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新生

小说: 求子记   作者:一只筆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求子记 http://qutxt.com/book/JH82.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上集说到,经过十月怀胎,王玲突然觉得肚子痛,张桂花看到这种情况,猜测是王玲快要生了,她赶紧去叫了接生婆过来,谁知道王玲的第一胎碰到难产。

这一集讲到,王玲正躺在床上,喝下了一大碗白糖水,一下子好像恢复了体力。她按照接生婆的指引,用尽全身最后一阵力气,向下身出力。

接生婆一边帮忙一边说,你现在生第一胎就是难一点的了,以后生第二胎就容易得多了。王玲听着接生婆这样说,心想我现在生不如死,生孩子这么痛苦,还要我生第二胎。

接生婆不停地对着王玲叫:出力!再出大点力!快出来了!王玲上午吃的两个大肉包子和一个鸡蛋,所有力气早己用完了,好在刚才喝了一大碗白糖水,要不然哪有力气出啊。

随着王玲最后一次用了大力气冲向,只见她的一下子裂开一个大口,同时她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

王玲仰躺在床上,汗水浸透了身下的褥子。晨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扭曲得像条挣扎的鱼。接生婆的手掌按在她隆起的腹部,粗糙的掌纹像极了田埂上的沟壑。

"使劲!"接生婆的声音尖利得像划破黎明的鸡鸣。王玲咬紧牙关,指甲在床板上抓出几道深深的沟痕。

"快要看到头了!"接生婆的声音里带着兴奋。王玲感觉一阵撕裂般的疼痛,仿佛有把钝刀在体内搅动。她尖叫一声,声音惊飞了檐下的燕子。接生婆的手掌沾满了血污,像极了晒谷场上堆起的谷堆。

"再使把劲!"接生婆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王玲弓起身子,感觉有热流从体内涌出。

接生婆的手掌探进去,像极了在田里拔萝卜的农夫。王玲疼得眼前发黑,恍惚间看见供桌上的送子观音,瓷像嘴角那抹慈悲的笑突然变得刺眼。

王玲躺在床上,正在按照接生婆的指引,出尽力气,想尽快把孩子生下来,但是这孩子似在与母亲王玲作对,就是怎么样也还不肯出来。

这个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这雨越下越大,雨滴劈劈啪啪地拍打着窗户,好像是为婴儿的出生作伴奏一样。

王玲躺在吱呀作响的木床上,汗水浸透了身下的粗布床单。她的手指紧紧攥着床沿,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接生婆粗糙的手掌时不时地按在她高高隆起的腹部,声音沙哑却坚定:"再使把劲儿,孩子就快出来了!"

"我...我快不行了..."王玲的声音细若游丝,她的嘴唇干裂,脸色苍白如纸。分娩己经持续了六个小时,她的体力几乎耗尽。屋外,雨点敲打着茅草屋顶,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为了她能够分散注意力,而减轻些痛苦。

作为王玲的婆婆张桂花,也一刻没有闲着,她用湿布擦拭着儿媳额头的汗水,眼中满是担忧。"玲儿,再坚持一下,为了孩子。"她的声音颤抖着,既是对儿媳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安慰。

王玲再一次咬紧牙关,再一次用力。腹部的剧痛如潮水般涌来,她感觉自己的骨盆要被撕裂开来。但无论她如何努力,这时候的孩子就是不肯降临人世。

"这孩子怎么这么倔..."接生婆皱起眉头,她接生了三十年,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屋内的煤油灯忽明忽暗,将三个女人的影子拉长投在土墙上,如同皮影戏中的角色。

就在这僵持的时刻,一道刺眼的亮光突然穿透窗纸,将整个房间照得如同白昼。王玲被这突如其来的光芒刺得闭上了眼睛。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雷鸣从远处滚来,如同天神的怒吼,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老天爷!"张桂花惊呼一声,手中的湿布掉在了地上。

接生婆却突然笑了,皱纹密布的脸上浮现出神秘的表情:"天降异象,必生贵子啊!"

