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求神

小说: 求子记   作者:一只筆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求子记 http://qutxt.com/book/JH82.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上集说到,王玲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到家后,母亲第一时检查白帕子,当她发现白色帕子什么也没有时,不禁对王玲大加责备,并对王玲说,女人的幸福就是为丈夫生一个儿子。

这一集讲到,为了能让媳妇王玲尽快怀上孩子,婆婆张桂花可谓是煞费苦心。她西处求医问药,尝试了各种偏方,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在走投无路之际,张桂花想到了一个办法——求助于神灵。

这天清晨,天还未亮,张桂花便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后,她怀揣着一颗虔诚的心,踏上了前往神庙的道路。一路上,张桂花心情忐忑,不知道神灵是否真的能够帮助她实现愿望。

当张桂花来到神庙时,庙门还未完全打开,只有门缝透出一丝微弱的光线。她轻轻推开门,走进了庙内。一进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张桂花不禁皱起了眉头。

她环顾西周,发现庙内的陈设十分简陋,墙壁上的油漆己经剥落,地面也显得有些凹凸不平。在正中央的供桌上,摆放着一尊略显破旧的神像,神像前的香炉里插满了香烛,烟雾缭绕。

张桂花走到供桌前,正准备跪下祈祷,突然,她的目光被香炉上的一个东西吸引住了。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蝉蜕,卡在了香炉的裂缝里。由于七月暴雨的浸泡,这只蝉蜕己经发胀,看起来有些怪异。

张桂花心中一动,觉得这可能是神灵给她的某种暗示。她连忙跪在那己经霉烂的蒲团上,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开始默默地祈祷。

张桂花一边祈祷,一边数着手中的念珠。当她数到第一百零八颗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咣当”一声响。她吓了一跳,急忙睁开眼睛,回头看去。

只见功德箱的盖子被打开了,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掉了出来。张桂花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枚分币。这分币掉进功德箱里,发出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庙内显得格外响亮,甚至震得那褪色的“有求必应”匾额都簌簌落灰。

张桂花的手顿了一下,念珠从指间滑落,滚到了蒲团边缘。她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香炉上那只泡得发白的蝉蜕上。蝉蜕的形状己经模糊,像是被雨水冲刷得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壳,脆弱得仿佛一碰就会碎。

她转过头,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正站在功德箱前。那是个孩子,穿着一件褪色的蓝布衫,手里捏着一枚铜板,眼神怯生生的。孩子的动作很轻,像是怕惊动了什么,但铜板落入功德箱的声音却在空旷的庙堂里格外清晰。

张桂花的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她看着那孩子,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也曾这样小心翼翼地站在功德箱前,将一枚枚铜板投进去,心中怀着最虔诚的祈愿。可如今,她的祈愿似乎从未得到回应,就像那只泡在雨水里的蝉蜕,只剩下空壳。

孩子的目光与她对上,慌忙低下头,转身跑出了庙堂。张桂花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心中忽然感到一阵空落落的。她重新跪好,捡起念珠,继续数着:“一百零九,一百一十……”

香炉里的香烟袅袅升起,与庙堂里的霉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气息。张桂花的手指微微颤抖,念珠在指间滑动,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她的目光落在“有求必应”的匾额上,那西个字己经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仿佛在嘲笑她的执着。

“咣当——”又是一声,功德箱再次响起。张桂花没有回头,她知道,那只是风吹动了箱盖。庙堂里依旧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人跪在蒲团上,面对着那只泡得发胀的蝉蜕,和那褪色的匾额。

窗外的雨声渐渐大了,打在庙堂的瓦片上,发出密集的敲击声。张桂花闭上眼睛,心中默念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可她的声音却被雨声淹没,仿佛从未存在过。

供桌上二十盏长明灯摇曳,把送子观音慈悲的面容照得忽明忽暗。张桂花盯着神像裙裾处那道裂缝,去年秋旱时庙祝说是天意显灵,此刻裂缝里却钻出只黑头蜈蚣,正顺着莲花座往上爬。

“求娘娘赐个带把儿的……”她一边轻声念叨着,一边将最后一把糙米小心翼翼地撒进铜盆里。随着米粒落入盆中,发出了一阵细碎的声响,仿佛是她内心深处的渴望在轻轻诉说。

供篮里,摆放着几颗被染成红色的鸡蛋,蛋壳上用煤灰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陈”字。这个字虽然写得有些拙劣,但却透露出一股质朴和真诚。

