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接过报告,眉头微微皱起。
在这个炎国的空空导弹技术还十分落后,尤其是制导系统和推进系统方面,几乎完全依赖仿制苏联的技术。而他现在要设计的这款导弹,远远超出了现有的技术水平。
“制导系统是关键,”李平安思索着,“我们必须要设计一款能够在极高空、极高速度下精准锁定目标的制导系统,而且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他指了指桌上的设计图,继续说道:“这款导弹必须具备自主寻的能力。我们不能依赖地面雷达站或飞机上的持续引导,必须让它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几名工程师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流露出几分担忧和不解。自主寻的系统?那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技术,连漂亮国和毛子也只有少数几款导弹具备这种能力,如何在短时间内搞出来?
李平安似乎看出了他们的顾虑,沉声道:“我知道这很难,尤其是对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说,但我们别无选择。敌国的侦察机每天都在我们的上空肆无忌惮,如果我们只能看着它们飞来飞去,这对国家的安全是极大的威胁。”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扫过每一位工程师:“我们必须做出突破。”
推进系统的挑战
李平安接着转向另一个问题——推进系统。要让截击机的导弹具备足够的速度,传统的固体燃料推进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导弹必须在短时间内达到甚至超过三倍音速,才能追上那些高速、高空飞行的敌机。
“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固液混合推进技术。”李平安拿起笔,在图纸上画出推进系统的构想,“以固体燃料为主,但在中后段飞行时注入液体燃料,增加推力,提升导弹的飞行速度。”
他指着导弹尾部的喷嘴设计,继续解释:“这种喷嘴设计能够在高空低压环境下保持最佳的燃烧效率,确保导弹在极高速度下依然具有足够的推力。”
几名工程师围在设计图前,仔细听着李平安的讲解。虽然这些概念对他们来说有些陌生,但李平安的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且他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掌握和精确的计算让人无法怀疑他的能力。
“平安同志,”一位年长的工程师忍不住说道,“这种固液混合推进系统听起来很先进,但我们的材料能支持这种高温高压的燃烧环境吗?如果推进系统在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导弹可能会直接炸裂。”
李平安点了点头,早已预料到这个问题。他从一旁的文件夹中抽出一份材料清单,递给那位工程师:“我已经为导弹的推进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耐高温复合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承受极高的温度,不会因为燃烧不均匀而导致结构损坏。”
工程师接过材料清单,仔细端详了片刻,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这个材料……确实有可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李平安继续说道:“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导弹的中后段飞行时,使用一种特殊的冷却系统,利用液体燃料的低温特性来降低发动机内部的温度,从而延长导弹的使用寿命。”
在场的几位工程师纷纷点头,尽管这个想法超前且复杂,但李平安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周密的考虑,让他们对这款导弹的成功产生了更多信心。
制导系统的突破
接下来,李平安带领团队进入了制导系统的研发阶段。制导系统是整个导弹的“眼睛”,它决定了导弹能否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精准锁定并摧毁敌方目标。
“我们要设计一种多模制导系统,不仅仅依赖雷达制导,还要结合红外制导和被动雷达制导。”李平安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框架,“通过这种多模制导系统,即便敌方侦察机采用了复杂的电子对抗手段,也无法完全躲避我们的导弹。”
他指着白板上的框图,继续解释:“雷达制导负责远程锁定目标,提供初始弹道信息,而红外制导则在导弹接近目标时进行精确的末段引导,确保无论敌方如何机动,导弹都能跟踪到目标的红外特征。而被动雷达制导可以在敌方开启雷达或通讯设备时,自动锁定信号源,进行精准打击。”
“这样一来,即使敌方使用电子干扰设备,导弹依然能够通过多种手段找到目标。”李平安说完,转头看向几位负责电子系统的工程师。
“这……多模制导系统的复杂度太高了。”一名工程师忍不住说道,“我们现在的雷达技术还不够先进,如何实现多模制导?”
