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风和煦,柳絮飞扬。西合院里的槐花开了,淡淡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何修远刚处理完王建民案件的后续工作,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这个案件不仅让他在经济犯罪领域站稳了脚跟,也让上级对他刮目相看。
傍晚时分,何修远骑着自行车回到西合院,远远就看到李玉兰站在院门口等他。不过今天有些不同,李玉兰的脸上有种特殊的红晕,眼中闪烁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
"修远,你回来了。"李玉兰迎上前去,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何修远停下自行车,仔细观察着妻子的表情:"玉兰,你今天看起来有点不一样,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李玉兰咬了咬嘴唇,脸更红了:"修远,我们...我们有孩子了。"
这句话如同春雷一般在何修远的心中炸响。他愣了一瞬间,然后紧紧拥抱住妻子:"真的?你确定吗?"
"今天我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己经两个月了。"李玉兰靠在丈夫的胸前,感受着他激动的心跳。
何修远的眼眶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降临,更是他们未来希望的象征。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太好了,太好了!"何修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我们要当父母了!"
院子里的邻居们听到动静,纷纷走了出来。一大爷易中海最先过来询问:"修远,什么事这么高兴?"
何修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大爷,我们要有孩子了!玉兰怀孕了!"
这个消息瞬间让整个院子都沸腾了起来。
"太好了!这是大喜事啊!"一大爷高兴得拍手叫好。
二大爷刘海中也凑过来:"修远,恭喜恭喜!这可是你们家的大事啊!"
三大爷阎埠贵推了推眼镜,笑着说道:"修远,这个时候有孩子,正是时候。现在政策好了,孩子将来的前途一定光明。"
秦淮茹也过来祝贺,眼中带着一丝羡慕:"玉兰,你真是有福气。好好保养身体,生个健康的宝宝。"
就连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傻柱也走过来,憨厚地说道:"修远,以后孩子要是想学做饭,尽管来找我。"
何修远一一向邻居们道谢,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西合院里的人情味,正是他最珍视的东西。
晚上,何修远和李玉兰坐在炕头上,商量着未来的计划。
"玉兰,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养身体,"何修远轻抚着妻子还没有显怀的肚子,"家里的重活我来做,你就安心休息。"
李玉兰点点头:"我知道。不过,修远,我们要为孩子准备些什么?"
这个问题让何修远陷入了深思。作为一个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即将出生的孩子将面临什么样的时代。1977年出生的孩子,将经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见证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体验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的巨变。
"玉兰,"何修远认真地说道,"我们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品德、有能力的人。"
李玉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能感受到丈夫话语中的深意:"那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何修远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几步:"首先,我们要准备知识。我要开始收集各种书籍,从儿童启蒙读物到高等教育资料,为孩子的成长做好知识储备。"
"还有呢?"李玉兰追问道。
"还有环境,"何修远继续说道,"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精神环境。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培养他正确的价值观。"
李玉兰若有所思:"那经济条件呢?养孩子需要很多钱吧?"
何修远坐回到妻子身边:"经济条件当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让他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你总是能看得很远,"李玉兰靠在丈夫的肩膀上,"我相信你的判断。不过,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何修远想了想:"我己经开始学习经济学知识,这对我的工作有帮助,也能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经济条件。同时,我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了解怎么教育孩子。"
"那我呢?我能做些什么?"李玉兰有些担心自己的能力。
"你的作用非常重要,"何修远认真地说道,"母亲的影响对孩子来说是最深远的。你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孩子需要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母亲。"
李玉兰点点头:"那我从现在就开始学习识字,学习算数,还要学习怎么教育孩子。"
两人又谈了很久,从孩子的起名到教育规划,从健康成长到未来发展,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修远,"李玉兰最后问道,"你说我们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何修远看着窗外的夜空,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能够推动时代进步的人。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孩子将是这个变化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那我们要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呢?"李玉兰问道。
何修远想了想:"如果是男孩,就叫志强,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如果是女孩,就叫志敏,聪明敏捷,志向高远。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有远大的志向。"
李玉兰轻抚着肚子:"宝宝,听到了吗?爸爸妈妈己经为你起好名字了。你要健康地成长,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第二天,何修远特意请了半天假,陪李玉兰去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医生说一切正常,孩子发育得很好,预产期大概在年底。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何修远特意带李玉兰去了一趟新华书店。
"我们先看看有什么适合的书,"何修远边说边在书架间穿行,"既有孕期保健的,也有儿童教育的。"
李玉兰跟在后面,看着丈夫认真挑选书籍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知道,何修远是真心为他们的孩子着想。
何修远最终选了几本书:《孕妇保健手册》、《婴幼儿护理指南》、《儿童心理学基础》,还有一本《家庭教育的艺术》。
"这些书我们要认真学习,"何修远对妻子说道,"特别是你,要重点看孕期保健和婴儿护理的内容。"
李玉兰点点头:"我会认真学的。虽然有些字我不认识,但我可以问你,可以查字典。"
回到西合院,邻居们看到他们买了这么多书,都很羡慕。
"修远这是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啊,"三大爷阎埠贵半开玩笑地说道。
"现在就开始准备,确实有远见,"一大爷易中海赞许道,"孩子的教育越早开始越好。"
当天晚上,何修远开始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他要为即将出生的孩子准备一个完整的教育资源库,从胎教开始,到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准备。
他还要关注国家的教育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最重要的是,他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玉兰,"何修远对正在看书的妻子说道,"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会为我们骄傲的。因为他有一对爱他、理解他、支持他的父母。"
李玉兰抬起头,眼中满含泪水:"修远,谢谢你。有你这样的丈夫,有这样的家庭,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何修远走过去,轻轻拥抱住妻子:"我们都是幸福的。而我们的孩子,将比我们更加幸福。因为他将在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中成长。"
(http://qutxt.com/book/JH9K.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