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巨大力量

趣书网 更新最快! 四合院:六十年代的老六传奇 http://qutxt.com/book/AOG2.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但拥有新式的炼钢炉后,再加上连轧机,厂里的钢铁生产效率和质量绝对会有两倍以上的提高。

这就是技术革新、生产方式 ** 带来的巨大力量,每次有意义的改革都能让企业迈向更高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老六系统还奖励了9.65米的大容积焦炉和300吨级别的氧气转炉炼钢技术。

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红星轧钢厂将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钢铁生产重地。

毕竟,这些先进的炼钢工艺直到七八十年代才被研发成功。

李建勋提前近二十年掌握了这些技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届时,钢材年产量将从几十万吨跃升到数千万吨,并且随着规模化生产的推进,这个数字将持续增长。

由此带来的是厂里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支持国家建设,提供优质、足量的钢材。

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尽快研制出顶底复吹转炉炼钢设备,这是后续一切工作的基础。

为了保险起见,李建勋准备了两份计划书。

第一份计划书中只包含一些无关紧要的技术思路和数据,第二份计划书才记录完整的设备设计图与关键研究数据。

在这混乱的时代,敌特人员频繁活动,尤其是一些重要部门和大型企业更是受到重点监视,一有闪失便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这些技术和数据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可以说是一国发展的基石。

拥有它们,就意味着高质量低价的钢材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市场,建筑、房地产、汽车、船舶和机械等行业也将焕发无限生机。

产业的繁荣必将带动巨大的财富积累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城市化进程加快,百姓生活将愈加富裕。

想着这些美好的愿景,李建勋满怀激动,手拿着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的项目报告,匆匆赶往杨厂长的办公室。

毕竟杨厂长是名义上的上级,有些事务虽然可以避开他处理,但这样总归不合适,至少应该让他也能分担一些。

“咚咚咚”

“请进。”

李建勋推门走进,看到房间里坐着杨厂长、李怀德、张怀志和唐敬民四位领导。

“建勋啊,中午你说有要紧的事找我,还让我把厂里的几位主要领导都叫来,到底什么事那么神秘?”

杨厂长开口询问道。

李建勋微微一笑,“那当然是很重要的事,而且还是个大好机会。”

“哦?请详细说说看。”

“你们先看一下这个。”

说着,李建勋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递给了杨厂长。

杨厂长接过计划书,目光一愣,随即仔细翻阅起来。

第一页标题处赫然写着“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

看着这份材料,杨厂长深呼吸了几下,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重大的东西,迅速往下读去。

前几页主要讲述了国内的炼钢背景和技术现状,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他并未因此怠慢。

而到了介绍未来技术设想的部分时,他的手指开始微微颤抖。

待到第三页——看到具体的设计构思与图表时,杨厂长大为震惊:这不仅是一个新颖的炼钢工艺构想,而且设计图居然跟他的预期高度一致。

他猛地起身,努力压制心中的激动,却因专业限制看不懂更深层次的内容。

“可惜我看不太明白!”

一边的李怀德、张怀志和唐敬民见杨厂长这般神情不禁疑惑不解:“老杨这是怎么了?”

“老张,快过来看一下。”

张怀志接过计划书,起初还算平静地查看着。

当看到题目时,他的眉头顿时紧锁,并且立刻坐下开始专心阅读。

“哗啦”

声在室内回荡。

每翻一页,张怀志的表情愈加凝重也更加兴奋,他努力控制着自已的情绪不致太过外露。

其他人屏气凝神,生怕打扰他。

约十分钟后,张怀志缓缓放下手中的资料,表情庄严:“这真是天才般的设想和设计方案!此方案对于我国工业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国之重器,其影响我已经能够预见。”

张怀志激动地大口喘息着,显然难以完全平息内心的波澜。

作为一名资深工程师,他对这种技术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

这份仅有60余页但无比详细的炼钢炉改造方案涵盖了设计草图、建造流程和技术保障等诸多关键点。

按照这个方案实施,甚至不用经过多次试错就可直接进行工程建设。

这种高质量的技术文档,在国外恐怕要属于绝密级别。

这项提议一旦实现,对于中国钢铁工业以及整个工业界都会带来 ** 性的变化。

李建勋见两人此刻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由开心地笑了起来。

他当然清楚这份计划背后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中午在办公室里,他依据前世今生的学识对计划的部分细节做了调整,巧妙避开了新型炼钢法的不足之处。

尽管目前还算不上完美,但在李建勋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的眼中,已找不到明显缺点。

可以说,这一技术现在能更高效、快速且高质量地炼制钢铁。

而且建造成本低廉、能耗低,更加环保。

这是国内炼钢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当之无愧。

“建旭,恕我冒昧问一下,这份计划表……”

“这完全是我自已一个人完成的。

其实我早就有初步构思,在北苏留学期间学习了很多国家的方法并借鉴了北苏炼钢炉的经验后,才逐步研发出这种氧气顶底复吹炼钢法。”

“这个新技术只有我掌握,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李建勋毫不犹豫,将功劳全揽到自已身上。

反正没有人知道,即便自夸也无妨。

“好,太好了!太棒了!”

杨厂长拍掌大声叫好。

这也难怪杨厂长如此兴奋。

红星轧钢厂虽有不少技术员,却多数只能做些维修机械和看图纸的工作,甚至包括张怀志本人也不具备研发能力。

这意味着工厂不得不依赖采购外国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更新。

如今有了像李建勋这样技术背景深厚的研发工程师加盟,形势截然不同。

拥有一名有研发实力的工程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普通工程师重要十倍不止。

红星轧钢厂终于看到了腾飞的机会!



    (http://qutxt.com/book/AOG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四合院:六十年代的老六传奇 http://qutxt.com/book/AOG2.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