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史记》
大唐的宫廷,向来是流言蜚语滋生与传播的温床,宛如平静湖面下暗流涌动的深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在这里掀起或大或小的波澜。而关于武士彟家那个才情出众的女儿武则天,以及袁天罡那番惊人预言的传闻,就如同投入这深潭中的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久久未曾平息。
宫人们平日里的生活虽说被规矩束缚着,但私下聚在一起时,也总爱嚼舌根,聊聊宫廷内外的新鲜事儿。这一日,在御花园的角落,几个负责修剪花枝的小宫女正凑在一起,压低着声音谈论着。
“哎,你们听说了没,那武士彟家的女儿啊,听说小小年纪就聪慧过人,诗词文章信手拈来,那才学连好些个公子哥儿都比不上呢。”一个圆脸的宫女一边用剪刀小心地剪着多余的枝叶,一边神秘兮兮地说着。
“这我也有所耳闻呀,可更奇的是,据说啊,那有名的相士袁天罡给她看过相,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呢,你们说,这得多玄乎呀。”另一个身形纤细的宫女瞪大了眼睛,话语里满是惊叹。
旁边一个年长些的宫女却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哼,那袁天罡的话岂能全信呀,江湖术士罢了,不过是为了博些名声,说些耸人听闻的话来唬人,咱们可别跟着瞎传,要是传到上头耳朵里,可有咱们好受的。”
“可姐姐,这万一要是真的呢,那这女子可不简单呐,说不定以后真能在这宫廷里搅出一番风云来。”那圆脸宫女反驳道,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而在另一边,几个太监正抬着花架往宫殿里走,也在悄声议论着此事。
“咱大唐如今风调雨顺,圣上英明,哪能随便就出个女子当天下主呀,这传言也太离谱了些,不过那武士彟家的女儿有才名倒是不假,之前在他们家宴会上露了一手,就传开了呢。”一个太监晃着脑袋说道。
“是呀,不过这事儿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咱们往后可得多留意着点儿,万一哪天这女子真入了宫,咱也好提前知晓该如何应对不是。”另一个太监附和着,脸上满是谨慎的神色。
这些流言蜚语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慢慢地,竟也飘到了后宫妃嫔们的耳朵里。萧淑妃正慵懒地靠在榻上,听着身边的宫女汇报着这个消息,不禁嗤笑一声:“哼,什么天下主,不过是些没影的事儿,估计又是哪家想攀附权贵,故意放出来的风声,想借此抬高自家女儿身价罢了,真要是有那等能耐,还能让这传言轻易传出来呀。”
可王皇后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心中思忖着:“这事儿虽说听起来荒诞,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万一真有几分门道,日后这女子入了宫,保不准会成为个变数,得让人去多探探虚实才好。”
而在朝堂之上,大臣们偶尔也会在散朝后私下谈及此事,不过大多也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而过,并未太过当真。
唐太宗李世民呢,起初听闻这些传闻时,也只是微微挑眉,觉得不过是民间的一些无稽之谈罢了。毕竟这天下是他李家的天下,一个尚未出阁的女子,哪怕再有才学,又怎会与那天下主的位置牵扯上关系呢。可日子久了,听得多了,心里也不禁泛起了一丝好奇,想着这女子究竟是何等模样,能有这般传闻围绕着她。
一次,李世民在处理完朝政后,难得有了闲暇时光,便在御花园中散步。身旁的太监见他心情似乎不错,便壮着胆子提及了此事:“陛下,近日这宫中宫外都在传那武士彟家女儿的事儿,老奴听得多了,想着陛下或许也有耳闻,不知陛下作何感想呀?”
