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不仅没送一点礼物,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就直接开口要他帮忙。典型的贾家风格——凡事都认为理所应当。
“柱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贾张氏转过身看着何雨柱,眉头紧锁。
原本说好的不是吗?
“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们,我无法帮忙。”
“我早上要先送妹妹雨水去上学,然后还得自已上班,实在没有时间专门送东旭。”
何雨柱言辞简洁明确地表达了自已的态度。
贾张氏的脸色骤变,声音拔高了几度:
“你真的不送?凭什么拒绝?我都说了,我家那小子受了伤,你帮他送去一下会怎么样?”
听到这个,何雨柱心里一阵冷笑:
“我不是已经说了吗,我要送我妹妹再去上班。要是迟到了被扣工资,你赔吗?”
再说,何雨柱又不是贾东旭的父亲,凭什么优先送他,反而忽略了自家妹妹?
这种仗势欺人的做法令他感到不满:好像帮他们就是理所当然的一样。
“你也太天真了吧!”贾张氏气呼呼地瞪着他。
强忍片刻怒火后,贾张氏改换思路:
“好吧,你不送也行,那你就把自行车借给我家用一用总可以吧?你和妹妺步行不碍事。”
何雨柱简直被逗笑,冷笑道:
“白天做梦还差不多,你觉得我会为了你们走路去上班?别开玩笑了!”
何雨柱不愿多与这位无赖的老太太争论。他对她早已没什么好印象,今世更是嫌恶有加。
正打算关门时,贾张氏伸出手阻止:
“等一下,咱们还没谈完呢,干嘛关门呀。”
“既然送不行,车也不行,那你能出几毛钱打个黄包车也行。”
“别告诉我你没这个能力,昨天咱院里不是得了赔偿嘛。”
见此,何雨柱意识到今天的争斗不会轻易结束。
他狠狠瞪了贾张氏一眼,等她退缩后才缓缓道来:
“贾张氏,不要再装疯卖傻了。”
“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你自已不清楚吗?如果非要计较,现在我们就去居委会或派出所。”
至于自行车,我是不会借的。听明白了么?”
贾张氏显然感到自已的自尊受到了伤害:
“大家来看看,这年轻人在欺负一位老太太啊。”
“街坊邻居的都不帮一把小忙,这家院子里怎么还有我们这样的家庭。”
……
随着贾张氏的呼喊,院子渐渐热闹起来。
晚饭后的居民们无所事事,闻声前来围观。
这一场闹剧终于引来不少目光。
当得知贾家和何家起了冲突时,人们心中都带有些许看热闹的心情。大家都知道贾家一贯蛮横无理,是邻里间的麻烦制造者。至于何家,在不久前因为一点饭菜钱与他们闹了些不愉快,这让人们对何家的印象也打了不少折扣。因此,众人目睹这两家发生争执,不由得都感到兴灾乐祸,心想这简直就是狗咬狗,两边都不是好惹的主。
“嘿,终于有点热闹看了。”
“这小子又和贾家有什么新矛盾?”
“具体不清楚,听到的就是贾张氏在大声吵嚷。”
大家在一旁悄悄地议论纷纷。易中海注意到两家人站在何家屋外争吵,忍不住走过去关切地询问:
“柱子,贾张氏,怎么回事啊?要是贾家那边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你可以直接跟我说呀。”
贾张氏见来了不少邻居旁观,随即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事情经过,将何雨柱形容成一个不讲理、无情无义的人,说他作为邻居不但不帮忙,还在暗中针对贾家。然而,何雨柱并不打算辩解,他深知和这样的人争论根本毫无意义。
易中海听完了贾张氏的一面之词后便立刻跳出来发表看法:“柱子你这是不对呀,我以为之前是贾家出了状况。”
显然易中海的一番话轻描淡写,反而淡化了贾家行为的问题所在。其他人可能没听出来其中的蹊跷,但是何雨柱心里却十分清楚。原以为易中海刚开始似乎在自已这边,没想到是在等着时机。
何雨柱想要把事情经过说明清楚,以防被别人误解和扣上不公平的帽子。但是没等他开口,易中海再次打断了他的话头。
“你还年轻,难免考虑不周到。今天大叔来教教你,做人不能太自私。帮助一下邻居,送一程路有什么大不了,要是我有车也会帮忙送的。”
旁边有人点头赞同:“大爷说得对,柱子你应该这么做。”
听着这熟悉的话语,何雨柱不禁心中感叹。前世不知听过多少遍易中海这套说辞,“做人不能太自私”简直如出一辙。
想到这里,他愈发感到讽刺。原来这位老邻居早在自已年幼时就一直在灌输这些思想,一直到他去世都始终没有改变,这份心思还真是深谋远虑啊。如今回到这个时代,才发现易中海竟然早就对他种下了这样的理念,真是心机深厚。
“这次我支持贾家。”
“说得对,贾家也没什么大问题,你就这点小事也不肯帮忙。”
“这孩子也太过冷淡了。”
周围的邻居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已的看法,显然对何雨柱的行为感到不满。根据贾张氏的描述,何雨柱确实表现得不尽人意。在这个年代,大家还是非常重视互助互信的,讲究的就是有求必应,与人为善。
听了众人的议论,贾张氏不禁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眼前这个显得懵懂又莽撞的小伙子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她年轻时就练过一些手腕,在村里也没少占别人的便宜,今天她打算给这个所谓的‘傻柱’好好上一课。
秦淮茹则在一旁静静观察,觉得何雨柱似乎变得不一样了。若是以往发生这种情形,何雨柱要么会勃然大怒破口大骂,要么被说得满脸通红最终灰溜溜地离开,不会像现在这般泰然自若。她渐渐发现,“傻柱”并不傻,反而有点深藏不露的意思,农村里有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人,实则相当棘手。
“傻柱,你还想说什么吗?”
