年要备够四口人份量,是不是也需要很多呀?”

吴刚见李明进门时,递了一支烟过去问道。

李明点了点头:“家里人丁兴旺呢,腌白菜也得多准备些才好。

少了可不行。”

“我们四个人都爱吃这味儿。”

徐科长笑着插了一句,又提到自已的女儿最喜欢泡菜,“哈,我们家姑娘喜欢极了酸辣的滋味,每年都得做挺多。”

此时已是深秋初寒,徐科长拎着一只铁皮壶过来递给李明,示意自已倒杯热水:“现在11月天气已是一日冷过一日。”

最近采购东西都不顺利,从厂长到工人都清楚目前轧钢厂能拿到手的东西,也就是每月固定分给一股、二股的计划物资,有时连这些也不够数。

相较而言,眼下大伙一起喝开水聊聊天倒是显得更实在:明天下几时集合?哪些人的住所靠在一起可以结伴出发等等的话题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冬季的大白菜对住在老城区的家庭来说尤为重要,由于新鲜蔬菜供应少之又少,在秋冬交际之际,居民们往往提前储存大量的大白菜,用以过冬食用。

人们将大白菜洗洗净切好放在缸里撒入足量食盐并浇清水,再覆盖严实,如此便可制成咸爽可品的食物来迎接漫长而缺乏鲜蔬的新一年寒冬。

大白菜还经常被加工成泡菜。

这一过程中,还需加入像辣椒、姜和大蒜之类的辅料以调味,使得成品风味别致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制作好的成品无论是配饭还是下酒都很美味适口,广受欢迎。

"诶,对了明子,"王军似乎想到了什么问出口,"有传言说街道上的领导先给自家分发冬菜,真有这事吗?"

王军这句话令屋里的气氛顿了一下,考虑到李明一家的特殊性,王军怕李明误会他在质疑其家族待遇的问题上感到尴尬,没想到李明却大大方方承认道,“没错,这事儿确实是每年必走的一步骤,你不把这部分提前处理掉到时候分配给居民不是更麻烦?让工作人员没了顾虑才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嘛。”

说完,气氛又渐渐恢复正常。

“就是啊,说话要动脑子!明子心大不在乎,换作别人听了肯定有想法”

,徐科长拍拍王军,告诫着。

王军赶紧找了个台阶道歉:“嗨,明哥莫在意哈,我就是话多缺德管不住嘴呗。”

“没事啦,有什么好计较的,”

李明笑了一声,“咱这股子里谁心里头会藏坏心思啊?”

李明对待股里同事的态度还算友好,毕竟在他眼里,王军说得已经相当客气了。

俗话说得好,“全靠同行来衬托”

,要是王军那些话拿到他们四合院去比较,贾张氏随便打个嗝的响动都比王军所说的话更震撼。



    (http://qutxt.com/book/ALY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四合院:钓鱼佬的悠闲生活 http://qutxt.com/book/ALY3.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