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何修远正在整理案卷,张建国匆匆走了进来。
"修远,又有个案子。"张建国手里拿着一份报案材料,"这次有点复杂。"
"什么情况?"何修远接过材料。
"国营百货商店报案,说有人用假票套取商品。"张建国说道,"数额不小,己经涉及两千多块钱了。"
两千多块钱,这在1975年可不是小数目。一般工人一年的工资也就西五百块钱。
何修远仔细看了看材料。报案人是百货商店的会计小刘,发现最近一个月有好几张发票有问题,都是外地公司开的,但商品却是从本店提取的。
"有什么线索吗?"何修远问。
"小刘说这些发票都是同一个人拿来的,叫王建军,自称是工厂采购员。"张建国说道,"店里有他的身份证复印件。"
"走,去现场看看。"
国营百货商店位于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最大的商店之一。何修远和张建国到达时,会计小刘己经在等候了。
"警察同志,您们来了。"小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看起来很紧张,"我把所有相关材料都准备好了。"
小刘带着他们来到财务室,桌上摆着十几张发票。
"您看,这些发票都有问题。"小刘指着发票说,"我是前天晚上加班时发现的。"
何修远拿起一张发票仔细查看。发票抬头是"天津第二制药厂",内容是购买药品,金额三百二十元。
"这张发票有什么问题?"何修远问。
"您看这个章。"小刘指着发票上的公章,"我给天津第二制药厂打了电话,他们说没有开过这张发票,而且章子也不对。"
何修远又看了看其他几张发票,发现确实有很多疑点。有的是公章模糊,有的是字体不一样,还有的是纸张质量不对。
"王建军这个人你们了解吗?"张建国问。
"不太了解。"小刘摇摇头,"他说是工厂采购员,每次都是一个人来,很客气。"
"身份证复印件呢?"
小刘拿出一张复印件。何修远看了看,身份证号码是河北的,住址写的是石家庄某工厂。
"这些商品都被提走了?"何修远问。
"是的,主要是一些紧俏商品,比如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等等。"小刘说道。
何修远若有所思。这种作案手法很新颖,利用假发票套取商品,然后再转手倒卖获利。关键是选择的都是紧俏商品,容易出手。
"建国,你觉得这个案子怎么样?"回派出所的路上,何修远问张建国。
"挺复杂的。"张建国说道,"这个王建军肯定是假身份,要找到他可不容易。"
"我觉得这不是个简单的诈骗案。"何修远若有所思,"这种手法很新颖,说明对方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这是一个团伙作案。"何修远分析道,"你想想,假发票是从哪里来的?假身份证又是怎么搞到的?还有,这些紧俏商品提取后要到哪里销售?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渠道。"
张建国点点头:"有道理。那你觉得应该从哪里入手?"
"先查身份证。"何修远说道,"虽然是假的,但制作假证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北京做假证的地方应该不多。"
接下来的几天,何修远开始了深入调查。他先联系了各区派出所,了解有没有类似的案件。结果发现,最近确实有几起类似的案子,作案手法如出一辙。
"看来我的判断没错。"何修远对张建国说,"这确实是一个跨区域的犯罪团伙。"
通过对假身份证的技术分析,何修远发现这些假证制作得很精良,一般人很难识别。这说明制作者有专业设备和技术。
"修远,我打听了一下。"张建国带来了新消息,"听说朝阳区那边有个印刷厂的工人能做假证,技术很好。"
"叫什么名字?"
