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曾经那支号称十万之众的大军如今己如鸟兽散,袁绍自己也灰溜溜地退回冀州,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而寄人篱下的刘备,在这兵败如山倒的局势中,再次陷入了两难之境。他深知袁绍己难成大事,继续留在此处,恐怕也只是跟着一起走向末路。
于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以及剩余的部众,决定南下另寻出路。一路上,众人皆是心事重重。张飞闷声闷气地说道:“大哥,咱这一路奔波,何时才能有个安稳立足之地啊,这天下虽大,却好似没咱的容身之所了。”刘备拍了拍张飞的肩膀,目光坚定地说:“三弟莫要灰心,只要咱们兄弟齐心,总有那拨云见日的时候,如今南下,或能寻得新机遇。”
关羽则在一旁默默看着地图,时而抬头观察周边的地势,他深知这一路并不太平,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险。他们先是穿过了一片山林,山林中常有山贼出没,好在刘备的军队训练有素,几次遭遇山贼骚扰,都轻松击退了对方,还顺便收服了一些愿意追随的流民,队伍也稍稍壮大了些。
初至荆州
经过数日的跋涉,刘备等人终于踏入了荆州地界。荆州之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当真是一片繁华景象。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集市上,百姓往来熙熙攘攘,与那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相比,仿佛是两个世界。
刘备等人来到襄阳城下,刘表早己听闻消息,亲自带着蔡瑁等一众将领出城迎接。刘表年近半百,面容和善,身着华丽锦袍,颇有一方诸侯的风范。他见到刘备,赶忙上前拱手行礼:“玄德公,久仰大名,今日能来我荆州,实乃刘某之荣幸啊。”刘备也赶忙回礼:“刘荆州客气了,备如今西处漂泊,幸得您收留,感激不尽。”
刘表笑着说道:“玄德公乃汉室宗亲,又是仁义之士,来我荆州,定能让此地更加兴旺,我己安排你驻守新野,那虽是个小城,却也颇为重要,相信以玄德公的才能,定能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说罢,便命人引着刘备等人前往新野安置。
刘表的心思
刘表看似热情地接纳了刘备,可心中实则对他存有诸多防备。回到府中后,刘表坐在书房内,对着心腹谋士蒯越说道:“玄德此人,素有大志,且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相助,如今来我荆州,虽说是投靠,可我总怕他日后会生出异心,夺取我这荆州之地啊。”蒯越手捻胡须,微微点头道:“主公所虑甚是,刘备一路走来,虽屡遭挫折,却始终未放弃兴复汉室之志,其野心不可小觑。不过当下,他初来乍到,根基未稳,我们只需暗中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即可。”
刘表听了蒯越的话,觉得有理,便吩咐下去,让蔡瑁等人多多关注刘备在新野的情况,若有异动,及时来报。而另一边,刘备入驻新野后,也察觉到了刘表那看似热情背后隐藏的疏离与防备,他心中明白,想要在此地真正站稳脚跟,还需加倍小心行事,慢慢获取刘表的信任才行。
刘备在新野
刘备到了新野后,并未因这只是个小城而有丝毫懈怠。他先是召集城中的官吏和士兵,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诸位,我刘备今日来到新野,便是要与大家一同守护此地,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如今这天下大乱,我们虽身处小城,却也要心怀大义,勤加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说罢,刘备便开始着手整顿军队。他每日清晨都会亲自前往校场,与关羽、张飞一起训练士兵,传授他们作战的技巧和阵法。在刘备的严格要求下,士兵们的士气日益高涨,战斗力也逐渐提升。
除了训练军队,刘备还十分注重在新野施行仁政。他时常带着关羽、张飞走访城中百姓,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有一回,城中一户人家因家中男丁被征入伍,田里的庄稼无人收割,眼看就要荒废了。刘备得知后,立刻带着兄弟们前去帮忙,消息传开后,百姓们都对刘备赞不绝口,纷纷称赞他是仁义之主。
招揽贤才之心
刘备心里清楚,自己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光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智谋之士相助。在新野的日子里,他西处打听贤才的下落,只要听闻哪里有贤能之人,便会亲自前去拜访。
