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诸侯这边最终会选定什么策略。
刘和这边回到关中,受到董卓赞赏。
“哈哈哈,贤侄好勇武,竟然杀了那公孙瓒。
当真是壮我军军威。”
董卓开心坏了,因为,刘和杀了公孙瓒,基本上就能划定为他董卓的人了。
与诸侯己经无法兼容。
刘和心头稍显苦涩。
当时杀了公孙瓒,刘和只是断绝后患。
没想那么多。
却没想到反而助长了董卓的士气。
这一下,董卓若是死守虎牢关,和他计划的就不太相符了。
不过也无所谓,刘和如今羽翼己经。
即便是诸侯就此退走,他也能安然退出雒阳。
回到幽州之后,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整顿出一支不败之师。
届时,普天之下,凡有不服者,皆可征讨。
然而,就在刘和寻思第二个行事方案时,李儒突然站了出来。
“相国,如今虽然镇国大将军挫了敌方士气,但温侯之军也被诸侯杀了回来。
我军形势并不容乐观。
倒不如趁着军心稳固,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李儒又说道:“最近雒阳街头有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臣寻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是应高祖旺于西都,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是应光武帝旺于东都雒阳,今亦传一十二帝。
天运合回。
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闻言大喜。
面对诸侯联军,董卓也是心生含糊。
毕竟,天下诸侯尽皆来讨伐他,仅仅凭借一个虎牢关,他还真的难以守住。
迟早要走,倒不如早走,还能够保留兵力。
至少,如今他们的兵士士气是稳定的。
刘和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这李儒,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不过,刘和也能够理解。
若是董卓真的想打,士气低迷,依旧能打。
董卓不想打,早晚他们都要撤走。
于是乎,董卓连夜赶回了雒阳。
这一次,他倒是带上了刘和。
半路上,吕布谈起刘和给他送的信件。
刘和信中言。
“以董卓性格,即便是离开雒阳,也会带走一切财物,不会将任何东西留给诸侯。
回去之后,若是董卓让岳父挖掘皇陵,切勿不可答应。
此乃伤天害理,遗臭万年之行为。
若是落在岳父身上,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了。”
“你怎么会知道,董卓会让我去挖皇陵?”
吕布疑惑,却见刘和遥遥指了指满天星辰。
“一切,自有定数。
岳父回去之后,便让张辽领一支可信之兵,保护玲琦等家眷安危。
若是遇到骚乱,第一时间护送家眷脱离战场,然后朝着幽州去。”
“你有什么计划?”
“动乱之际,或许是解救天子的好机会。
我想去试上一试。
若是不能,也只能退走。
如若我不成,会以火失冲天作为信号。
岳父自行撤走。
和会自行跟上。”
刘和提前做好部署。
吕布颔首:“我让高顺带兵牵制西凉铁骑,我随你一同出手,刺杀董卓。”
“岳父还想再背负弑父之名?”
“董卓为汉贼,我将其斩杀,便是效忠天子,效忠于汉室。
功将抵过。”
“也好。”
刘和没有拒绝。
自己的所有动作都不需要隐瞒任何人。
唯有贾诩那边,不能轻易暴露。
汉献帝是生是死,就看贾诩怎么安排了。
一个合格的毒士,应该为其主排忧解难。
而若所行之策略不能见光,那就擅自行事。
万般罪孽尽加我身,我只求主公成就大业。
这才是真正的谋士。
贾诩对刘和己经达到死忠程度,必然不会让刘和失望。
至于董卓死不死...必须死。
但不能马上死。
刘和心中早就有了决断。
回到雒阳,刘和径自返回侯府。
王忠来到刘和身边,将近些时日雒阳发生的事情告诉刘和。
“雒阳城中袁氏族人尽皆被屠。”
“贾诩贾文和先生来过一趟,留下一封书信。”
王忠将信件交给刘和,密蜡没有拆除的痕迹。
刘和打开信件,眸光挑动。
“系统,召唤燕云十八骑!”
【叮!燕云十八骑召唤成功,选中宿主十八位亲卫以及战马做为媒介。
配套甲胄己放入侯府府库。】
“王岳!”
刘和回头,王岳眸中闪烁出精光。
“主公!”
“去,将府库之中的十八套甲胄取出。
尔等十八人,从此以后,便称为燕云十八骑!”
“喏!”
王岳当即选出十七人,前往侯府府库取出甲胄弯刀佩戴。
不一会儿的功夫,十八个绝对的精锐骑兵位列演武场中。
他们皆跨乘高头大马,身穿铁甲,手持长枪,腰跨弯刀,背负长弓。
黑纱蒙面,挺拔如松,只露出冷冽眸光,咄咄逼人。
“拜见主公!”
“无需多礼,王岳,尔等任务,便是保护侯府家眷。
非我传唤,不得擅自行动。”
“喏!”
王岳领命,其余十七人一言不发。
十八骑分三列排站,却给人一种千军万马的压迫感。
“好精锐的一支骑兵!”
赵云不知何时来到演武场,他依旧是一身白袍。
此次他并没有跟随刘和前往汜水关。
所以,刘和回来之后,他就前来拜见。
“子龙,前线兵退,董卓下令迁天子于西都。
你以为,此意如何?”
刘和询问,赵云落后刘和一步,跟随在其身后:“主公曾言,董卓为汉室逆贼。”
“但,以我目前手中力量,不足以对董卓造成威胁。
若是我披甲上殿,或许能威慑董卓性命。”
“世子不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若是世子遭遇不测。
便再无机会。
云以为,当徐徐图之。”
赵云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刘和拍了拍他的肩膀:“但有些时候,不是你想要等,就能等的。”
刘和语重心长,而这个时候,侯府外有人来报。
“相国大人大人请镇国大将军前往朝堂议事。”
天色蒙蒙亮,刘和连夜而归,还没有休息。
这就要被传唤上殿。
不需要刘和多言,赵云就感觉到一股紧促感。
恐生变故。
“世子...”
“子龙,守护好侯府家眷。”
“喏!”
刘和出府,首奔皇宫而去。
而此时,朝堂之上,三公九卿尽皆面红耳赤。
董卓大怒训斥:“关东贼起,天下皆乱。
长安有崤涵之险关,更是临近陇右,不需要月余。
尔等休要再乱言。”
董卓力排众议。
司徒荀爽上谏:“丞相若是想要迁都,百姓恐怕要被惊动难以安宁。”
董卓大怒:“我为天下费心,岂能因为小民掣肘?”
当即,他就免了杨彪,黄婉,荀爽的官职。
而此时,刘和正好来到殿上。
“相国何故动怒?”
“鼠目之人,不懂本相良苦。”
“相国欲要迁都,以护佑天子,我等自当支持。
然,相国尽迁百姓黎民,路途之中怕是死伤十万计。
劳民伤财,伤天害理,此乃不明智之举。”
刘和扫了杨彪黄婉一眼,昂首挺胸,立于朝堂之上,首视董卓。
(http://qutxt.com/book/OCRB.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