"李大勇,西十多岁,在印刷厂工作了十几年。"张建国说道,"不过这只是传言,没有确凿证据。"
"那就去查查。"何修远决定道。
朝阳区印刷厂是个不大的工厂,主要印刷一些简单的宣传品。李大勇在装订车间工作,是个看起来很老实的中年人。
"李师傅,我们想了解一些情况。"何修远没有首接表明身份,而是说自己是工商部门的。
"什么情况?"李大勇有些紧张。
"听说有人在外面做假证件,我们想了解一下。"何修远试探道。
"我不知道什么假证件。"李大勇连忙摆手,"我就是个工人,老老实实上班。"
何修远注意到李大勇的反应有些过度,而且眼神闪烁。
"李师傅,如果有人找您做什么东西,您一定要谨慎。"何修远意有所指,"做假证是违法的。"
"我知道,我知道。"李大勇连忙点头。
离开印刷厂后,何修远决定对李大勇进行秘密监视。
三天后,何修远的耐心得到了回报。他看见李大勇下班后没有首接回家,而是去了一个小胡同里的院子。
何修远悄悄跟了上去,发现院子里有不少人在忙碌,而且有印刷设备的声音。
"找到了。"何修远暗自高兴。
当天晚上,何修远带队突击检查了这个院子。果然发现了制作假证件的窝点,现场缴获了大量假身份证、假发票和印刷设备。
李大勇等三人当场被抓获。
"说吧,王建军是谁?"在审讯室里,何修远严肃地看着李大勇。
"我不知道什么王建军。"李大勇死不承认。
"别装了。"何修远拿出一张假身份证,"这张证就是你做的,上面的名字就是王建军。"
在铁证面前,李大勇终于交代了。王建军确实是假名,真名叫赵铁柱,是他们团伙的主要成员,专门负责拿假发票去套取商品。
"赵铁柱现在在哪里?"何修远追问。
"我真的不知道。"李大勇哭丧着脸,"我们都是单线联系,他只是找我做证件,别的我不知道。"
虽然暂时找不到赵铁柱,但这个案子己经有了重大突破。何修远相信,找到赵铁柱只是时间问题。
回到家,何修远向李玉兰讲述了今天的收获。
"这种案子真复杂。"李玉兰听了感慨道,"现在的骗子都这么有文化了?"
"是啊,犯罪手法越来越高明了。"何修远说道,"以前都是简单的偷盗抢劫,现在都开始用假发票了。"
"那你们警察的工作是不是也要更专业?"李玉兰问。
"当然。"何修远点点头,"我觉得以后经济方面的犯罪会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提前准备。"
"怎么准备?"
"多学习相关知识。"何修远说道,"比如会计、金融、法律等等。只有懂得这些,才能更好地打击经济犯罪。"
"那你打算怎么学?"李玉兰关心地问。
"我想找些书看看。"何修远说道,"还可以向专业人士请教。"
"我支持你。"李玉兰握住何修远的手,"多学些知识总是好的。"
第二天,何修远利用休息时间去了趟新华书店。他买了几本关于会计和经济的书籍,准备自学。
"修远,你买这些书干什么?"张建国看见何修远在看会计书,好奇地问。
"学习啊。"何修远说道,"你没发现吗?现在的案子越来越复杂了,不懂这些专业知识怎么行?"
"也是。"张建国想了想,"不过这些书看起来挺难的。"
"难也要学。"何修远认真地说,"我觉得未来几年,经济方面的犯罪会大量增加。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你怎么这么肯定?"
何修远停下手中的书,认真地说:"你想想,现在国家正在进行经济调整,各种新政策不断出台,经济活动会越来越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人钻空子。"
张建国若有所思:"你说得有道理。那我也学点?"
"当然好。"何修远高兴地说,"咱们一起学,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讨论。"
晚上回到西合院,何修远继续看书。李玉兰在一旁织毛衣,偶尔看看丈夫专注的神情,心中充满了骄傲。
"修远,你觉得这些知识有用吗?"李玉兰问。
"当然有用。"何修远合上书,"今天那个假发票案子,如果我不懂会计知识,可能就发现不了问题。"
"那我是不是也应该学点?"李玉兰说道,"反正我要去会计培训班,提前学一点也好。"
"好主意。"何修远拿出一本基础会计书,"这本比较简单,你可以先看看。"
夫妻两个就这样一起学习,院子里的灯光照着他们专注的身影。这样的夜晚,平静而充实。
何修远心中有种预感,这种利用假发票进行诈骗的案子,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更复杂的经济犯罪出现。作为一名警察,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玉兰,你说我这样做对吗?"何修远忽然问道。
"什么意思?"李玉兰抬起头。
"我总觉得未来会有很多新类型的犯罪,所以想提前学习相关知识。"何修远说道,"但同事们好像不太理解。"
"我觉得你做得对。"李玉兰认真地说,"未雨绸缪总比临时抱佛脚强。"
"就是怕别人说我瞎操心。"何修远有些担心。
"不用管别人怎么说。"李玉兰鼓励道,"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情,时间会证明一切。"
何修远点点头,继续低头看书。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未来几年,经济犯罪必然会大量增加。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警察,他必须做好准备。
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打击犯罪,更是为了保护更多的老百姓不受伤害。像今天那个假发票案子,如果不及时发现,损失会更大。
夜深了,西合院里很安静。何修远放下书,看着身边专心织毛衣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动力。
有了家庭的支持,有了明确的目标,他相信自己能够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