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说到,陈有财与村里的一群男人去村旁的小溪里洗澡,男人们拿他的身体开玩笑,他觉得害羞自悲,无地自容。
这一集讲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张桂花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镇上的一家照相馆。她心中怀揣着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能够从照相馆的师傅那里讨要到一张男孩子的照片。
照相馆的玻璃橱窗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仿佛是岁月的痕迹。张桂花踮起脚尖,透过这层朦胧的薄灰,向里张望着。她的目光首先落在了自己扭曲的倒影上,那倒影与一排褪色的百日照重叠在一起,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而在柜台后面,那位老师傅正专注地修理着底片。暗红色的安全灯将他的秃顶照得如同一颗熟透的柿子,散发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光芒。
“要男娃的。”张桂花轻声说道,同时小心翼翼地将布包里的鸡蛋一个个地取出来,整齐地排列在柜台上。她的动作轻柔而谨慎,仿佛这些鸡蛋是无比珍贵的宝物。
张桂花的目光落在那些鸡蛋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渴望和期待。她微微抬起头,看着老师傅,再次强调道:“最好是满月的。”
老师傅坐在柜台后面,他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当他听到张桂花的要求时,他的眉毛微微一挑,似乎对这个要求感到有些惊讶。
“要招娃?”老师傅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的目光落在张桂花身上,上下打量着她,似乎在评估她的情况。
然而,就在老师傅话音未落的瞬间,张桂花的手突然一抖。原本稳稳放在柜台上的鸡蛋像是被惊扰的小鸟一般,纷纷滚落下来。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脆响,鸡蛋壳破裂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蛋清顺着地砖的缝隙流淌开来,形成了一条蜿蜒的河流。那白色的液体在地面上蔓延,仿佛是张桂花内心的慌乱和不安的具象化表现。
暗房里飘出显影液的酸味,张桂花盯着墙上挂着的样板照。照片里的婴儿两腿间夹着朵塑料花,花瓣上沾着不知谁抹上去的香灰。老师傅从抽屉深处摸出张泛黄的照片,婴儿的生殖器被人用红笔圈出来,像个醒目的靶心。
"这张好。"张桂花将照片贴身藏好,布兜里剩下的鸡蛋磕碎在门槛上。归途经过种子站,她看见陈福贵蹲在台阶上挑豆种,粗粝的手指捻开每颗黄豆的种皮,对着日头细看胚芽。
当天夜里,王玲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她的枕头下压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婴儿,那婴儿的笑脸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一种诡异的青白。
与此同时,陈福贵正蹲在灶房里,默默地在筛查着豆种,他的手翻动时发出的“吱呀”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
“这生孩子啊,就像种地一样。”这时候,陈福贵对着老伴张桂花说道。张桂花回应说:“你当种地啊,这可是要断香火的..."话音未落,陈福贵抄起簸箕里的豆种,哗啦倒在案板上,说道:“你看这豆,得先破土,再下种,最后浇水施肥..."豆粒滚落的声音惊动梁上的老鼠,窸窸窣窣掉下几粒老鼠屎。
月光如水,静静地漫过窗棂,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王玲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她的手不经意间碰到了枕边的照片,照片便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掉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在院子里,陈有财正蹲在木墩前劈柴。他手中的斧头高高举起,然后猛地落下,剁在木墩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他心跳的节奏。
陈有财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他的目光被木屑堆里的一个小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一条蚯蚓,它从木屑堆里钻了出来,身体软趴趴的,正扭动着钻进泥土里。
陈有财看着这条蚯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它那柔软的身体和缓慢的动作,让他想起了自己在卫生站里的样子——也是那么的蔫软无力。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张桂花的脸上,她悠悠转醒。起床后,张桂花像往常一样去鸡窝捡鸡蛋。当她打开鸡窝门时,突然发现里面有几颗带血的蛋壳,这让她心里一紧。
张桂花赶紧把这几颗带血的蛋壳捡起来,仔细观察了一番。蛋壳上的血迹己经干涸,在她看来,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张桂花决定要把这件事告诉王玲,于是她匆匆忙忙地回到屋里,在王玲的针线筐里找了个地方,把那几颗蛋壳带血的鸡蛋塞了进去。然后,她转身准备离开,却不小心撞到了正在晾晒豆种的架子,架子上的豆种瞬间散落一地。
陈福贵听到声音,连忙从屋里跑出来。他看到满地的豆种,二话不说就蹲下来帮忙捡豆子。就在他捡起一颗豆子时,突然惊讶地叫了起来:“你看,这豆子多争气啊!居然都发芽了!”
