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座位后,雨眠兴奋得小脸通红:“妈妈!我说对了吗?”
“说得太棒了!”宁馨紧紧抱住女儿,突然感觉肚子里的小家伙踢了一脚,仿佛也在为姐姐喝彩。
电影放映结束后,一家三口从特别通道离场。
雨眠趴在爸爸肩头昏昏欲睡,手里还攥着工作人员送的纪念徽章。
回到酒店,宁馨刚把女儿放到床上,小家伙就迷迷糊糊醒了:“妈妈...我们明天去看德国的茶茶吗?”
“当然。”宁馨轻拍着她的背,“睡吧,明天还有更多惊喜。”
夜深了,柏林的城市灯光透过窗帘,在房间里投下柔和的光影。
齐致远从身后环住宁馨,手掌轻轻覆在她隆起的腹部:“今天辛苦你了。”
宁馨摇摇头,望着床上熟睡的女儿:“她今天真让我惊讶...那么小的身影站在那么大的舞台上...”
“因为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在她身后。”齐致远吻了吻妻子的额头,“就像茶山永远在那里,等着每一片茶叶回家。”
窗外,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穿透云层,洒在异国的街道上,也照耀着远方云岭村的茶山。
夫妻二人知道,这段旅程将成为雨眠珍贵的记忆,也会是未出世宝宝最初感知世界的一部分。
而无论走得多远,茶山的根始终深扎在他们心底,滋养着这个家的每一段旅程。
云岭村的茶山笼罩在朦胧晨雾中,宁馨挺着七个月的孕肚,站在新落成的茶文化展览馆前,看着工人们悬挂“国际茶文化交流周”的横幅。
雨眠穿着幼儿园的制服,在一旁的小板凳上认真写着什么。
“妈妈!我给弟弟写了封信!”她举起作业本,上面歪歪扭扭地画着几个符号和茶壶图案。
宁馨笑着接过“信”:“等弟弟出生了,你念给他听好不好?”
“嗯!”雨眠重重点头,“我还要教他认茶树,就像爸爸教我那样!”
柏林归来后,雨眠成了幼儿园的小明星,但她最骄傲的不是走红毯的经历,而是“我给外国小朋友讲了云岭茶”这件事。
齐致远将女儿在柏林的见闻整理成照片墙,挂在合作社接待大厅,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宁老师!”小杰匆匆跑来,“电视台的人到了,说要采访雨眠!”
宁馨皱了皱眉,自从柏林之行曝光后,媒体邀约络绎不绝,她和齐致远都尽量帮女儿挡掉,只接受了几家正规媒体的采访。
“什么主题?”
“乡村振兴儿童视角!”小杰递过采访提纲,“就让雨眠说说她眼中的茶山变化。”
宁馨这才松了口气,蹲下身问女儿:“有记者阿姨想听你讲茶山的故事,愿意吗?”
雨眠眼睛一亮:“我可以给他们看我的茶树日记!”
采访在雨眠的小茶园进行——这是齐致远特意为女儿开辟的十平方米天地,种着她亲手培育的几株茶苗。
小家伙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从茶叶采摘说到炒制工艺,还展示了她的“发明”:用乐高积木搭成的迷你杀青机。
“这些都是爸爸教我的。”她认真地对着话筒说,“等我弟弟长大了,我也要这样教他!”
记者被这番童言童语逗笑:“那你希望弟弟像爸爸还是像妈妈?”
雨眠歪着头想了想:“像爸爸一样会种茶,像妈妈一样会上电视!但是...”她突然压低声音,“不要像妈妈老是吐,太辛苦啦!”
这番天真烂漫的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宁馨轻抚着肚子,里面的小家伙似乎感应到姐姐的“吐槽”,调皮地踢了一脚。
傍晚,一家三口沿着茶山步道散步。
夕阳将三个身影拉得很长,雨眠走在中间,一手牵着爸爸,一手摸着妈妈的肚子,叽叽喳喳地说着今天的见闻。
“爸爸,弟弟什么时候出来呀?”
“还有两个多月。”齐致远揉了揉女儿的头发,“到时候正是采春茶的时候。”
“那我可以带弟弟去茶园吗?”
“等他长大一点...”
“那我教他认茶芽!一芽一叶是这样...”雨眠松开父母的手,踮起脚尖模仿采茶动作,活脱脱一个小茶农的模样。
宁馨和齐致远相视一笑,曾几何时,他们还在担心过早的曝光会影响女儿成长,如今看来,雨眠最爱的依然是这片茶山,最自豪的依然是“茶农女儿”的身份。
回到家,齐婶己经准备好了晚饭,看到雨眠狼吞虎咽的样子,老人心疼地首念叨:“乖宝,你慢点吃,别噎着!”
“奶奶,我要快点长大!”雨眠鼓着腮帮子说,“等弟弟出来,我就是大姐姐了!”
夜里,宁馨被一阵轻微的抽泣声惊醒,她轻手轻脚地来到雨眠房间,发现女儿正抱着小茶壶玩偶抹眼泪。
“怎么了宝贝?”宁馨连忙坐到床边。
雨眠扑进妈妈怀里:“妈妈,我梦见...梦见弟弟不喜欢茶...他把我做的茶倒掉了...”
宁馨心头一软,将女儿搂得更紧:“不会的,弟弟会在茶香里长大,就像你一样。”她亲了亲女儿的发顶,“而且有你这个姐姐做榜样,他一定会爱上茶山的。”
雨眠渐渐平静下来,小手轻轻摸着妈妈的肚子:“弟弟,姐姐会给你留最嫩的茶芽...”
(http://qutxt.com/book/JUDT.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