张桂花连忙捡起湿布,声音里既有期待又有不安:"承你贵言,只要玲儿平安生下孩子就好。"

王玲在闪电的余辉中睁开眼睛,她感觉腹中的孩子突然动了一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剧烈。一种奇异的力量从她体内升起,仿佛那道闪电注入了她的身体。她深吸一口气,用尽最后的力气——

"啊——!"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冲破屋顶,与渐弱的雷声交织在一起。

接生婆眼疾手快:"出来了!头出来了!"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张桂花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是在祈祷还是感谢上苍。

王玲感觉身体被掏空了一般,所有的痛苦都在一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以及随之而来的疲惫。她虚弱地抬起眼皮,听见了婴儿嘹亮的啼哭。

"是个带把儿的!"接生婆喜气洋洋地宣布,熟练地用准备好的布巾包裹新生儿,"听听这哭声,多响亮!将来必成大器!"

张桂花己经泪流满面,她颤抖着接过孙子,小心翼翼地抱到王玲面前:"玲儿,看看你的儿子,我的孙子!”

王玲勉强撑起身子,她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眼中却闪烁着奇异的光彩。当她的目光落在那个皱巴巴的小脸上时,泪水无声地滑落。婴儿的脸还泛着红,眼睛紧闭,但小嘴一张一合,好像在与亲人打招呼,又好像在发出不满的抗议。

"他...真好看..."王玲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但她脸上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她伸出颤抖的手指,轻轻触碰婴儿的脸颊,那柔软的触感让她心头一颤。

屋外,雷声己经远去,只剩下淅淅沥沥的雨声。接生婆收拾着产后的狼藉,这时,又一道闪电亮起,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闪电照产房,雷声伴降生,这孩子命格不凡啊..."

张桂花将婴儿放在王玲身边,轻声说:"给他取个名字吧。"

王玲凝视着怀中的小生命,忽然想起那道划破夜空的闪电,还有响彻天穹的响雷,随口说道:"就叫...雷生吧。"她轻声说,"希望他像雷电一样有力量,但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展现。"

婴儿仿佛听懂了一般,突然停止了哭泣,睁开了乌黑的眼睛。那一瞬间,王玲觉得他眼中似乎有电光闪过。

接生婆凑过来看了一眼,惊讶地说:"这孩子生下来就睁眼,我还是头一回见!"她压低声音,"古话说,落地睁眼,非龙即凤,你家雷生将来必有大出息。"

张桂花抹着眼泪,笑着说:"我们庄稼人不求大富大贵,只盼他平安长大。"

王玲没有作声,只是将脸贴近婴儿的小脑袋,深深吸了一口那新生命的味道。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她强撑着不让自己睡去。她怕一闭眼,这美好的一切就会消失。

雨声渐歇,一缕晨光透过窗缝照进来,恰好落在母子两人身上。接生婆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这简陋的土屋比任何金碧辉煌的宫殿都要神圣。

"天亮了。"张桂花轻声说,轻轻拉过被子盖在王玲身上,"睡会儿吧,玲儿。雷生有我看着。"

王玲终于抵挡不住睡意,在闭上眼睛前的最后一刻,她感觉婴儿的小手抓住了她的手指,那力量出奇地大,仿佛在向她承诺什么。

窗外,被雨水洗过的天空湛蓝如洗,一道彩虹横跨天际,如同上天为这个雷电之夜诞生的新生命献上的贺礼。

接生婆看着王玲母子,感叹道:“生个孩子不容易啊。”他的的声音里带着如释重负。

王玲更是感觉如释重负,仿佛有块巨石从胸口移开。婴儿的啼哭声划破晨雾,像极了黎明时分的第一声鸡鸣。接生婆注视着婴儿。称赞说:"带把子的,你们如愿了!"接生婆向陈家表示祝贺。

王玲虚弱地躺在床上,感觉体内的力气像被抽干的井水。接生婆示范着将婴儿裹在襁褓里,像极了包粽子时的动作。王玲看着婴儿皱巴巴的小脸,忽然想起清晨吃的那个鸡蛋,蛋黄的颜色像极了婴儿的皮肤。

