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的废品回收站》
第42集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有一处看似不起眼却承载着诸多故事的街边废品回收站。回收站的大门总是半掩着,那斑驳的铁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门旁歪歪斜斜地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利民废品回收站”,字迹己经有些模糊,却依旧坚守在那里,见证着回收站里日复一日的忙碌与变迁。
这天,天刚蒙蒙亮,回收站的老板老陈就己经起床了。他穿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作服,腰间习惯性地系着一根黑色的旧皮带,上面挂着一串钥匙,走起路来叮当作响。老陈先是在回收站里转了一圈,查看了各个角落堆积如山的废品,心里盘算着今天又该有哪些新货到,哪些又该整理整理送去更大的处理厂了。
老陈经营这个废品回收站己经有十几年了,当初接手的时候,这里不过是个小小的破院子,堆满了杂乱无章的废品,周围的邻居都嫌弃这里又脏又乱,气味也不好闻。可老陈却不在乎,他觉得这废品里藏着大乾坤,只要用心经营,总能干出一番名堂来。于是,他一点点地把回收站规整起来,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域,有专门放废纸的地方,那里的纸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偶尔一阵风吹过,最上面的几张纸就会飘飘悠悠地飞起来,像是一群白色的蝴蝶;还有放塑料瓶的区域,五颜六色的瓶子被装在一个个大袋子里,阳光一照,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废旧金属则被堆放在另一个角落,各种形状的铁块、铝块相互碰撞着,发出沉闷的声响。
正当老陈在整理一些新收来的废纸时,门口传来了一阵三轮车的嘎吱声。老陈抬头一看,原来是经常来卖废品的李大爷。李大爷年纪大了,身体还算硬朗,平日里就靠着捡些废品补贴家用。他的三轮车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纸壳和塑料瓶,捆得倒是很结实,看得出李大爷做事很是认真仔细。
“陈老板,又来给你送货啦!”李大爷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跟老陈打招呼。
老陈赶忙迎了上去,笑着说:“李大爷,您这又没少忙活啊,辛苦辛苦,快进来歇歇。”说着,就帮着李大爷把三轮车上的废品往下卸。
李大爷看着回收站里的景象,感慨道:“陈老板啊,你这回收站是越来越像样了,想当初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哦。”
老陈一边称重一边回应着:“那可不,这么多年了,我也是一点点摸索着来,都是多亏了你们这些老主顾的支持呀。”
称完了重量,老陈给李大爷结了钱,李大爷接过钱,数了数,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对于他来说,这虽然不是一笔大钱,但每一分都是自己辛苦劳动换来的,心里踏实着呢。李大爷跟老陈又闲聊了几句,便骑着三轮车离开了,那背影在晨曦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着一股坚韧劲儿。
没过多久,回收站里又热闹了起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一辆装满废旧家电的小货车来了。这小伙子叫小赵,是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平时喜欢捣鼓一些电子产品,看到那些别人扔掉的废旧家电,就想着能不能从中淘出点有用的零件,一来二去的,就和老陈的废品回收站打上了交道。
小赵从车上跳下来,热情地跟老陈打着招呼:“陈叔,我这次又收了不少好东西呢,你看看这台旧电视机,外观看着是破了点,但里面的一些线路板说不定还能用呢。”
老陈笑着走过去,围着那台旧电视机看了看,说道:“小赵啊,你这眼光倒是挺独到的,不过这些废旧家电可得小心处理啊,有些里面还有残留的电呢,可得注意安全。”
小赵拍着胸脯说:“陈叔,我知道的,我之前专门学过怎么安全拆卸这些东西,你就放心吧。”
说着,小赵就开始动手把那些废旧家电往回收站里搬,老陈也在一旁搭把手。在搬运的过程中,老陈不禁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就是不一样,像小赵这样能从废品里看到价值,还愿意花时间去钻研的可不多了。
就在这时,回收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吵闹声。老陈和小赵对视了一眼,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往门口走去。只见一个穿着时髦的中年妇女正站在街边,捂着鼻子,满脸嫌弃地对着回收站指指点点,嘴里还说着:“你们这回收站也太影响市容了吧,这么脏这么乱,就该搬走!”
老陈一听,心里有些不痛快了,但还是耐着性子走过去解释道:“大姐,我们这回收站都是合法经营的,平时也很注意卫生,每天都会打扫整理的,可能看着是不太美观,但我们这也是为了资源回收利用,做的是环保的事儿呀。”
那中年妇女却不依不饶:“什么环保不环保的,反正就是影响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整天一股子怪味儿,你们赶紧想办法解决啊!”
