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8章完美无缺

趣书网 更新最快! 四合院:六十年代的老六传奇 http://qutxt.com/book/AOG2.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王总工,是的,这是我负责设计的。”

“天啊!这份计划表和设计图简直完美无缺,一些创新的理念远远超出了我的知识范畴。”

北海机械厂是国家级重点企业,位列四九城前茅,其地位远超红星轧钢厂。

作为厂里的首席总工程师,王恒坚不仅是知名机械工程师,还是北苏归国学者,解放后立刻为国效力,现已成为华清大学的荣誉校长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机械工程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就连这样的行业巨擘都承认李建勋的能力,其他逊色许多的工程师自然更不再争强好胜了。

“这个设计方案每一个细节都很周密,按照既定流程实施绝对可行。”

“没错,这个新的氧煤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工艺一旦投产,我国钢铁产量有望成倍增长。”

“如果能大规模推广,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将是巨大的,这必将成为我国工业史上的一次里程碑。”

与会者们交口称赞,毫不掩饰内心的震惊。

稍作停顿后,李建勋说:“感谢各位前辈的支持和肯定。

我们这次携手完成这样重要的任务,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项技术已经在国家层面获得了高层批准,包括大领导的批复。

我希望能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将其落实。”

“另外,根据部里的安排,将由我担任总工程师,由王恒坚总工程师任副总工程师,希望各位能够理解。”

一时间,全场响起一阵惊叹声。

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已听到的,不仅得到了高级领导的背书,还有如此重量级的认可。

李科长,有什么吩咐您尽管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

谁要是不听指挥,我王恒坚绝对不答应。”

王恒坚第一个站起来表达了他的坚定立场。

领头的人都表态了,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他们也本不该有异议。

“没错,李科长,我们都听从您的安排。”

一位员工积极响应,“既然我们在这里,就要干出一番成绩,有问题您随时吩咐。”

在这一关键时刻,每个人都展现出了强烈而深厚的民族责任感。

至于李建勋,他并不在乎这些人在表面上有多配合,关键是不能让他们耽误了自已的重要计划。

谁要是破坏了他的事情,他就会对谁采取行动。

接下来,李建勋根据每位成员的专业特长进行了合理分工。

每个工程师配上两名到四名技术员,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各自的项目,这大大减轻了他的负担。

毕竟,工作内容复杂且繁重,若凡事都由他亲自过问,岂不是累垮了吗?

李建勋和王恒坚则专注于整体的推进方向以及处理建设过程 ** 现的具体困难,这使他们能够腾出一些时间来专注于450连轧机的研制,以及炼钢炉的配套设备。

此外,他晚上还要安排给红星轧钢厂的新库存供应肉类和粮食。

李建勋原本打算建造一个全尺寸的炼钢炉,但鉴于场地、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最终选择了从小型炼钢炉入手。

小型炼钢炉的成功,将为后续建造更大规模的设备铺平道路。

因此,厂内十几位工程师和四十多名技术员热火朝天地投入到了新的项目中,外面则是来自四九城卫戍司令部派来的士兵负责保卫安全。

听说驻军被调过来是高层 ** 亲自批准的。

项目至关重要,不能再让敌人破坏。

杨厂长和李怀德等人都积极参与进来,全力投入到实验基地的人才选拔与基地建设工作中,生怕有任何延迟影响到进展。

工厂如今已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李建勋一同全力以赴。

此时,一位员工来到李建勋面前:“李主任,有点小忙求您帮一下。

我家外甥目前还没有工作,听说你们的实验基地正在招聘……”

李建勋耐心解释道,“我们需要具备研发能力和扎实技术基础的专业人士。

如果不符合要求……”

那位员工还想恳求,表示愿意花钱买岗位甚至额外支付酬金。

然而,这种事情不仅李怀德遇到了,在其他人那里也非常常见。

大家知道这个事情太大,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损害大局。

在李建勋的带领下,所有员工不敢马虎,一连多日加班加点地努力工作,一心要尽快完成新型炼钢炉的研制任务。

当然,打造出初步成品只是第一步。

之后还需要经历数百次的反复试验和严格的指标测试,确保所有测试达标后,才能进入试运行阶段。

试运行成功之后,才能够全面推广和应用。

新技术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既复杂又艰巨。

“李科长,我们发现钢液中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分布不均匀怎么办?”

“检查一下转炉喷射枪下方是否有未转动的死角,把死角封闭起来就行。”

“李科长,气体消耗量与您计划书的数据稍有差异,这没问题吧……”

“不行,必须严格按我提供的数据控制。

看看气体流量和压力阀是否匹配好,多调试几次。”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陆续过来请教问题,李建勋并不需要到现场查看,便能精准地解决问题。

开始时有两位外来厂的工程师对李建勋半信半疑,以为他只是在表现自已,但按照他的建议进行调整后竟然立刻奏效。

“太神奇了!”

“这就是机械工业的魅力吧?”

连续十次操作都这样顺利,难道这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这完全是实力使然。

空闲时间,王恒坚会询问一些他还在探索中的难题,李建勋总是毫不保留地解答,因为这些问题在后世已经被彻底攻克,对现在的他来说易如反掌。

看到连王恒坚这样的权威都在向李建勋请教问题,其他工程师对他更是钦佩不已。

对于全体技术人员而言,李建勋的解决方法仿佛像是事先排练好了似的——遇到问题不用开会商讨,只需要按照李建勋指导的操作流程走,就像机器人按部就班一样顺从执行。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研发模式:遇到问题,开会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再继续;再遇到问题再重复这一过程,有时一个难题要花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解决。



    (http://qutxt.com/book/AOG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四合院:六十年代的老六传奇 http://qutxt.com/book/AOG2.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