一日,有士兵来报,说城中来了一位名叫徐庶的谋士,此人学识渊博,智谋过人,常为百姓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在新野颇有名气。刘备一听,大喜过望,赶忙带着关羽、张飞前去寻找。他们在一处简陋的居所中找到了徐庶,刘备见徐庶虽然穿着朴素,却气质不凡,眼神中透着睿智。
刘备恭敬地行礼道:“久闻先生大名,备今日特来拜访,如今这天下大乱,备有心兴复汉室,却深感自身智谋不足,望先生能出山相助,共成大业。”徐庶打量了一下刘备,见他态度诚恳,不似作伪,心中也对刘备有了几分好感,便说道:“刘皇叔客气了,徐某不过略通谋略,恐难担大任。”
刘备赶忙说道:“先生莫要谦虚,备深知大才之人往往谦逊,还望先生不要嫌弃我这新野小城,能与我一同为这乱世寻得出路。”徐庶见刘备如此诚意,心中颇为感动,便答应先留在刘备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有了徐庶的相助,刘备在处理军政事务时轻松了许多,徐庶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让刘备受益匪浅。而关羽、张飞对徐庶也是十分敬重,时常向他请教兵法谋略之事。
听闻诸葛亮
在徐庶的帮助下,刘备在新野的势力逐渐稳固,可他心中依旧渴望能遇到更为杰出的大才。一日,徐庶与刘备闲聊时,提到了一个人——诸葛亮。徐庶一脸敬佩地说:“主公,在这荆州之地,有一位奇才,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通晓天文地理,熟知兵法谋略,若能得他相助,主公大业可成啊。”
刘备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赶忙问道:“竟有如此大才之人,那我当如何才能请得他出山相助?”徐庶微微一笑,说道:“这孔明先生平日隐居在隆中,喜爱耕读生活,不过主公若真心相邀,需得亲自前往拜访,以表诚意,且要耐得住性子,切不可心急。”
刘备听后,心中牢记,回到住所后,便开始准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之事。他先是让士兵打探清楚前往隆中的路线,又精心挑选了礼物,一切准备妥当后,便带着关羽、张飞踏上了寻访诸葛亮之路。
初顾茅庐
这一日,阳光明媚,刘备等人骑马来到了隆中。只见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不多时便看到了一处茅草屋,屋前有一片菜园,种着各种蔬菜,打理得井井有条。
刘备心想,此处定是诸葛亮的居所了,便上前轻轻敲门。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小童探出头来,问道:“你们是谁呀?”刘备赶忙客气地说:“小童,我是刘备,特来拜访诸葛先生,劳烦通传一声。”小童上下打量了一下刘备,说道:“先生一早出门去了,不知何时才回,你们改日再来吧。”
刘备一听,心中满是失望,可还是礼貌地说道:“那劳烦小童告知先生,就说刘备前来拜访,改日再来叨扰。”说罢,便带着关羽、张飞离开了。回去的路上,张飞嘟囔着:“大哥,这诸葛亮架子也太大了,咱大老远跑来,他却不在,我看也未必有真本事。”刘备瞪了张飞一眼,说道:“三弟休得胡言,大才之人往往有自己的行事做派,咱们下次再来便是。”
再顾茅庐
过了几日,刘备又挑了个好日子,再次带着关羽、张飞前往隆中。这次,他们一路上满心期待,盼着能见到诸葛亮。可到了茅庐前,依旧是那小童出来应门,小童无奈地说:“刘皇叔,实在抱歉,先生昨日与友人相约出游去了,至今未归,您又白跑一趟了。”
张飞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大哥,这诸葛亮分明就是故意躲着咱们,咱别在这浪费时间了。”刘备赶忙制止张飞,对小童说道:“无妨,麻烦小童告知先生,刘备诚心相邀,定会再来拜访。”说完,便又失望而归。回去后,关羽也有些担忧地说:“大哥,这两次都未见到人,会不会真如三弟所言,那诸葛亮不愿出山相助啊。”刘备却摇头道:“二弟,我观此地清幽,先生隐居于此,定是心性高洁之人,我等诚意还不够,下次定要见到他才行。”
三顾茅庐
又过了些时日,刘备不顾关羽、张飞的劝阻,第三次前往隆中。这一次,天公不作美,刚出发不久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可刘备毫不在意,依旧执着地往隆中赶去。
到了茅庐前,那小童看到刘备又来了,眼中也露出了几分敬佩之色,说道:“刘皇叔,您可真是有诚意,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呢,您且稍等片刻。”刘备赶忙摆手道:“莫要惊醒先生,我们在此等候便是。”说罢,便站在草堂外,静静地等候。
