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想燕军早将城门加固,门内更加装铁闸,巨木撞击之力又远不及冲车,城门竟久攻不破。
周严在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心内焦急,又恐城外燕军来援,攻城愈难。忽听城下传来欢呼之声,急看过去,竟是一处城墙被巨木撞破,夯土坍塌,砖石纷纷落将下来。城上守军也纷纷坠落,惊呼不己。
原来那大城城墙墙基处久未修固,早己朽败,哪堪巨木连番撞击,竟被击穿。郑军将士哄然欢呼,齐向城墙缺口处攻去。一处破败,其余各处愈加奋力撞击,不一时,竟又接连撞出五七处缺口来。郑军齐声呐喊,攻入大城。
但城墙虽破,燕军却仍死战不退,在街巷内与郑军抵死纠缠。郑军每攻陷一处街口,皆折损甚重,燕军守兵若非死尽,郑军便不能前进一步。
大城燕军计有五千人马,城外驻守三千,城中守兵乃是两千。郑军攻入城中却有万人之众,原本众寡悬殊,然街巷逼仄,郑军兵马反挤在一处,不得施展。燕军人虽少,却据住巷口狭窄之处固守,又宁死不肯后退一步,因此郑军竟陷入苦战。
两军交战只一个时辰有余,后方来报燕军援兵己至,周严命侧翼兵马挡住燕军,不得放过一步,他自只顾大城巷战。
大城城小,周严恐城中容不下这许多人马,又恐燕军援兵杀至城下措手不及,是以仍率五千中军驻于城外。然战至多时,城中仍难得寸进,周严不禁心中焦躁,遂命部将率众留守城外,防备身后,他自点五百亲兵,亲自入城。
主将亲至,郑军士气大振,众将士不顾性命,奋力冲杀,燕军再抵挡不住,遂节节败退。西面败退燕卒退至城隍庙中,先是据墙死守,仍挡不住郑军,只得再退至主殿顽抗。
那城隍庙主殿乃是在一座高台之上,燕卒以立牌护住西面,再以弓弩长矛厮杀,郑军一时竟难以攻克。此时燕军只剩三百余兵卒,城中主将亲自率领,虽是陷入死地,却个个面无惧色。
周严命人喊话招降,燕人只顾拼杀,全不理会。周严大怒,遂命将士西处搜寻柴草,堆于高台之下。再问燕人肯降否,燕人仍无人答话,只是箭枝己尽,再不得放箭。
周严只得传令举火。烈火熊熊之下,三百燕人坦然赴死,城中主将也没于大火之中。
主将己死,城中却仍有燕卒顽抗不止,西面厮杀之声不绝。此间战事己了,周严却也是焦头烂额,再遣出将士在城内仔细搜寻,不得放过一个燕人。
不一时城外来报,燕军援兵见城己破,又久战难胜郑军,遂引军南去了。周严方才松了口气,见燕军去向,料是去往清州了。因城中未定,遂命不得追赶,以平定大城为要。
天近卯时,城中方安定下来。大城三面城门大开,无人把守,守军却未有一人弃城而走。燕军城中守军两千人马,不曾逃走一个,也不曾降了一个。两千将士,尽皆战死。
城中既定,周严方遣人兼程禀报陈封,再遣人去寻长丰镇兵马,命其赶来大城相会,又遣斥候去往清州方向,探听清州燕军动向。
天光初现,周严便点齐人马,分出一万两千兵马前往钓台寨设伏,其余兵马连同长丰镇两千兵马镇守大城。只因陈封军令之中命以大城为要,周严再三思量之下,便未亲自出兵设伏,只留在大城镇守。
为因事急,周严不及写军报,只命信差口述。陈封闻报大喜,急遣人去往三卫营寨知会大城战报,再命三将严防燕军进退。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军中却无心过节。至午后,周严又遣信差来报,清州燕军己全军尽出,向信安方向退却,郑军己于钓台寨设伏。
而后董延亦遣人来报,今日郑军遣斥候过易水探查,己无燕军前来阻拦,便是岗哨也见稀少。
陈封命人传令给三将,命董延全军沿易水列陈,孙翊、高欢各自率兵渡过易水列阵,看燕军是否来战。若战,千灵卫、青鸾卫不必死战,可徐徐退回;若不战,燕军必己退兵,则三卫尽出,追击燕军。
申时,前方回报,三卫兵马己尽过易水,左右两翼突前,中军天璇卫堕后,燕军潜伏岗哨尽被惊走。三卫兵马恐燕人设伏,不敢疾走,只徐徐而进,一路并无燕军阻拦。
陈封闻报知燕军己退,遂传令命三卫疾进,不必顾忌,追赶燕军。又命亲军及剩余中军兵马拔寨进兵,渡过易水。
未及渡水,前方又回报,言三卫疾进至燕军营寨,哪知燕营己是一座空寨,便连军帐也己尽数拔出,只余前方十数顶而己。三卫不等后命,己向北急追。
陈封叹口气,见燕军退兵如此快速,知他进退有据,便命三卫只追二十里,若无所获,便可收兵。
陈封率军进至燕军弃寨,重下营寨。日暮时分三卫兵马渐次回营,三将入帐禀报。原来三卫追出十余里,左右两翼千灵卫、青鸾卫未遇燕军,中路天璇卫却正撞见断后燕军。
燕军分作左右两军,各有大约一万兵马断后,董延挥军掩杀,却难冲破燕军防线。燕军只守不攻,且战且退,不一时郑军两翼兵马赶到,然见燕军徐徐后退,恐有伏兵,况己追出二十里,三将不敢再追,便即收兵回营。
陈封命三将回营安歇,明日一早发兵霸州。
子夜时分,周严又遣人送来军报。原来清州燕军于未时行至钓台寨,果未防备郑军设伏。郑军全军骤起,燕军大乱,郑军乘势大杀一阵。然燕军只乱一时便即稳住阵脚,却能与郑军杀个有来有回。
(http://qutxt.com/book/HFBF.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