周围渐渐围过来一些路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觉得这回收站确实存在卫生问题,应该好好整改一下;有的则觉得回收站有它存在的必要,不能因为一点气味就要求人家搬走。小赵在一旁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道:“这位阿姨,回收站的存在其实是很有意义的,这些废品如果不回收处理,那对环境的污染才更大呢,而且陈叔他们己经很努力在保持卫生了,大家应该多理解理解呀。”
或许是小赵的话起了点作用,那中年妇女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些,但还是丢下一句:“反正你们得尽快处理好这个事儿,不然我可还会来找麻烦的。”说完,便气呼呼地走了。
老陈看着那妇女离去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小赵安慰道:“陈叔,别太放在心上了,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只要回收站经营得合规合理,她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
老陈点了点头,转身回到了回收站里,心里却想着,看来是得花些心思好好整治一下卫生方面的问题了,不能给周围居民落下话柄。
中午时分,老陈的妻子王婶送饭来了。王婶是个善良勤劳的女人,她知道老陈忙起来顾不上吃饭,所以每天都会按时把饭菜送到回收站来。今天她做的是老陈最爱吃的红烧肉和清炒时蔬,还带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米饭。
“老陈,累了一上午了,快趁热吃吧。”王婶把饭菜摆放在回收站里那张简易的桌子上,招呼着老陈。
老陈洗了洗手,坐下来,一边吃着饭一边跟王婶说起了上午遇到的事儿。王婶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那确实得好好注意一下卫生了,咱们本来就是做这个的,不能让人家挑出毛病来,不然万一真被投诉了,可就麻烦了。”
老陈嘴里塞着饭,含糊不清地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下午我就去买些除臭的东西,再把那些废品摆放得更整齐些,尽量让回收站看着清爽一点。”
吃完饭后,老陈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便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他先是去附近的商店买了几瓶空气清新剂和一些清洁用品,然后回到回收站,仔仔细细地把每个角落都喷洒了一遍空气清新剂,那刺鼻的废品味儿顿时淡了许多。接着,他又开始整理那些堆积的废品,把一些散落的纸壳重新捆扎好,把塑料瓶按照颜色和大小分类摆放得更加整齐有序。
小赵也没闲着,他在自己那堆废旧家电旁边支起了一个小桌子,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卸起那台旧电视机来,他专注的神情就好像在做一件无比重要的艺术品一样,周围的嘈杂似乎都与他无关了。
下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回收站里,给这里增添了几分宁静祥和的氛围。就在老陈和小赵都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时,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地停在了回收站的门口。从车上下来一个戴着眼镜,穿着西装革履的男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样子。
老陈有些疑惑地走过去,问道:“先生,你是?”
那男人微笑着伸出手,说道:“陈老板您好,我是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的,我叫林宇。我听说您这边的废品回收站经营得很不错,今天特地过来了解一下,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老陈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赶忙握住林宇的手说:“哎呀,原来是林先生啊,欢迎欢迎,快请进,咱们里面谈。”
老陈带着林宇在回收站里转了一圈,介绍了自己的经营模式以及平时回收的各类废品的情况。林宇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他对老陈的回收站管理还是比较认可的,尤其是看到那些分类摆放整齐的废品时,更是觉得老陈做事很用心。
林宇说道:“陈老板,我们公司主要是致力于研发一些新的环保技术,将废品进行更高效、更环保的再利用,我觉得您这边的资源很丰富,如果我们能合作的话,说不定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呢。”
老陈听了,心里很是心动,他问道:“那林先生,具体是怎么个合作法呀?”
林宇详细地介绍了他们公司的合作方案,比如由他们公司提供一些先进的回收设备,帮助老陈进一步提高废品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回收上来的一些特定废品,他们公司会以更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然后进行深度加工再利用。老陈越听越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既能让自己的回收站更上一层楼,又能为环保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人聊得很是投机,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最后,老陈和林宇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约定过几天再详细商讨合作的具体细节。林宇离开后,老陈兴奋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赵和王婶。
小赵也替老陈高兴,说道:“陈叔,这可真是个大好事儿啊,以后咱这回收站肯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王婶笑着说:“是啊,老陈,你这么多年的辛苦没白费,这以后可得更用心经营了。”
老陈看着己经被整理得焕然一新的回收站,又想到即将到来的合作,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此时,天边的晚霞烧得正红,给整个街边的废品回收站都披上了一层绚丽的外衣,仿佛预示着这里即将开启一段崭新而美好的篇章。
随着夜幕降临,街边的废品回收站也渐渐安静了下来,老陈关上了那扇半掩着的铁门,结束了这忙碌又充实的一天,而那些藏在回收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等待着新的一天,新的人,新的事来为它增添更多的色彩……
(http://qutxt.com/book/NFIL.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