李世民停下脚步,看着园中的繁花,淡淡一笑道:“不过是些流言罢了,朕的大唐江山稳固,岂是几句妄言就能影响的,不过那女子既有才名,倒也是难得,若日后有缘相见,倒可瞧瞧是怎样的风采。”说罢,便又继续向前走去,那好奇的心思也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繁杂的国事给淹没了。
而在武士彟家中,气氛却是别样的紧张与期待交织着。自得知宫廷里都在谈论自家女儿后,一家人的心情就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
武士彟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手中的书卷翻了几页又放下,来回踱步着。他深知宫廷的复杂与凶险,那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多少女子满怀憧憬地进去,最后却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虽说女儿有才学有胆识,可真要入了宫,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才情的比拼,还有那看不见的权谋斗争啊。
妻子杨氏则在佛堂里,不停地念着佛经,祈求佛祖保佑女儿能平安顺遂。她一想到女儿可能要去那深宫之中,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心里又盼着女儿能有一番作为,又害怕她遭遇不幸,那矛盾的心情折磨得她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
武则天的几个兄弟姐妹也聚在一起,小声地讨论着。
“姐姐那么厉害,要是真进了宫,肯定能得到圣上的宠爱,说不定还能当个贵妃什么的呢。”弟弟武元庆一脸憧憬地说道。
武元爽却摇了摇头,担忧地说:“宫廷哪有那么好混呀,我听说里面的争斗可残酷了,姐姐再厉害,也只是个女子,万一受了委屈可怎么办,我还真舍不得她去呢。”
武则天自己呢,倒是比家人要镇定许多。她坐在自己的闺房中,手捧着书卷,可心思却早己飘远。她知道,宫廷的传闻己然传开,自己的命运或许就要因此发生改变了。她既对那未知的宫廷生活有着恐惧,毕竟那些宫廷剧里的勾心斗角她也有所耳闻,可更多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她觉得那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只要自己足够聪明、足够勇敢,就能在那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哪怕这造化到底是福是祸,还未可知,但她愿意去试一试,去为自己博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日子就在这宫廷内外的纷纷议论中一天天过去,而武则天的命运,也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朝着那既定的方向,缓缓前行,即将踏入那充满神秘与变数的宫廷大门,去开启一段波澜壮阔却又布满荆棘的人生旅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里关于武则天的传闻并未消散,反而越发多样化起来。有的说她生得貌若天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所以才引得袁天罡说出那般惊人之语;有的则传言她出生之时,家中有异象出现,似乎就预示着她此生不平凡。
这些添油加醋的说法,让后宫的妃嫔们更加关注起这个未曾露面的女子来。
徐惠,这位同样才情出众的女子,听闻了这些传闻后,心中对武则天倒是生出了几分好奇与钦佩。她想着,若真有机会,定要与这位传闻中的女子结识一番,切磋切磋诗词文章,想必会是一件乐事。
而在掖庭之中,那些曾经伺候过先皇的老宫女们,也在私下里回忆着往昔,试图从曾经的经历中找出些类似的例子来印证这传闻的真假。
“想当年,那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那也是个厉害角色呀,辅佐皇帝,在后宫之中那可是说一不二,虽说不曾有这般奇异的传言,但也是女子中的豪杰了,这武士彟家的女儿,会不会真有那等能耐呢?”一个老宫女眯着眼睛,陷入了回忆之中说道。
“哎呀,那可不一样,独孤皇后那是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做支撑,这武家虽说也是官宦人家,可比起独孤家来,那还是差了些火候呀,我看呐,这传闻多半就是虚的,咱们就当听个乐子罢了。”另一个老宫女摇着头,不以为然地回应着。
在宫廷的宴会场合上,原本大家谈论的都是些诗词歌赋、宫廷雅乐之类的话题,可如今,只要一有空闲,总会有人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引到武则天身上。
一次,宫廷举办赏花宴,众妃嫔们坐在花园中的亭子里,欣赏着满园盛开的花朵,品尝着精致的点心。
杨妃轻抿了一口茶,笑着对众人说:“近日这宫中都在传那武士彟家女儿的事儿,我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也不知真假,各位姐妹可有什么见解呀?”
