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局限于四九城这一个地方。”
“这里的人口就这么多,削皮刀作为一种可以使用多年的工具,并不是易耗品。”
“更何况,不是每个家庭都会购买。”
“即使四九城只有我们一家削皮刀厂,假设每十个人中有一个买一把削皮刀,也不过销售几十万把而已。”
“如果我们能将其推向全国,哪怕是扩大到几个临近省份,”
“销售量就会变成巨大的数字。”
“目前,全国各地的目光都集中在京都。许多外地来的采购员正在四九城各大百货店中游走寻找新颖且有用的商品。”
“一旦他们找到合适的产品,肯定会有兴趣立即采购大量货物回乡。这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针对这批客户,在每一个削皮刀的把手位置,我安排加盖了我们的厂名钢印。外地采购员拿到样品后,如需大批量采购的话,大概率还是会继续与我们合作采购。”
“这是一种解决之道,但的确存在一定风险。”
“我们不清楚削皮刀市场的最终需求。倘若销量不乐观、生产和存储过多将可能形成物资浪费。但是我认为问题不大。”
“先库存几万把削皮刀作为尝试,即便无法迅速售出,也可以随时间慢慢卖出去。毕竟它们不会像食物一样容易变质。”
“即使只能卖出一半,也意味着至少收支平衡;如果市场被我们顺利抢占,其收益更不可同日而语。””
听到李怀山这样说,
杨厂长和李卫民的眼睛瞬间发亮。
在这个年代拥有这种市场思维的人还不多,类似现在常见的预售或者制造稀缺感的做法还未盛行。不过稍微琢磨一下,
他们都认为这个观点是合理的。
削皮刀的成本很低廉——主要由铁板成本加上一些人力及电费,生产每一把成本远低于一毛钱。
因此即便是存五万多把的成本也仅仅是几千元,并不是难以负担的问题。
此时,老百姓手中缺乏的是现钞,而国家企业并不短缺流动资金。相反这些企业急需的是物质补充来满足生产需求。
一旦生产恢复正常状态,不少工厂每年都有数十万元招待费等固定费用。如此看来几千块钱简直不值一提。然而按照李怀山所说,假如能够提前储备,未来占领大多数市场份额所带来的回报将是完全不同的状况。
于是,两位负责人目光交接了一下,
马上做出决策——
立刻进行备库准备。
其他事暂且不说。
首先要确保存有5万把削皮刀以供需要。
但是现在厂里只有一台冲压机器,在工人技术熟练的情况下一天顶多产1000余把。要达到库存要求大约需要超过一个月时间。这样长的时间周期对杨厂长而言也是种考验。
他决定从北城区借调一台闲置冲压设备过来临时增加产能。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速度还能缩短一半的工作天数至14天左右。
显然这方案是可接受并且快速见效的选择。
不过,这种事情涉及厂里的战略决策,自然不会随便透露给不相干的人。
没过几天,厂里开始流传一个消息:“削皮刀厂似乎走下坡路了。” 传言称,“他们生产的一种叫削皮刀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 不少人心生疑虑也属正常,因为前不久厂方广播宣布成立削皮刀厂时,大家就满怀期待地在旁观战。而一些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称,削皮刀厂已经开始大量生产和库存积压。因此产生了这样的猜测也在情理之中。
这三年来,有关厂子命运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直到一天中午,许大茂溜达到食堂后厨,也听到后厨工作人员正议论纷纷。
“你看,”傻柱得意地说,“我早说过这事。李怀山玩小聪明根本行不通!他这下终于原形毕露了。”
有人继续评论说:
“那削皮刀其实没什么用。”
但后厨的其他人并未积极响应这个观点。那些亲眼见证杨厂长测试削皮刀效率的人都知道,那把刀确实很高效。不过,现在看到傻柱再次否定李怀山和削皮刀,不少人心里也泛起复杂的情绪。
正在这时,刚走进来的许大茂听到了傻柱的话,冷冷地说:
“你这人真够狭隘的。李怀山是比你能干。人家成功你也得看不上眼吗?你的胸怀实在太小。”
傻柱不爽起来,回应说:
“你知道什么!你以为讨好李怀山对你有用处吗?”
接着又说:
“你的烦恼是媳妇无法生育,难道让李怀山来帮你生孩子吗?”
这番话说得毫无忌讳,惹怒了心有怨恨的许大茂。
许大茂暗自发火:
“我还是比你好。”
然后讽刺道: “整个院子里谁不知道你成天追着贾家那个寡妇秦淮茹,自已想的那些小心思别以为大家不懂。” 并补充道:
“你还天天想跟上张大哥,结果他才去世,你立刻觊觎上了他老婆。”
“只不过啊,别人根本不理睬你的这些心思!”
许大茂冷笑道。“你就这点出息,每天厚着脸皮凑近他们,人家未必会领你这份‘好意’!”
这次对话,虽然充满尖锐和个人攻击,但却暴露了不少内心矛盾和真实的人际关系状态。
许大茂还想继续诉苦。在一旁,傻柱实在听不下去了,一脚踹向许大茂,口中骂道:“你个老不修,今天非得好好治治你,看你敢不敢再乱嚼舌根!”
旁边的人见状连忙拉住傻柱,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趁这个机会,许大茂赶紧溜走了。
许大茂虽然只被踹了一脚,并未受伤,但在地上滚了几圈后,身上沾满泥水,显得十分狼狈。刚走出食堂,正巧遇到从旁边经过的李怀山。
看到许大茂这般模样,李怀山笑道:“许大茂,你这又是怎么搞得一身脏?是不是又被傻柱给教训了?”接着又补充说,“你这都已经被收拾几次了,怎么还是不长记性啊?真是没招。”
许大茂心情本来就差,听了李怀山的调侃更是一肚子火气,他反驳道:“你还好意思说我呢,我挨揍还不是因为你。”
原来,是傻柱在厨房里数落李怀山,许大茂忍不住说了几句公道话,才惹来这一顿拳脚之灾。他又补充解释,自已不是被打倒,只是不小心滑倒。
意识到自已在李怀山面前告状不会有什么效果,许大茂转移话题靠近李怀山,压低声音说:“怀山,之前你说的情况我已经去查过了。正如你说的一样,医生说我这病没法治,以后的日子也就这样了。”
(http://qutxt.com/book/HLA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