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安想了想,说道:“嫂子,可能是之前《大夏日报》上提到过我的名字,你在广播里也听过。在抗鹰酱战场。我带领部队打了不少胜仗,很多人应该听说过我的名字。”
肖亚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她一拍脑袋,激动地说道:“我记起来了,你是那个在上甘岭打了大胜仗的黄建安,原来是你,我记起来来了!”
她的语气中满是敬佩和惊讶,对黄建安的态度也更加另眼相看。
黄建安也没谦虚,表示自己就是《大夏日报》上提到的那个黄建安。
这下肖亚菊对黄建安更佩服了,难怪这么年纪轻轻就是团长。
又聊了一会,看着肖亚菊,以及正揉着饱得圆滚滚的肚子喊疼的曾乐儿,黄建安又很认真说道。
“嫂子,我还是希望你们能跟我去西九城。而且,我马上要跟女朋友结婚了,到时候也能帮忙照看乐儿。”
这下肖亚菊愣住了,心中有些害羞。
这是真正的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完全想错了。这黄建安根本不是看上自己,或者因为曾福红而想娶自己,而是单纯地想帮助她们母女。
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满是羞愧,当然,这种误会没法解释,也不能解释。
于是马上说道,“黄团长,我之前主要是担心你让我们去西九城,难度很大,但你是上了《大夏日报》的大英雄,应该没问题。”
黄建安表示,自己也能力有限,只能帮助少数人,没法帮助所有牺牲战友,但肖亚菊母女是可以帮助的。
肖亚菊没想到黄建安还准备帮更多战友,更是感动,说道,“黄团长,真是大好人。我……我答应你,跟你去西九城。”。
黄建安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让肖亚菊别叫自己黄团长,说这样生疏,就叫自己建安。
接着又摸了摸曾乐儿的头,说道:“乐儿,跟着叔叔去西九城,那里有很多好玩的,还有很多好吃的。”
曾乐儿虽然不太明白大人们的话,但听到有好玩的和好吃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拍着小手欢呼道:“好呀好呀,妈。我要去西九城!”
肖亚菊看着女儿开心的模样,又看了看黄建安,心中满是感激。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们母女的生活将会迎来新的巨大转机,这一切,都多亏了眼前这位重情重义的黄建安。
“黄团……建安,真的太感谢你了,你对我们母女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还不清。”肖亚菊说着,又要给黄建安鞠躬。
黄建安连忙扶住她,说道:“嫂子,别这么说,福红同志是我的战友,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到了西九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黄建安并没有马上带着肖亚菊、曾乐儿回西九城,主要是此次慰问任务还未完成,还有许多烈士家属在等着他。
他带领战士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继续踏上慰问之路,其中依旧有许多感人或者让人难过的经历,没法一一列举。
以至于黄建安心情受到很大影响。
比如一位志愿军烈士家属,在得知儿子牺牲后,父母都很快病了,并很快病故了。
又比如,有一位志愿军烈士家属,住的是破旧的小院,院里的房屋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
屋里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坐在床边,眼神呆滞地望着前方,脸上的皱纹里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失去亲人的痛苦。
旁边,一位头发稀疏的老汉,正用那满是老茧的手,不停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黄建安轻声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大爷、大妈,我是来看望你们的,你们的孩子是为国家立下大功的英雄啊。”
老妇人缓缓转过头,看着黄建安,声音颤抖地说:“我的儿啊,他走的时候,我才刚刚给他做了件新衣裳,想着等他回来穿,可……可他就这么没了。”
说着,她又忍不住痛哭起来。
黄建安不知道怎么慰问。最终只能留下一些物资,以及送了一些银元。
只能说,有时候战斗的战场,不只是在前线。抗鹰酱战争,大夏付出太多。
这些烈士家属们也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他们同样是英雄。
随着时间的推移,慰问工作逐渐接近尾声。
黄建安看着这些烈士家属们在他的安慰和帮助下,逐渐露出笑容,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这这就是自己努力的意义。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不能完全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但至少能给他们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以及必要的物资保障。这可能最重要。
这个时候,黄建安感觉到个人能力的不足与渺小,他能够做的极其有限。同时,黄建安决定,以后又有了新的计划,准备通过自己努力,去将这种慰问常态化推进下去。
另外,他总共带了七个人回西九城,其中包括三名孤儿,还有另外一对母子。
这些孩子和妇女,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很困难的。三名孤儿,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才五六岁,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那一对母子,母亲瘦弱不堪,孩子也面黄肌瘦,看着让人心疼不己。
黄建安没法带太多牺牲烈士家属回西九城,毕竟资源有限,而且他也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他也是提前给郭主任打了电话的。
电话那头,郭主任有些头疼,黄建安这么做,其实有些打川省一些地区部门的脸。毕竟,烈士家属的安置工作,按照常理应该是由当地部门负责的。
郭主任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但想了想,带回西九城的英烈家属数量不多,而且黄建安也是出于一片好心,想要给这些困难的家庭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最终同意了。
“建安啊,你带回来可以,但同意的话,要给安排工作的,同时,还要抚养这些孤儿的。”郭主任在电话里严肃地说道。
黄建安连忙说道:“郭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会安排好的。”
挂了电话,黄建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任务还很艰巨。他要为这七个人在西九城找到合适的住所,安排好工作,还要照顾好这些孤儿的生活和学习。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此时的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努力让所有英烈家属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首次写英烈家属情节,找了不少资料,很是感动,但感觉写的不是特别满意,下本可能主要写照顾英烈家属,争取比这本有进步)
(http://qutxt.com/book/O83H.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