李平安点了点头,脸色沉静:“我知道这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从简单的系统开始,逐步完善。首先,我们要确保雷达和红外制导系统能够协同工作,之后再考虑加入被动雷达制导。”
他走到桌前,拿起几块刚刚组装好的电子元件,继续说道:“我会亲自负责制导系统的核心算法设计,尤其是弹道计算部分。这套算法必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的捕捉、锁定和弹道修正,确保导弹能够在接近目标时进行自适应调整。”
几名电子工程师纷纷点头,尽管他们知道这项任务极具挑战,但李平安的技术实力已经在之前的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他们对他的能力充满信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平安几乎没有离开过实验室。他亲自编写制导系统的核心代码,调试每一个传感器和雷达模块,确保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实时捕捉到目标的信息,并进行精准的弹道修正。
导弹测试的关键时刻
经过数周的紧张研发,李平安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第一枚空空导弹的原型制造。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环节——实弹测试。
测试场地位于一个偏远的军事基地,周围是连绵的山脉和空旷的平原,正是进行高空导弹测试的绝佳场地。几辆卡车载着测试设备和导弹原型缓缓驶入测试场,技术员们迅速开始搭建测试平台。
李平安站在指挥台上,目光深邃地望着远处的靶机。这是一架模拟敌方侦察机的无人靶机,它将在极高的空中飞行,模拟真实的拦截场景。
“平安同志,一切准备就绪。”一名技术员走了过来,向李平安报告。
李平安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远处的天际,随后下令:“启动靶机,导弹准备发射。”
随着一声令下,远处的靶机开始加速,迅速爬升到高空。与此同时,导弹的发射台也开始进入倒计时。
“导弹发射倒计时,十、九、八……”
李平安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猎歼系统的雷达已经锁定了靶机,导弹的弹道计算完成。
“发射!”李平安果断下令。
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导弹从发射台上呼啸而出,拖着一道长长的尾焰,直奔高空的靶机而去。导弹的速度极快,短短几秒钟便突破了音障,形成了清晰的音爆圈。
几秒钟后,导弹的雷达制导系统自动接管,锁定了靶机的位置。屏幕上的数据飞速滚动,导弹的弹道在不断调整,逐渐逼近目标。
“距离目标500米……200米……50米……”
“命中!”技术员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喜悦。
远处的天空中,一团巨大的火光炸开,靶机瞬间被撕裂成了无数碎片,散落在空中。
“成功了!”技术员们纷纷欢呼起来,整个测试场地瞬间沸腾。
李平安站在指挥台上,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微笑。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优化工作要做,但这次导弹测试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他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
“这款空空导弹,将会成为我们的空中利剑。”李平安低声自语,目光坚定地望向远处的天空。
李平安站在工厂的中央,周围的工人们正围绕着那台刚刚组装完成的超高速截击机忙碌着。
经过数月的努力,这架战斗机的雏形终于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金属味和机油味,焊接的火花时不时从某个角落闪烁而出,映照在每一位工人的脸上。
这是一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战机——李平安心中无比清楚这一点。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深知这款超高速截击机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追逐敌国的U2侦察机,更是为了打破那个年代炎国在航空领域的技术桎梏。每一个零件、每一处设计,都是他夜以继日思考后的成果。
“平安同志,这边的主引擎已经组装完毕,接下来要进行调试。”一名技术员满脸激动地走过来汇报,虽然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期待。
“很好。”李平安点点头,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笑意。他知道,大家已经辛苦了太久,这架战斗机的完成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大家心血的凝结。
他走到引擎旁,伸出手轻轻摸了摸那台巨大的双轴涡轮风扇发动机。冰冷的金属触感从指尖传递到心里,让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这台发动机,将会是这架战斗机的“心脏”,它将推动这架钢铁巨兽在天空中以两倍音速冲刺,直追敌国的侦察机。
“启动引擎,进行初步测试。”李平安冷静地下达命令。
(http://qutxt.com/book/DDNP.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