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蜂箱对蜜蜂的自然行为干扰最少,简单耐用,维护成本低,适合散养。
管理上更为“懒人化”,适合不频繁干预的养蜂模式。
缺点是取蜜伤蜂,且操作复杂,难以有效控制和扩大群势,不利于大规模养蜂或专业管理。
而且内部空间难以调整,且不易检查和清理,不利于疾病预防。
格子蜂箱则是模仿了蜜蜂的自然筑巢习惯,向下扩展巢脾,有助于维持蜂群的自然习性。
可以根据蜂群的大小和季节变化调整格子数量,有利于蜂群的保温和散热。
取蜜时对蜂群的干扰较小,可以只取蜜格,保留蜂群的核心部分不受影响,利于快速恢复群势。
至于设计有观察窗,便于日常监测蜂群状态,王芝兰表示不懂,这也是她没选择活框蜂箱的原因。
格子蜂箱不像活框蜂箱那样便于检查和控制蜂病,分蜂管理较为被动。
还有死角可能因结构原因导致清洁和消毒不彻底,增加病害风险。
但本来就是可有可无的操作,要不是考虑到木桶蜂箱取蜜麻烦且伤蜂,很可能需要每年去诱蜂,王芝兰也想选散养。
“喝点水,”庄翠兰从陶罐中倒了一碗凉白开给王芝兰:“你这是咋回事?病刚好就下死力气,别把身体给霍霍坏了。”
王芝兰接过碗一饮而尽:“我也不清楚,自从那天病了一场,人反而精神了,全身都有劲。”
说完还看向身后,她这效率比侯猎户还快,周成林和周晓兰捡草根的速度明显跟不上自已。
庄翠兰和侯猎户一组,侯大山和田稻花、侯小山一组,都被远远甩在后面。
庄翠兰看着眼前气色红润的好姐妹,怕是什么回光返照之类的。
“要我说你还是听邹大夫的话,在家多休息两天,马上农忙了,我家那口子最近不会进山的,让他多干点。”
王芝兰笑道:“人家都是心疼自家男人,想着偷懒,你倒好,把人当牛使呢!”
“他有的是力气,让他多干点活,”省的晚上折腾。
庄翠兰说着看了侯猎户一眼,后面的话没说出口,毕竟王芝兰这刚没了丈夫,以前有些私密话这会子还不好讲出口。
中午回了家,王芝兰便抽空把格子蜂箱的图给画了出来,还有诱蜂箱。
家里就有杉木的木板,等下午就让周成明给自已做一个,明天再到药铺买些蜂脾回来提取蜂蜡诱蜂。
有好大儿在,不用白不用。
中午回家路上,空间仿佛蓄满了能量似的,用心感受脑海中的图案后,牵引力再度传来。
吃过周晓梅准备的午食,把周晓兰哄睡着,王芝兰抽空闪身就进了空间。
今天进来和昨天没什么两样,还是清理出来的那一圈,中间满是杂草藤蔓,扒拉过杂草的土地露出黝黑疏松的土质,看着就肥沃。
再度出空间时,不过是一晃眼的功夫,没有再急着试验空间的功能。
经过昨天大致的感受,空间内的时间流速,时节气温和外界一样,自已得抓紧时间清理出来好播种。
从衣柜后走至床边,周晓兰小脸蹙着,一只手抓着王芝兰的枕头,睡的并不安稳。
王芝兰也解下罩衣,躺好后搂过小女儿,轻柔的拍着她的背,周晓兰这才渐渐的放松下来。
“成明,这几个东西给娘做一下。”
下午周成明两兄弟回来时,王芝兰正在比划着几块木头。
几亩翻地整地的活,四个壮劳力加上四个辅助的一上午就做完了,下午便一齐做起了除草,捉虫等工作。
估算着麦子的收割时间,和水稻育苗的情况,还有几天空闲,王芝兰想先试试能不能诱捕到一窝蜜蜂,现在的时节正是时候。
周成明接过图纸仔细看过后表示不难:“娘,这是要做什么?”
“我打算试试能不能养蜜蜂,这是你爹和我设计的格子蜂箱,”王芝兰依旧很自然的将这项发明的功劳揽在身上。
作为一个在这时代农家少有的读过书的女性,会点发明创造不过分吧!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这有什么作用?”周成明按着尺寸,将木板处理好,拼接组装成一个个四面严丝合缝的小方框,中间还用了两根细圆条组建成了个十字。
王芝兰满意的看着大儿子的手艺:“这个取蜜时就不用将整个巢脾割下来,对蜂群的干扰较小。”
王芝兰没说什么季节变化调整格子数量来保温和散热的作用,这个后面她还要摸索。
如今不过是想着要是能养成,就不用每年去诱蜂,也能给家里多添点甜味,蜂蜜更是珍贵的食品和药材,能有些进项最好。
说到甜味,王芝兰又想到如今市面上的红糖和白糖价格差距,无奈于技术只能望洋兴叹。
黄泥水淋法制白糖只存在古籍中,到王芝兰上一世死前也没见有人复刻出来,即使现在有谁家会,那也是不传之秘。
这条挣钱的法子,直接从王芝兰脑中划去。
夜间,再度将周晓兰哄睡着,王芝兰便闪身进了空间,开始了黑土地的开垦大业。
稀奇的是这地上杂草虽多,但清理起来却很是方便,耙子搂过的地方,杂草连根一起被带走,轻松得王芝兰都有点不敢相信。
五亩不到的地,半个时辰不到便清理出约一亩的大小。
将地块清理出来后,王芝兰又发现了不同之处,这里的土壤松软,并不需要自已犁地翻土。
心中决定明天便将这块地修整成水田,再挖一条水渠,将河水引过来,早些育苗,再栽种一些经济作物好换些银钱。
家里这些土地每年的产出,加上其他木工、织布、绣活等产生的收益,也不过是让一家人一日三餐吃个饱。
有些盈余也不敢多花,毕竟要留些银子傍身。
如今有了这空间,一家人倒是能吃饱。
王芝兰满足的闭上眼睛,轻轻搂过香香软软的小闺女。
玉田村那条不知名的河流由玉峰山和更远地方的山涧溪流缓缓汇聚,绕过玉峰山的西南角,沿着玉田村人俗称西山的东边山脚一路向南流去。
途经玉田村、双河村与上河村的交界,分叉成两股流向不同的方向。
其中向西南流淌的河道便成了双河村与上河村的分界,两村隔河相望。
此时上河村的贾家,一场大家庭会议刚刚结束,贾老二满脸怒容的走进东厢房,进门前还狠狠瞪了眼对门的方向。
张寡妇缩在西厢房南屋的窗后,并不严密的窗体透过丝丝寒风,春寒料峭,夜凉如水,犹如张寡妇此时的内心。
一双怨毒的眼睛透过窗户缝隙,死死盯着贾家的几间房。
(http://qutxt.com/book/BC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