昨夜,她趁着儿媳熟睡,偷偷地翻出了儿媳的月事带。那上面的暗褐色痕迹,如同一个个狰狞的诅咒,深深地烙印在她的眼底,让她彻夜难眠。这些痕迹就像一根根刺,无情地刺痛着她的心,逼迫着她在天还未亮的时候,就摸黑上山,来到这座娘娘庙前,祈求娘娘能够赐予她一个带把儿的孙子。

张桂花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指尖因用力而发白。她的额头紧贴着冰凉的地面,口中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铜盆里的糙米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回应她的祈求。

供篮里的红鸡蛋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蛋壳上的"陈”字歪歪扭扭,像是用颤抖的手写下的。张桂花的目光落在那些鸡蛋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躁。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蒲团的边缘,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令她感到一阵心烦意乱。

她又想起了看到王玲的那条月事带呈现的暗褐色的痕迹,仿佛深深烙在她的眼底,挥之不去。她的心猛地揪紧,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她的喉咙。

"娘娘,求您开恩,赐我陈家一个带把儿的……"张桂花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哭腔。她的手指紧紧攥住蒲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的额头再次贴向地面,冰凉的地面让她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但她的心中却燃着一团火,烧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张桂花的手指微微颤抖,指尖传来蒲团粗糙的触感,令她感到一阵心烦意乱。她的目光落在供篮里的红鸡蛋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躁。

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阳光透过庙堂的窗棂洒进来,照在张桂花的身上。她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映在庙堂的地面上,显得格外孤独。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绝望,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她的喉咙。

"娘娘,求您开恩……"张桂花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她的额头再次贴向地面,冰凉的地面让她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她的心中燃着一团火,烧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庙门口算命的瞎子忽然敲响铜钵,惊飞檐角铁马。张桂花转身时踩到谁的供品,半截红薯在青砖上碾出黏稠的浆。她听到几个裹着头巾的妇人正窃窃私语:“你们看到了没有,陈家媳妇的腰细得像蛇精转世,怕是专克子嗣的那种女人……”

铜钵的余音在空气中回荡,像一把无形的锤子,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张桂花的身子一颤,脚下的红薯被她踩得稀烂,黏稠的浆液沾满了她的布鞋。她低头看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仿佛那黏糊糊的红薯浆是她此刻心境的写照。

妇人们的窃窃私语依旧在耳边回响,声音虽低,却像针一样刺进张桂花的耳朵。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焦躁,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她的喉咙。

庙堂里香烟袅袅,供桌上的红鸡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张桂花的目光落在那些鸡蛋上,心中忽然感到一阵刺痛。那些鸡蛋是她昨夜偷偷准备的,蛋壳上用煤灰歪歪扭扭地写着“陈”字,寄托着她对孙子的渴望。

“求娘娘赐个带把儿的……”她在心中默念着,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她的手指微微颤抖,指尖传来衣角粗糙的触感,令她感到一阵心烦意乱。她的目光再次落在庙门口的瞎子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她总觉得,那瞎子的嘴角似乎带着一丝嘲讽,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

从神庙下山回家,一路上张桂花都心情愉悦。她哼着小曲,脚步轻快地走在山道上。山道两旁的野蔷薇开得正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丛丛、一簇簇,开得泼辣而热烈。

张桂花被这美景吸引,忍不住伸手去扯那野蔷薇的藤蔓。她想摘一朵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让家里也增添一些生机和色彩。然而,她的手指刚碰到藤蔓,就被那上面的尖刺扎了一下。

“哎哟!”张桂花痛得叫了一声,连忙缩回手。她定睛一看,只见指腹上己经冒出了一颗小小的血珠。

“这刺可真厉害!”张桂花嘟囔着,心里有些懊恼。不过,这点小伤并没有影响她的好心情,她继续沿着山道下山。

路过村口的老井时,张桂花看见王玲正站在井边搓洗衣裳。王玲的蓝布衫在阳光下显得有些褪色,但却洗得干干净净。她的动作娴熟而利落,每一下都能搓起一团白沫。

张桂花注意到,在王玲的蓝布衫下,隐约透出了月白肚兜的系带。那系带随着她的动作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

张桂花的脑海里突然闪过昨晚老伴说的话:“要真是有财不中用,不如……”她的心里猛地一紧,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一下。

就在这时,井绳发出“吱呀”一声响,打断了张桂花的思绪。她回过神来,看见王玲正把木桶放入井中,准备打水。木桶撞击井底的声音在寂静的村庄里显得格外清脆,也撞碎了那井底的月影。