“还不赶快向贾大妈道歉,并且明天要送东旭哥上班。”
这时,许大茂也掺和进来,似乎在暗爽于何雨柱的窘迫境况。昨天他还因为赔了何雨柱五块钱而不悦,总觉得赔给了一个二愣子实在不甘心。
何雨柱环视了一圈现场的人们,看出了每个人都在等待他的反应,还真是集体行动啊。
他又瞥了一眼人群中的易中海——要不是这位带头者发话,这些人们可能也不会如此整齐一致。他转而对许大茂说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回家待着去吧。”
他挥挥手,就像在驱赶自已顽皮的孩子一般。
说起两人之间复杂的关系还真是一言难尽。说是朋友吧,又互相拖后腿、挖坑;说是敌人吧,还差些火候;他们既是同事、邻居,也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
“凭什么,这儿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地盘啊。”
许大茂才不听从命令,扬起下巴、翻白眼的样子简直让人忍俊不禁。熟悉的一幕让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如果换做前世最后一次看到许大茂不是在生命最后的那一刻,他会忍不住教训对方几下。
许大茂就是那种总爱作贱自已的性格,小树苗需要修剪才能长得挺拔,日后还得找机会好好教他做人处事的道理。没理他继续对着众人发言:
“各位,你们这么说,是觉得是我做错了?”
“那是当然的啊。”
“难道柱子你还觉得自已的做法没错?”
“道歉肯定是少不了的吧。”
“一个人不可以太自私,只考虑自已嘛。”
邻居们都开口道出心里话,似乎今天的这轮批评能稍微缓解一下长久以来压抑的情绪。
面对一波又一波指责声,何雨柱微微笑了笑。
“哈哈,说起来都是‘自私’、‘冷漠’、‘道歉’……”他边说着这些关键词一边将眼神落在相应的说话者脸上——无论是易中海,还是其他院子里的人或者许大茂。直至他的笑容渐淡:
“诸位,你们都讲完了吗?”
“接下来该我说说了。”
“如果各位都这么注重道德观念,那我想有个建议:不如大家凑份子帮贾家买一辆自行车,给贾东旭骑上下班用,这样可以解决不少麻烦,不知贾大妈您意下如何?”
……
依理来说,现在的何雨柱应该会从自身立场出发,进行一番辩解,以反驳众人的指责。然而,他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他了。经过几十年的风雨,见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种种让他早已明白其中的道理。经历了数十年的起起落落,这些经验教会了他如何应对这类局面。
当年易中海等人用的那一套手段,难道他就不会使用?争论没有意义,何况他现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老太太不知是否知情或故意避开,两天都没现身,若是硬争只会让局面更糟。
所以,何雨柱不会在这场争论里去掰扯什么道理、品德之类的。年轻一辈在和长辈争论这些问题时总显得理亏,这是老观念作祟。
何雨柱需要换个方法来应对当前的局面。他们总是大谈公德、怜悯之心和热情。那好——就用这个做文章。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公心,不如让他看看大家到底能做多少。为了证明他们的言辞是否真的可信,何雨柱选择以贾张氏为突破口,给众人一个展现自已的机会,也顺便试探一下这些话是不是都只是说说而已。
(http://qutxt.com/book/AU8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