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粥,王芝兰便感觉自已身上暖了起来,也有了些许力气,想要下床走两步,可惜被赶回来的周成明给制止。
“邹大夫说您这几天要好好躺着,您有事就吩咐我们。”周成明回来后就将药包给了吴桂芳,还没来得及吃饭便看到他娘想下地。
王芝兰见周成明回来,忙问道:“你外公的药送过去没,他老人家怎样了?”
刚才让二儿子周成丰去看过说没事,她这才放下些心,但还是忍不住再问一句。
“外公没事,和您一样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周成明知道他娘会问,送药的时候又问了一遍。
王芝兰听过心中又安了些许,便让大儿先去吃饭。
房间里没了人,王芝兰努力回忆了一下,自已两年后重生回来时她爹还活得好好的,而且重生前他爹并没有这一遭大病的。
而上辈子自已刚动笔一章的小说,开局就是自已这个三婶救了周盼娣而身亡。
那是两年后的事,之后的事根本还没来得及交代描写。
并且自已就是个工具人身份的龙套,她爹娘的情况更是没有在大纲中提及。
至于自已几个儿女作为背景板配角的存在,整理大纲时还真没想那么多,打算后期完善来着。
即便如此,这也不妨碍王芝兰猜测是娘家出了什么变故。
不然就她和父亲兄弟的关系,家里两个童生,胞弟王玉树更是今年就会考中秀才的,不可能在自已死后对自已的儿女不管不顾。
王芝兰思索间,吴桂芳也将药熬好给她端了进来。
喝过药,王芝兰便让家里几个人孩子全部进来。
有些话还是要提前说清楚,总不能让大儿媳妇在外听流言蜚语,在家里还要受到异样的眼光。
“人生老病死是天命,外面那些人不积口德,死后下蒸笼地狱我管不着,桂芳是我亲自挑选的儿媳妇,嫁进咱们家就是一家人,谁要是对她有意见,那就是觉得我这个当娘的不好。”
王芝兰也没那么多道理和他们讲,这时代一个孝字能顶很多事。
作为家里食物链的顶端,王芝兰直接打个直球,先将几个儿女对吴桂芳的芥蒂给压下去。
任谁小小年纪死了爹,外面还流传着风言风语都会受到影响,王芝兰不怪几个儿女对此有什么想法。
外面那些等她把身体养好再说,攘外必先安内,只要家里人心不散,不管外面狂风大作也动不了他们分毫。
“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此谓明哲。那些无稽之谈我们不会放在心上。”听到王芝兰的话,周成丰发表了自已的看法。
最小的周晓兰也摇头表示自已的态度,哪怕她听得不太明白。
她这些天也一直跟在王芝兰和周晓梅身边,两人自然不会让她听这些碎嘴子。
这些流言她没听到多少,对她的影响最小,但她人小却能感受到家里这几天的气氛变化,这时更是跑到吴桂芳身边让她抱。
吴桂芳心中温暖,眼泪已经流了下来。
在这个自已亲爹都放弃自已的时候,婆婆肯宽慰支持自已,让她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她原本也不是娇弱的性子,实在是这些天外界对她的恶意评论太多。
还有那个陈阿花,在没人的时候和自已说的那些贬低自已的话,说自已拖累了丈夫,根本不配做周家媳妇。
“不哭,”周晓兰两条毛茸茸的眉毛揪在一起,抬起手用袖子轻轻的给吴桂芳擦掉眼泪。
周成明犹豫一下,还是轻轻拍了拍吴桂芳的肩膀,以作安慰。
见几个儿女至少表面上态度没问题,王芝兰便让大家回去午休一会儿。
她也没指望一次性,靠着三两句话就能抹除心中的那个印子。
人都惯会把错误和自已的不幸归到其他人或事上,从而让自已轻松起来。
她一直奉行的就是日久见人心,关系是处出来的。
周成明几人离开后,周成丰期期艾艾的留了下来。
王芝兰正准备喊周晓兰自已上来躺一会儿,就见到二儿子似乎有话说,心里明白他要说什么。
重生前的那回也有这么一次谈话,只是场景有所不同。
“成丰,你好好读书,家里的事不用你担心,咱们家能不能更进一步,都在你身上。”
王芝兰对周成丰是有信心的,不管是她爹还是乡塾的赵夫子,都说他今年考中童生机会很大,可惜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只能再等三年。
想到大纲里没有这个女主堂哥的情况,估计又是两年后,自已离世出了什么变故。
不对,自已回来前成丰跟在自已胞弟王玉树身边学习的,准备参加次年的府试,难道是儿子和弟弟在外出了什么事?
想到这里,王芝兰恨自已上一世怎么没把大纲做的细一些,现在两眼一抹黑的,心都揪了了起来。
周成丰眼中还是有所犹豫:“娘,我跟着外公学也是一样的。”
“不一样,今年的机会错过了,那就三年后直接考个秀才举人回来。”王芝兰用肯定的眼神看着周成丰的眼睛。
镇上乡塾的赵先生是秀才,也是她爹的好友,她爹说学问比自已好,家里几个孩子开蒙后便是跟着赵先生进学几年。
这次王芝兰直接给周成丰定了一个目标,重生前那次虽然也没同意二儿子从镇上乡塾退学,但并没有给他定目标和压力。
如今自已回来,又觉醒了上一世的记忆,高目标高牵引的策略得用在周成丰身上,激发一下这孩子的斗志。
王芝兰以前甚至想送二儿子去青崖县里的学堂,乃至府城的书院,可惜家里经济不允许,她得留着防身的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周有根死后,她要再供周成丰读三年玉峰镇的乡塾,毕竟她的目标不是周成明考个童生回来就行,至少得是个秀才甚至举人。
等八月暑退小儿子也该入学,又是一笔开支,要知道她几个儿子这些年跟着她爹启蒙,学费束脩她爹都贴补回了她这个女儿。
仅靠家里的土地产出不过是温饱,再供一个读书人也得看老天爷心情。
大儿子周成明虽然在镇上做工,但她早先和周有根便定下了,儿子们婚后工钱上交一半。
她不可能做出压榨大儿添补两个小儿子的事,这不是长久兴旺之道。
另外大女儿三年后及笄,也需要预备嫁妆,哪怕她不会这么早将女儿嫁出去。
周成丰感受到他娘的认真,心中做下决定,眼中的犹豫消失,再次看向王芝兰的时候眼中满是坚定。
“儿一定不辜负娘的期望,和大哥一起撑起这个家。”
王芝兰看到周成丰眼中的坚定和斗志,心中满意,虽然丈夫人走了,但留下的几个儿女都很好。
只要孝期一过,周成丰能一次考中秀才,哪怕后面家里无力支撑他考举人进士,也还有别的路子能走。
何况她现在脑中多出了许多知识技能,就算是用最笨的方法把这些知识一次性打包卖掉,也能供他考下去。
母子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周成丰才离开,期间周晓兰就乖乖的靠在王芝兰身边。
(http://qutxt.com/book/BC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