张桂花一首守在床边,从听到是个男孩起,就一首喜笑颜开,这时她贴近襁褓,看着小孙子红扑扑的小脸,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嘴里首念叨着:“太好哇,太好哇,张家有后啦!” 王玲虽疲惫不堪,但看着眼前这个小生命,心中也满是欢喜。

这时,张桂花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对旁边的人说:“快去厨房煮些红糖水来,给玲儿补补身子。” 又小心翼翼地把婴儿递给王玲,说道:“玲儿,好好歇歇,以后啊,咱们就好好把这孩子养大。”

王玲轻轻接过孩子,感受着他微弱的体温,疲惫似乎都消散了几分。她看着孩子,眼中满是温柔,轻声说道:“孩子,以后娘会护着你长大。”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室的温馨。而这个新生命的到来,也为这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喜悦。

这时,接生婆向陈家辞别。而一首处于焦急等待中的陈福贵看到了刚刚出生的孙子,终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王玲躺在床上,看着孩子,双眼不禁流出热泪,她在庆幸自己刚刚走过了鬼门关。

张桂花送走了接生婆,看着她的脚步声消失在村口。

这个时候,陈福贵就瘫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汗水浸透了靛蓝布衫,在后背洇出个歪斜的"寿"字。供桌上的长明灯突然爆了个灯花,火苗窜起三寸高,照亮了祖宗牌位上新沾的血指印——是刚才他慌乱中扶桌子时留下的。

西厢房里弥漫着血腥气和艾草香。王玲虚弱地侧过头,看着襁褓中那张紫红的小脸。婴儿突然睁开眼,灰蓝色的瞳孔在煤油灯下像两滴未凝固的松脂——和那夜月光下,那个陌生汉子低头看她时的眼神一模一样。突然,她听见窗外传来"咔嚓"的树枝断裂声,不知是风折的,还是公公陈福贵在砍掉那棵见证过秘密的桃树。

张桂花送走了接生婆后,就忙着去厨房做吃的。过了一会,她端着红糖鸡蛋进来,碗底沉着三颗龙眼大的红枣。她枯瘦的手指突然抚过孙子的耳廓——那里有个胎记,和那晚那个汉子的耳朵形状分毫不差。

张桂花的嘴角抽了抽,最终却扯出个笑:"带把儿的就好。"转身时,她不知是故意还是不小心,踢翻了床边的铜盆,血水泼在墙上,像幅写意的红梅图。

晚上,又见陈有财蹲在院子里磨剪刀,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厢房传来婴儿的啼哭,他突然发现磨刀石上积了一小洼水——不知是夜露还是自己的汗。

当他把剪刀插回针线筐时,听见父亲在堂屋喃喃自语:"得去祖坟烧炷香。"夜风卷着这句话飘过屋顶,惊起一只夜栖的乌鸦,它爪子上似乎还挂着块没舔净的血痂。

深夜,王玲在半梦半醒间,仿佛听到有人在她耳边低语。她猛地睁开眼,却只看到屋内摇曳的烛火。这时,婴儿又啼哭起来,王玲赶紧抱起孩子哄着。

而在院子里,陈福贵依旧坐在太师椅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夜空。突然,一只黑猫从他脚边窜过,他打了个寒颤。张桂花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她走到陈福贵身边,陈福贵对着她说:“一定要对孙子的身世绝对保密。”张桂花听后轻声地回答道:“别想太多了,现在是好好养大孙子才是最重要的。”陈福贵听后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屋内,王玲看着孩子,心中浮起一丝的担忧。她知道,这个孩子的身世一旦被发现,将会给这个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她抱紧孩子,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他。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院子里。陈有财早早地就起来了,他看着院子里的桃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而王玲抱着孩子,站在屋子里,面向门口,望着远方,仿佛在期待着什么。(未完待续)



    (http://qutxt.com/book/JH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求子记 http://qutxt.com/book/JH82.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