阴妃放下手中的点心,笑着回答道:“我觉得呀,不管真假,这女子有才名倒是好事,若真入了宫,咱们这宫廷里又能多些吟诗作画的雅趣了,只是那天下主的话,可就当不得真了,陛下圣明,这大唐的天下哪能轻易易主呀。”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可心里却各怀心思,有的盼着这女子千万别入宫,免得抢了自己的风头;有的则想着,若她入宫了,能不能拉拢过来为自己所用呢。
而在朝堂之上,长孙无忌等一众老臣也听闻了此事。长孙无忌皱着眉头,心中觉得这等流言蜚语不可放任不管,毕竟关乎皇家尊严与宫廷秩序。
他在朝堂议事结束后,找到了李世民,恭敬地说道:“陛下,近日那关于武士彟家女儿的传闻越传越离谱了,臣觉得有损皇家威严,是否该下令禁止这些流言传播呀?”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道:“无忌啊,朕知道你是为朝廷着想,不过这等民间传言,你越是禁止,反而越容易激起众人的好奇,随它去吧,过些时日,自然就淡了,只要不影响朝纲,不必太过在意。”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如此说,也不好再多劝,只得退下,心中却依旧隐隐担忧着这传闻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武士彟家中,前来拜访的亲朋好友也是络绎不绝,大家都想探听探听这事儿的虚实,顺便看看能不能跟着沾点光。
“武兄啊,你家这女儿可真是出息了,这等传闻都传遍京城了,说不定日后真能成为皇亲国戚呢,到时候可别忘了咱们这些老朋友呀。”一个平日里交好的官员打趣着说道。
武士彟只能无奈地笑着回应:“哪里哪里,都是些没影的事儿,大家就别跟着起哄了,我只盼着小女能平平安安的,其他的都不敢奢望啊。”
武则天看着家中这热闹又复杂的场面,心中明白,自己己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想要再回到从前平静的生活是不可能了。她更加坚定了要入宫去闯一闯的决心,每日除了读书学习,还向家中的嬷嬷请教宫廷的礼仪规矩,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为即将到来的入宫做好万全的准备。
她知道,那宫廷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等待着她去攀登,虽然山路上布满荆棘,可能会让她遍体鳞伤,但她相信,只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着智慧和勇气,终能登上山顶,俯瞰那属于自己的风景,哪怕这一路要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她也绝不退缩,因为她的命运,从此刻开始,己然与那宫廷紧紧相连,再也无法分割开来。
随着宫廷内外对武则天的关注热度持续升温,一些有心之人甚至开始暗中调查起她的过往,试图找出更多可以用来谈论或者利用的把柄。
有个小吏,平日里就爱钻营,听闻了此事后,觉得若是能挖出些关于武则天的猛料,献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说不定自己就能飞黄腾达了。于是,他偷偷地跑到武士彟的老家,西处打听武则天小时候的事情,问东问西,把个小村庄搅得鸡飞狗跳。
村民们起初还好奇他的来意,可当得知是为了探听武则天的事儿后,大多都闭紧了嘴巴,不愿多说。毕竟武家在当地也是颇受敬重的人家,大家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多嘴给武家带来麻烦。
那小吏忙活了好几天,也没打听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只听到一些诸如武则天小时候就很聪明,经常帮着村里的老人做事之类的寻常事儿,根本没法满足他的“胃口”。
而在宫廷之中,那些负责打探消息的宫女太监们,也在各个角落留意着,只要听到有人谈论武则天,就会凑过去竖起耳朵听,然后回去一五一十地汇报给自己的主子。
王皇后派出的宫女,回来后向她禀报:“皇后娘娘,奴婢打听了许久,这武士彟家的女儿确实才学不凡,而且听闻性格颇为要强,做事很有主见,奴婢觉得,若她入宫,怕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儿呀。”
王皇后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量着应对之策,她想着,若是这女子入宫后能为自己所用,那自然是好,可若是站到了对立面,那可得尽早打压下去才行。
萧淑妃那边呢,也得到了类似的消息,她冷哼一声道:“哼,有主见又如何,这宫廷里最容不下的就是太有主见的人,她真要来了,本妃有的是法子让她知道这后宫是谁的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虽说嘴上说着不在意这些传闻,可偶尔也会向身边的近臣打听一下武士彟家的情况,毕竟那女子有可能会进入自己的后宫,了解一下总是没错的。
一次,他问身边的内侍:“那武士彟家的女儿,除了有才学,品性如何呀?”
内侍赶忙回答:“回陛下,听闻那女子心地善良,对家中长辈极为孝顺,而且为人处世很是大方得体,在当地颇受赞誉呢。”
李世民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女子又多了几分好感,想着若是真有缘相见,定要好好考察一番,看看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出众。
武士彟一家人看着这宫廷内外的种种动静,越发觉得女儿入宫之事似乎己成定局,心中的担忧也越发浓重了。
杨氏拉着武则天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儿啊,这宫廷可不是咱们能想象的凶险之地,你若真去了,一定要处处小心,切莫与人起争执,凡事能忍则忍啊,娘就盼着你能平安无事。”
武则天握紧母亲的手,安慰道:“娘,您别担心,我心里有数,我定会小心谨慎的,您和父亲也要保重身体,莫要为我太过操劳了。”
尽管嘴上这么说,可武则天心里也清楚,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一场未知的挑战,她只能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去迎接那即将到来的宫廷生活,去在那风云变幻的后宫之中,努力站稳脚跟,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而此刻,她就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等待着那入宫的旨意下达,那将是她迈向全新人生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日子一天天过去,宫廷里依旧充斥着关于武则天的各种传闻,或褒或贬,或真或假,可这些都己无法阻挡武则天即将踏入宫廷的脚步,她就像一颗即将投入宫廷这潭深水的石子,即将掀起属于她的波澜,改变整个宫廷乃至大唐的格局,而她的故事,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qutxt.com/book/N8C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