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鲁花赤根本不可能坚持太长时间,哪怕他愿意,他的部下都不愿意。
到最后,他还是只能走,不可能留下。
陈轩点头:“你说得对,但可能有意外发生!”
“迄今为止,乾国仅有达鲁花赤这路出来!布松作为皇帝,为何到此刻还没有动静?”
“我认为,我们不能被动等待,谁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我要带人出去,寻机和达鲁花赤决战,敦促他退军。”
“我们人少,只能用奔波劳碌来代替人数劣势!京城需要老将军坐镇!这几万武襄军,都是军中精锐,老将军慎重使用。”
女帝跟着说:“老将军请放心,朝廷之中不会有人对老将军说三道四。”
以前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很多将领能取得胜利,但朝廷中难免议论纷纷,武将们莫名其妙背上罪名,这是重文轻武带来的恶劣后果。
杨澜这么说,是要给卫震一颗定心丸。
卫震果然再无其他疑虑,痛快接下这个任务,但如何使用,他还是心里没底。
跟着操练一段时间,他算是彻底了解这支队伍,心里放心不少。
陈轩曾告诉他,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做的,不仅是袭扰,而是充分发挥四句话,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卫震是一个老将军,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战术。
起初他认为,陈轩这话没有什么道理,毕竟敌进我退好理解,敌驻我扰怎么理解?
古代行军是非常困难的事儿,光是追击敌人已够累人,还要敌驻我扰,这怎么可能?
然后,卫震又发现,陈轩对军队的理解,和他们对军队的理解完全不同。
在卫震心中,军队其实是一个工具,该拿起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放在一边。
但,根据武襄军参谋部的意见,能和达鲁花赤打上一场。
卫震心说,我是一个打仗多年的老将军,难道还不如你们这群娃娃吗?
但,他不能驳斥参谋部的面子。
卫震仔细观察过这个军队的结构。
参谋部几乎等同于大脑,连将军都成为可有可无的执行者。
这么说虽有些绝对,但一点都不夸张。
卫震叫参谋部给出来一份战术方略。
过几日,参谋部拿出来厚厚一本书和薄薄几页纸。
这两者都是同一种东西,厚的是详细战术,薄的是总结归纳。
这份提议的细致,叫人震惊,连后勤都统一安排好,什么时候该去送什么东西,哪支队伍该怎么做,全都列好。
按这个方略执行,不会出大错,哪怕不能取胜,都不至于大败。
卫震叫人试一下。
果然,那场战斗达鲁花赤吃大亏。
卫震才彻底放心。
他觉得甚至都不用指挥。
随后,卫震发现,参谋部的作用好像不仅是战场指导,而是有其他大用途。
参谋部是这支军队的兜底,有参谋部在,很多战术都能完美执行,但在战略层面,参谋部还是差很多。
这时,为将的作用体现出来,他们才是真正的大脑,决定努力方向。
比如这回,线报很快接到消息,达鲁花赤带着人跑了,方向向南。
参谋部产生分歧,意见不统一,卫震一锤定音,追!
达鲁花赤撤退,京城没有威胁,依靠御林军已完全可以防御,必须追。
至于如何追?怎么追?那是参谋部要考虑的东西。
根据情报线索,参谋部很快准备好一份方略。
简单来说,根据参谋部预测,他们若要追,可以在三天内追上达鲁花赤,但达鲁花赤很可能会有兵马断后。
还有,追上去他们,若强行攻打,会损失惨重。
最好的办法,是赶去下一个地方,提前设伏,伏击达鲁花赤。
他们把战场设在白云荡。
荡这种玩意儿是北方专属,其实是比较大的沼泽地。
达鲁花赤往南,虽不知道具体是向洛阳还是汴梁。
无论是哪儿,都要经过白云荡。
白云荡里芦苇众多,想办法引诱他们进去,跟他们打上一场,引诱他们进埋伏,一把火烧掉芦苇。
这是一种比较断子绝孙的打法,但卫震非常喜欢。
这个方略这么定下来。
卫震下令,“全军迅速赶路,提前赶到白云荡。”
白云荡距离京城大约有三百多里。
为速度,卫震将军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带着人快走,另外一部分跟随民夫粮草一起过去。
卫震年纪大,多年的征战,让他上马以后心潮澎湃。
他转头看去,见到数不清的士卒,犹如枯树一样,直直立着。
卫震心中暗道,陈轩果然厉害,才几年时间,已把御林军中调教成这样。
正因有他们,大奉国才有希望啊。
卫震擦掉脸上的雪渣子,低声吩咐:“出发。”
他插旗,带着人,这么出门。
卫震的军队,行军非常快。
由于不是每个人都有坐骑,很多人都是走路。
夜晚,他们到天色完全黑透才休息,早上又早早起来出发。
寒风和刀子一样,叫人很不痛快。
这一路上,他们不能走大道,必须绕远路,为能提前抵达,中午吃饭时间只有短短半个时辰,无人叫苦叫累。
过几日,他们抵达战场。
跑这么远的路,卫震已非常疲惫,但他事必躬亲,跟着几个参谋部的人,前去查看战场地形,把这儿的山川河流全部记在胸中。
参谋部的做法比较奇特,他们拿出来各种工具,开始制图。
制图在从前虽说很重要,但毕竟还没有上升到理论。
卫震却亲眼看到,他们是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绘制出局部的详细地图。
参谋部的人,大多数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沉稳,不爱说话,这可能是参谋部参谋需要的共同特质。
(http://qutxt.com/book/DFWH.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