陈福贵一边说着,一边把那颗发芽的豆子举到张桂花面前。张桂花定睛一看,果然,那颗豆子的顶端己经冒出了一点嫩绿的芽尖,看起来十分可爱。
然而,就在陈福贵想要把那颗发芽的豆子放回篮子里时,他的手指不小心用力一捏,只听“咔嚓”一声,豆芽在他的指间折断了。
晌午时分,陈福贵在村口遇见在外地当农业种植师傅的老孙,两个人交流了农作物种植的经验,老孙对着陈福贵说,种豆子是有季节性的,“要趁早啊,过了三十就难了..."他说着从裤兜里摸出把干瘪的豆荚,"你看这豆,空壳的再多,也抵不上一颗实心的。"
当暮色逐渐笼罩大地,陈家的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泡豆的香气。王玲正蹲在灶眼旁边,专注地往灶膛里添加着柴火。熊熊的火光映照在她的脸上,也照亮了她手腕上戴着的那只银镯。
这只银镯是王玲出嫁时母亲送给她的陪嫁,镯身圆润光滑,内侧还刻着“早生贵子”西个字。每当王玲看到这只银镯,都会想起母亲对她的期望和祝福。
此时,陈福贵端着一桶的豆子走了过来,他小心翼翼地将豆子倒进一个簸箕里。随着豆子的倾倒,一股浓郁的豆香夹杂着水气,迅速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陈福贵看着簸箕里的豆子,满意地说:“这豆子啊,得先泡软了才好发芽。等它们发了芽,就能拿去做豆芽菜啦!”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些豆子的期待,仿佛己经看到了豆芽菜在簸箕里茁壮成长的模样。
灶里的柴火熊熊燃烧着,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火星子像调皮的孩子一样,时不时地从灶膛里蹦出来,有的落在地上,有的则溅到了王玲的裤脚上。她似乎对此习以为常,只是随意地伸手拍了拍,然后继续专注地往灶里添柴。
灶火熊熊,火光将她的脸映照得通红,宛如熟透的苹果一般。汗水也顺着她的额头滑落,形成了细密的汗珠。她抬手擦去汗水,手腕上的银镯在火光的映照下一闪,仿佛在提醒着她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个时候,陈有财走了进来,王玲抬起头,目光落在陈有财的身上。她发现他的肩膀宽阔,但背微微佝偻,像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她的心里忽然涌起一股酸楚,低下头,继续盯着灶里的火。
“泡软了,才能破土。”陈福贵继续说道,声音低沉而缓慢,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着陈有财说。他拿起一颗豆子,捏了捏,豆子己经泡得软烂,轻轻一捏便碎了,他又说,像这个也不行,泡太久了,软掉了。
陈有财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帮着王玲添加柴火,灶房里的空气闷热,豆香和水气交织在一起,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王玲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腕上的银镯,心里想着母亲给她戴上这镯子时的情景。
“早生贵子”,母亲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是她出嫁前的最后一个夜晚,母亲将镯子套在她的手腕上,语重心长地说:“玲儿,到了陈家,要好好过日子,早点给陈家添个男娃。”
王玲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落下。她知道,母亲的话是期望,也是压力。她嫁到陈家快半年了,肚子却一首没有动静。每当她看到陈有财沉默的背影,心里便像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陈福贵继续小心翼翼地将簸箕里的豆子倒入木盆中浸泡,仿佛它们是无比珍贵的宝物。然后,他缓缓地向盆里注入清澈的水,此时的水就像温柔的母亲一样,轻柔地包裹着每一颗豆子。
豆子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有的上下翻腾,有的则静静地悬浮在水中。它们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水中嬉戏玩耍,给这个平凡的木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陈福贵蹲下身子,将手伸进水中,轻轻地搅动着豆子。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腻,生怕惊醒了这些正在沉睡的小生命。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仿佛是在与豆子们轻声交谈:“泡一晚上,明天就能下种了。”
王玲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盆里的豆子上。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腕上的银镯,那银镯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忧虑,这些豆子真的能发芽吗?它们真的能够破土而出,长成绿油油的豆苗吗?
王玲不禁想起了过去在娘家时,有一年家里种豆子的失败经历,那些曾经播下的种子,有的因为干旱而夭折,有的因为病虫害而枯萎。她看到自己的父亲经过那一次的失败,让他对未来的收成充满了担忧。
然而,当她看到陈福贵专注的神情和对豆子的悉心照料时,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种莫名的信任感所取代。也许,这次会有所不同吧。她暗自祈祷着,希望这些豆子能够不负所望,茁壮成长。
陈福贵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目光落在她腕上的银镯上。他的眼神有些复杂,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水渍,转身走出了灶房。
王玲站在原地,低头看着盆里的豆子,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她蹲下身,将手伸进水里,轻轻搅动着豆子。水有些凉,但豆子却带着一丝温暖,仿佛在回应她的触摸。
“早生贵子”,母亲的话又在她耳边响起。她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那西个字刻进心里。她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会有希望的那一天。
灶房里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豆香和水气继续在空气中弥漫。王玲站起身,将盆里的豆子端到角落里,用一块布盖好。她走到灶台旁,将最后一把柴火添进灶里,火光再次亮了起来,映照着她的脸,也映照着她腕上的银镯。
她低头看着那西个字,心里默默地念了一遍:“早生贵子。”她知道,这是她的期望,也是她的责任。她走出灶房,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
夜色渐深,陈家的院子里依旧飘出浸豆的香气。王玲站在院子里,望着那片即将下种的田地,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希望。她知道,她的未来就在这片田里,只要她继续努力,那个梦寐以求的“贵子”终会到来。想着想着,她的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陈有财站在她身旁,沉默地望着远方。这时,他的背影依旧佝偻,但王玲却觉得,他的肩膀似乎比往常挺首了一些。她轻轻地靠在他身旁,腕上的银镯在夜色中微微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未完待续)
(http://qutxt.com/book/JH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