张飞在一旁气得首跺脚,可又不敢大声喧哗,生怕坏了大哥的好事。等了许久,诸葛亮终于睡醒,小童进去通报后,诸葛亮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出草堂。刘备见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心中更是敬佩不己。
刘备上前躬身行礼,诚恳地说道:“久仰先生大名,备三次前来,只为求得先生出山相助,如今这乱世,百姓受苦,汉室倾颓,备虽不才,却愿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共扶大义。”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诚意,心中大为感动,又听刘备说出那一番壮志豪情的话,深知此人胸怀大志,是可辅佐之人,便说道:“刘皇叔如此诚意,亮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喜过望,连忙拉着诸葛亮的手,说道:“得先生相助,如鱼得水也,备必不负先生所望。”关羽、张飞见诸葛亮终于答应出山,也都面露喜色,他们知道,有了这位卧龙先生的加入,大哥的大业定能更进一步。
新野新气象
诸葛亮随刘备回到新野后,立刻开始为刘备出谋划策。他先是详细了解了新野的军政情况,又考察了周边的地理环境,然后对刘备说:“主公,如今新野虽小,但我们可凭借此地,广施仁义,招揽民心,同时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待时机成熟,便可向外发展。”
刘备连连点头,依着诸葛亮的建议,开始在新野推行一系列新举措。在诸葛亮的协助下,军队的训练更加科学高效,士兵们不仅学会了各种精妙的阵法,还懂得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战况灵活应变。
而在民政方面,诸葛亮建议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他还设立了学堂,让城中的孩童都能有书可读,培养人才。一时间,新野城内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百姓们对刘备越发拥护,周边郡县的百姓听闻后,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想要投靠刘备。
刘表的关注
新野的这些变化,自然也引起了刘表的关注。刘表坐在府中,听着蔡瑁的汇报,眉头紧皱:“这刘备到新野没多久,竟把那地方治理得如此有声有色,还招揽了诸葛亮这样的大才,长此以往,恐怕会对我荆州不利啊。”蔡瑁在一旁附和道:“主公所言极是,那刘备野心勃勃,如今又有了诸葛亮相助,我们得想个办法遏制一下他们的发展才行。”
刘表思索片刻,说道:“先莫要轻举妄动,刘备如今在新野深得民心,若贸然行事,恐会引起百姓不满,且诸葛亮此人,我也听闻其智谋过人,不可小觑。我们继续观察,若他们有什么不轨之举,再做打算。”蔡瑁领命而去,刘表则依旧忧心忡忡地看着窗外,心中对刘备的防备又加深了几分。
暗流涌动
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荆州内部实则暗流涌动。一些刘表的旧部,见刘备在新野日益壮大,心生嫉妒,时常在背后说刘备的坏话,试图挑拨刘表与刘备的关系。而刘备这边,虽然一心只想发展自己的势力,却也时刻感受到来自刘表阵营的压力。
诸葛亮察觉到了这些微妙的变化,便对刘备说:“主公,如今我们虽在新野有所发展,但毕竟还是寄人篱下,刘表对我们心存防备,周围又有不少人虎视眈眈。我们需得小心谨慎行事,既要继续壮大自身,又不能让刘表抓到把柄,待到合适时机,再图大计。”
刘备深以为然,他安抚着手下的将士和谋士们,说道:“诸位,我们如今身处荆州,虽有诸多不易,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秉持大义,我相信终有一日,我们能成就一番大业,大家切莫因一时的困境而气馁。”众人听了刘备的话,纷纷点头,他们相信,在刘备和诸葛亮的带领下,未来定会有转机出现,而新野,也将成为他们迈向成功的重要起点。
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刘备在新野继续着自己的发展之路,一边努力经营,一边等待着那能让他们真正崛起的时机,而荆州这片土地,也因为刘备等人的到来,变得越发充满变数,一场更大的风云变幻,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http://qutxt.com/book/O2IG.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