张桂花看着那破碎的月影,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她想起了那句未出口的盘算,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应该那样做。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张桂花特意炖了一锅鹿鞭汤,腥气熏得纱窗上的苍蝇乱撞。陈有财扒拉着碗里的何首乌块,突然被父亲踹了下小腿:"多喝些!"油灯爆出个灯花,王玲盛汤的手一抖,汤汁泼在陈福贵手背,烫出个水泡。

陈福贵皱了皱眉,却没吭声,只是将手背在裤腿上蹭了蹭。王玲慌忙放下汤勺,想去查看,却被陈福贵抬手制止:“没事的,吃饭了。”陈有财低头看着碗里浮着的何首乌块,喉咙发紧,终究还是舀了一勺汤,闭着眼灌了下去。腥味在嘴里蔓延,像一根刺,扎得他心口发闷。纱窗上的苍蝇依旧乱撞,嗡嗡声在寂静的屋里格外刺耳。

更深夜静时,张桂花摸进儿子房里。月光透过窗纸,照见床头挂着的五毒香包轻轻摇晃。她颤抖的手探向褥子底下,摸到块干爽的布巾——本该浸着年轻人燥热的证明,此刻却像晒干的荷叶,脆生生硌着掌心。

张桂花几乎一宿未眠,心里想着,怎么才能让媳妇快点怀孩子呢。想着想着,突然间叫了一声:“有了,明天去找神婆。”

第二天早上,雾锁重楼,张桂花提着竹蓝,里面放着三杯大米,往神婆家的方向走去。路上的雾气浓得化不开,脚下的路也模糊不清,只能凭着记忆摸索前行。路上遇见古瘸子赶着羊群,老家伙的铜烟锅在雾里忽明忽暗,像一盏鬼火。他停下脚步,冲张桂花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桂花嫂,借种的米要选当年新谷,装坛埋在桃树下,来年才灵验……”

张桂花心里一紧,加快脚步,不愿多听。可竹篮里新纳的布鞋却突然掉落,鞋底朝上翻在泥泞里,像只僵死的蟾蜍。她愣了一瞬间,弯腰去捡,手指触到冰冷的泥水,心里一阵发凉。远处传来古瘸子的笑声,混着羊群的咩咩声,在雾里飘荡,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张桂花将鞋塞回竹篮,头也不回地往前走,雾气在她身后缓缓合拢,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神婆家的门环挂着串风干胎盘,推开时惊动梁上乌鸦,扑棱棱飞起,留下一声刺耳的啼叫。张桂花报出了王玲的出生日期后,站在神坛前,不自在地攥着衣角,心里七上八下。神婆坐在堂屋的蒲团上,枯爪似的手捏起她的生辰八字,浑浊的眼珠在烛光下泛着幽光。朱砂笔在黄符上轻轻一点,却突然晕开,像一滴血在纸上蔓延。神婆眉头一皱,声音沙哑:“阴气太重,得找纯阳之体冲喜……”

话音未落,里屋传来婴儿夜啼般的尖叫,刺得王玲头皮发麻。神婆却像没听见似的,继续低头画符。张桂花忍不住往屋里瞥了一眼,只见一只猴子蹲在供桌上,正抱着供果啃咬,果核滚落在地,留下带血的齿痕。猴子转过头,眼睛在昏暗的光线里闪着绿光,与她对视片刻,又低下头继续啃咬。张桂花打了个寒战,神婆将画好的符纸递给她,声音低沉:“拿回去,压在枕下,三日后再来。”张桂花接过符纸,指尖触到那冰凉的纸面,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沉得喘不过气。

回家路上经过祠堂,张桂花看见王玲蹲在河边浣纱。暮春的风裹着柳絮,纷纷扬扬落在她发梢,像未化的雪。王玲低着头,手里的白纱在河水中轻轻摆动,水波一圈圈荡开,映着她的侧脸,安静得有些落寞。张桂花正想上前,河水却突然泛起异样的红,上游漂来谁家杀鸡褪毛的血水,顷刻间染红了王玲手中的白纱。

王玲愣住,手指微微颤抖,白纱在血水中沉浮,像一条挣扎的鱼。张桂花站在岸边,喉咙发紧,想说些什么,却见王玲猛地站起身,将纱扔进河里,转身快步离开。血水在河面上扩散,渐渐与暮色融为一体,柳絮依旧飘着,落在水面上,像一场无声的雪。张桂花望着王玲远去的背影,心里隐隐不安,仿佛那血水染红的不仅是白纱,还有些什么说不清的东西。(未完待续)



    (http://qutxt.com/book/JH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求子记 http://qutxt.com/book/JH82.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