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解成带着几分困意回答道,“我没看见大哥呢,来时只有三天哥和解放在这里。”
昨天娄家退婚这件事把许大茂打击得不轻……老爹带回来的这个坏消息令他在夜里辗转反侧。
许大茂觉得 ** 至极。
毕竟,这婚约是父亲辛辛苦苦谈下来的。
而娄家一句话就将其 ** ,连个合理的解释也没有。
这种事放在谁都难以接受。
……
说起来许大茂母亲在年轻时曾是娄家的重要女仆,差一点点就升级成为了高级婢女。
聋老太太屋里来客了。
许富贵站在外面问道,
“富贵啊,你早上过来是为了什么事?”
聋老太太此刻仍在床上没有起。
“老太奶奶,大茂这边与娄家解除婚约的事情我希望能劳烦您问问杨厂长,看能不能了解到具体发生了什么?”
聋老太太想,刚刚去过杨厂长那边,难道又要马上再去吗?
“富贵啊,昨天我刚好去过了杨厂长那儿。
我觉得还是再过两天去比较妥当。
你觉得如何?”
“好呀,不急这一时片刻。
我只是需要了解一下谁在后面搞鬼。”
许富贵表示感谢,并理解聋老太太的安排。
……
上午九点,
杨厂长大办公室里。
杨厂长说,“小李,今天我们叫上尹书记,一块儿到他的办公室聊聊。”
“好啊,我明白。”
他们一起往尹书记办公室的方向走过去。
“老尹,你看我带来了谁!”
杨厂长一进门便大声说道。
“哟,这位就是李三天同志吧!快进来,请坐。”
尹书记热情地招呼道。
尹书记的秘书随即端来了三杯茶。
“尹书记您好,我是李三天,很高兴见到您。”
二人握了握手,李三天感到对方显得非常激动。
有几个靠得住的前辈真是好……
“昨晚到家后,张哥就来家里串门,跟我说了这些天的情况。
李三天的工作能力真的很突出啊!”
“感谢尹书记的认可,这些都是我的职责所在。”
李三天礼貌地回应。
……随着话题渐渐进入尾声,杨厂长转移关注到了自已最关心的问题:“老尹,这次调研有些什么发现吗?”
“哈哈,老杨你这总是最关心这点。
简言之,咱们已决定转产以民用产品为发展方向,冶炼车间也转型做特殊钢材。
若转型顺利,咱们厂在这一片就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厂了。”
杨厂长听了异常激动。
“那太好了,下一次遇到重型厂的老郭看他还敢不敢在我面前摆谱。
每次部委会议时他总是那么得意,所有资源都向重型厂倾斜。
这次可得轮到我们了!”
上午十点的时候,杨厂长与李三天终于离开了尹书记办公室。
“我和农场地的人约好了去看看物资,我得赶紧过去一趟,改天咱们再聊吧。”
“那你快去忙吧。
以后我们厂有你在,我就省心不少,这年头只要工人们吃得饱喝得足,任务就能顺当完成了。”
杨厂长说。
李三天随即回到采购科稍作安排,便离开了轧钢厂。
按照秦淮茹前夜所给的路线向北行至昌平方向。
那边,秦家姐妹已于九点抵达村庄,消息一传开半个村子的人都沸腾了——大家都在等着看看秦京茹带回来的未来女婿。
整个院落里,人山人海,挤满了不少亲戚,屋里刘氏看着女儿精心打扮的模样笑得合不拢嘴。
“女儿啊,你穿的衣服是小两口给你买的吗?”
“妈,他是我的三天哥哥。
给我买了好几身呢!而且,看他买了一块手表,还用了一张手表券,花了一百三十八块钱。”
京茹把衣袖拉起,让她妈妈看她的新手表。
刘氏触碰到这块价格上百的手表,仿佛在做梦一般,这半村的人恐怕都没法凑出这笔钱。
“太好看了,谢谢你和姐姐的帮忙,孩子啊……”
“记着呢!我现在去车站等一等,他会忙完工厂的事再过来。”
同一时间,在秦大姐的院子里,秦淮茹正抱着她娘痛哭流涕。
“闺女别难受,你的苦命娘还年轻,路长呢。”
秦淮茹终于找到了诉说的地方,尽情地流泪宣泄。
秦母也抱紧自已的孩子,同样暗自泪湿眼眶,担忧着一个人照料三个孩子及一位好吃懒做的婆婆的独生女儿。
此刻,门外一阵动静传来,秦母大侄媳王桂香进了屋子,一眼看到婆媳俩抱在一起哭泣的情景。
“妈,淮茹,你们别哭了。
三婶让你们过去呢!她听到你们在哭,不好意思进来。
今天是秦家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再哭了。”
母女两人擦干了眼泪。
“嫂子,是不是京茹的男朋友来了?”
“还没,他去桥头接京茹了。
三婶请你们赶紧过去吧,亲戚们都到齐就差你们了。”
秦淮茹的母亲作为这一代的大嫂,有很多事情需要她处理。
“好,那咱们过去看看吧!”
王桂香看着小姑子秦淮茹,问道:“淮茹,这件衣服不错啊,肯定不便宜吧?”
“没多少钱,普通的。”
秦淮茹有些不知道怎么回应。
秦母追问道:“你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刚才我想问你来着,你穿的这双皮鞋咱们家一年也挣不来吧?”
王桂香抱着槐花坐下来,安慰说:“淮茹,有什么事跟我和你妈说。
一家人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其实,秦淮茹本来就打算告诉母亲,希望她放心自已的将来。
至于嫂子王桂香,也是秦家的好帮手,父母不在,全心为这个家操劳。
于是,秦淮茹详细讲述了她和李三天的故事始末。
王桂香笑了笑,“真机灵!这事你办得漂亮,京茹还年轻不懂事。
咱们都别声张了,等到合适时机再和三叔三婶说,反正他们也不亏。”
秦母点头赞同。
三人随即前往秦老三家……
另一边,李三天一路不停赶路,终于在十一点钟左右抵达了秦家庄的桥头车站。
……
**等待了近一个小时的秦京茹看到熟悉的身影骑自行车赶来,激动得跳了起来!
“三天哥,这边!”
李三天摆了摆手,“你怎么不在家等我,在这里风这么大容易冻着。”
秦京茹笑着,“我不冷,这新棉衣多暖和啊,你看我的手都是热乎的。”
说着便拉着李三天的手。
(http://qutxt.com/book/AODZ.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