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时节,缠绵的细雨终于悄然停歇,初晴的晨曦洒落在朱雀桥畔,给那巍峨气派的柳家大宅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薄纱。大宅内外张灯结彩,喜庆的红绸宛如天边绚丽的云霞,层层叠叠地缠绕在飞檐斗拱之间,微风拂过,红绸轻扬,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美好喜事。
陈庆之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玄色锦袍,袍上绣着精致的暗纹,在日光下若隐若现,更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腰间佩戴的玉佩随着他沉稳有力的步伐,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仿佛在为这场婚礼轻奏序曲。此刻,他站在铺满红烛的前庭,目光穿过层层垂落的珠帘,紧紧锁定那帘后若隐若现的袅袅身影。
柳如烟端坐在内堂,身上的凤冠霞帔在晨光的轻抚下,泛着细碎的金光,宛如粼粼波光,耀眼夺目。绣着并蒂莲的红盖头下,虽看不清她的全貌,但那微微上扬的唇角,己泄露了她满心的欢喜。当喜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新娘缓缓行至堂前,陈庆之的视线瞬间被吸引。透过盖头的缝隙,他看到了新娘那双明亮如星的盈盈杏眼,刹那间,三个月前在茶楼初见的场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时的柳如烟,手持毛笔,在宣纸上笔走龙蛇,题下的诗句清新脱俗,她那专注而清雅的模样,就此深深烙印在他心间,如今回想起来,心头依旧暖意涌动。
随着欢快激昂的鼓乐声骤然响起,整个婚礼现场的气氛被推向高潮。陈庆之与柳如烟并肩而立,在众人热切的目光中,庄重地对拜天地。陈庆之伸出手,动作轻柔而又小心翼翼,缓缓挑起那象征着新生活开始的红盖头。刹那间,柳如烟的眉眼完全展露在满堂烛火的照耀下,她的容颜美得如同春日里第一朵傲然绽放的桃花,娇艳欲滴,让人为之倾心。婚宴上,高朋满座,宾客们欢声笑语不断,纷纷端起酒杯,向这对新人送上诚挚的祝福,笑谈着他们 “一文一武,珠联璧合”,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陈庆之在与宾客们寒暄之际,握着酒杯的手始终未曾有片刻松懈,稳稳地护在柳如烟身后的裙裾旁,时刻留意着周围喧闹的人群,生怕她受到一丝惊扰。而柳如烟则面带微笑,举止优雅,不时地为陈庆之添上菜肴、斟满美酒,她的眼角眉梢,无一不流淌着温柔与爱意。
婚后,家中的书房成了二人最常流连的温馨天地。每当晨曦初照或夜幕降临,陈庆之总会在书桌前伏案研读兵书,沉浸在那充满谋略与智慧的世界中。而柳如烟,总会在这时轻移莲步,宛如一朵悄然绽放的青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书房。她手中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碧螺春,那淡雅的茶香瞬间弥漫在整个书房。柳如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深闺弱质,她虽身着罗裙,却对兵法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月光如水般洒落在书房内,陈庆之正对着沙盘上复杂的战局愁眉不展,紧锁的眉头仿佛凝聚着千般忧虑。柳如烟见状,轻轻起身,走到墙边,取下挂在墙上的软剑。她手持软剑,身姿轻盈地走到沙盘前,以剑尖轻点沙盘,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清泉流淌:“将军可知‘围魏救赵’之策?如今敌军主力倾巢而出,其后方必然空虚,若此时我军...” 她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战局,言辞间鞭辟入里,每一句话都仿佛带着穿透迷雾的力量。陈庆之原本阴霾密布的眼中,渐渐透出一丝光亮,阴霾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赞赏与欣喜,他望着眼前这位聪慧过人的妻子,心中的爱意愈发深沉。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是处处洋溢着温情。每当陈庆之接到出征的军令,柳如烟总会默默回到房间,取出针线,坐在窗前,开始为他精心缝制护心甲。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手中的针线在布料间来回穿梭,每一针每一线都细密而紧实,仿佛将她对丈夫的千言万语、万般牵挂都缝进了这护心甲中。待陈庆之出征归来,柳如烟总是早早地在门口翘首以盼,看到他的身影,便立刻迎上前去。她早己备好热水,为他褪去满身的征尘,而后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讲述战场上的惊险经历。在他疲惫不堪时,柳如烟会轻轻坐在他身旁,哼起轻柔的江南小调,那婉转的歌声仿佛带着治愈的力量,她的手温柔地抚过他紧皱的眉头,试图抚平他心中的疲惫与忧虑。而陈庆之,每次凯旋而归,总会在战利品中精心挑选最精致、最美丽的玉簪,亲手别在柳如烟如云的青丝间,看着她那如花般的笑靥,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在柳如烟的悉心陪伴与坚定支持下,陈庆之愈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他深知,无论在战场上遭遇何种艰难险阻,身后那个充满温暖与爱意的家,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是他心灵的避风港。带着这份深深的牵挂与无尽的力量,他毅然跨上骏马,手持长枪,在沙场上策马扬鞭,纵横驰骋。他立下誓言,定要为国家的安宁、为爱人的幸福,拼尽全力,闯出一片盛世太平的朗朗乾坤。
(http://qutxt.com/book/JNFH.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