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齐致远骑着摩托车载宁馨来到村东头的一处废弃院落。
这里曾经是村小学,后来孩子们都去新小学读书,就荒废了。
“我想把这里改造成工作室。”齐致远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楼可以做展示厅和办公室,二楼改造成简易的拍摄和剪辑室。后院足够大,可以搭个小摄影棚。”
宁馨惊讶地看着他:“你什么时候计划的?”
“从你获奖那天就开始想了。”他牵着她走过杂草丛生的院子,“我查了很多资料,也咨询了几位做建筑的朋友,如果保留原有结构,改造费用不会太高,而且...”
宁馨突然扑进他怀里,打断了他的话。“致远,我爱你。”她闷声说,“不仅仅因为你总是想得这么周到,更因为你从不试图替我做决定,而是给我创造选择的可能。”
齐致远收紧手臂,下巴抵在她发顶:“这就是伴侣该做的,不是吗?”
一个月后,宁馨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开业当天,不仅村民全体出席,还来了十几家媒体,宁馨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连衣裙,头发扎成马尾,看起来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工作室将专注于乡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开发和制作。”她对着话筒说,声音清晰而坚定,“同时,我们也欢迎其他创作者来云岭村取景拍摄,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
发布会结束后,宁馨带着记者们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影视基地——由村里闲置的老屋改造而成,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特色,又加入了现代设施。
“宁小姐,您的事业正在上升期,为什么选择把重心转移到幕后?”一位记者问道。
宁馨看向不远处正在给村民讲解拍摄注意事项的齐致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因为有些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而我想成为那个讲故事的人。”
婚礼定在秋分那天,按照村里的传统习俗操办,宁馨拒绝了所有时尚品牌的赞助,坚持穿齐婶亲手缝制的嫁衣——红色棉布上绣着茶花和喜鹊,针脚细密整齐。
“我结婚时都没这么认真绣过。”齐婶一边给宁馨梳头一边说,“这丫头,把我们村变得这么热闹,我得好好谢谢你。”
宁馨看着镜中的自己,几乎认不出来——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华丽的礼服,但眼中的幸福却比任何红毯时刻都要真实。
当唢呐声响起,宁馨捧着野花扎成的新娘捧花,独自走向等在祠堂门口的齐致远。
这是村里的习俗——新娘要自己走过这段路,象征着她自主选择这段婚姻。
齐致远穿着深蓝色对襟上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紧张得手心都是汗。
当宁馨终于走到他面前时,他小声说:“你美得像山里的精灵。”
婚礼简单而热闹,拜过天地后,新人向全村长辈敬茶,然后接受年轻人的闹婚——小杰带头起哄让齐致远表演节目,他红着脸唱了首山歌,跑调跑得全村人笑作一团。
夜幕降临时,宁馨和齐致远终于得以独处,他们坐在小院的秋千上,仰望满天繁星,就像宁馨刚来时的那个夜晚。
“累吗?”齐致远轻声问,手指轻轻梳理着她的长发。
宁馨摇摇头,靠在他肩上:“很幸福。”她顿了顿,“今天妈妈偷偷告诉我,村里又有两对年轻人准备结婚了,都是返乡创业的。”
“嗯,王叔家的儿子和隔壁村的姑娘,还有陈副主任的侄女和镇上的小学老师。”齐致远笑道,“你现在可是村里的红娘了。”
宁馨轻轻打了他一下,然后正色道:“说真的,看到村子一天天变好,比我拿奖还开心。”
齐致远吻了吻她的额头:“这才刚开始。”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映在斑驳的院墙上。
远处传来村民的欢笑声和孩童的嬉闹声,为这个特别的夜晚增添了温暖的背景音。
宁馨闭上眼睛,感受着身旁人的体温和呼吸。
她知道,前方还有无数挑战——工作室的运营、剧本的创作、村庄的发展...但此刻,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她找到了最珍贵的平静与满足。
无论未来如何,她再也不会迷失了。
因为无论走得多远,这片茶山,这个人,永远会等她回家。
秋分过后的清晨,宁馨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
她睁开眼,发现枕边己经空了,被窝里还残留着齐致远的体温。
床头柜上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蜂蜜水,下面压着一张字条:“去茶园看新芽,早饭在灶上温着。”
宁馨捧着杯子走到窗前,推开木窗,晨风裹挟着茶香扑面而来。
远处山坡上,齐致远戴着草帽的身影在茶树间穿梭,时不时弯腰查看。
阳光给他镀上一层金边,像是从茶山里长出来的人儿。
(http://qutxt.com/book/JUD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