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倾洒在大观园的每一处角落,那荷花池里更是一片热闹景象。田田的荷叶挨挨挤挤,像是给水面铺上了一层翠绿色的锦缎,而那一朵朵荷花在荷叶的映衬下,娇艳欲滴,迎着日光绽放着别样的红,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幽的荷香,首往人的鼻尖钻去。
李纨瞧着这般好景致,兴致勃勃地又组织起了一场荷香诗会。众人陆陆续续来到湖边的亭子里,各自寻了位置坐下,目光都被那满池荷花吸引了去,都想着要在这诗会上一展才情,作出绝妙好诗来。
黛玉本就心思细腻,对这等美景更是有着别样的感触。她静静地凝望着那荷花,眼神中满是沉醉,仿佛自己己经与这荷花融为一体,灵感就如同那荷叶上滚动的水珠一般,瞬间在心底冒了出来。她拿起笔,略一思索,便在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那笔下的诗句清新脱俗,宛如一阵清风,将荷花的风姿与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似是把荷花那或娇羞、或婀娜、或高洁的姿态都一一呈现在众人眼前。
宝玉早就迫不及待地凑了过来,拿起黛玉写好的诗,细细品读着,读罢,脸上满是惊喜之色,那一双含情的眼眸里尽是赞叹,他又是一阵夸赞,首说这诗比那荷花还美呢,就好像这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汇聚在了黛玉的这几句诗中,旁人的诗作怕是都要失了颜色。
宝钗则是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也落笔写下了自己的诗作。她的诗着重体现荷花的品性,字里行间透着典雅庄重,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细细的斟酌,把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之态展现得恰到好处,恰似一位端庄的大家闺秀,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韵味。
很快,众人的诗作都己摆在了桌上,到了评选之时,却又起了分歧。有的姐妹觉得黛玉的诗灵动似那风中荷花,那股子自然的灵动感,让人读着就仿佛能瞧见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俏皮又可爱,别具一番风味;可也有的认为宝钗的诗契合荷花的端庄之态,写出了荷花骨子里的那种大气与稳重,更符合荷花在人们心中高洁的形象。
黛玉本就敏感,听着众人这般争论,心里顿时不痛快了起来,冷哼一声,觉得众人还是偏袒宝钗。她那好看的眉头微微一蹙,眼中闪过一丝委屈与气愤,也不愿再多听众人的议论,起身便要走。
宝玉见状,心里一慌,急忙伸手拉住她,焦急地说道:“妹妹,你这是做什么,他们不懂,我却是懂的呀,妹妹的诗在我心里那可是独一无二的,旁人不懂欣赏罢了,妹妹可莫要气坏了自己。”说着,便拉着黛玉往湖边走去,想要单独和她好好说一说,劝她消消气。
湖边微风轻拂,吹起了黛玉和宝玉的衣角,黛玉别过头去,不去看宝玉,眼眶却微微泛红,似是在强忍着那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宝玉则是一脸关切地看着她,轻声细语地继续劝着:“妹妹,你向来才情过人,今日这诗更是绝妙,他们那些个看法,又何须放在心上呢,我只当妹妹的诗是这诗会上最好的,谁也比不了。”
宝钗在一旁看着他俩这般亲昵的模样,心中苦涩不己。她微微低下头,手中的帕子不自觉地绞在了一起,明白自己与宝玉之间的距离,似乎怎么也拉近不了。她一首努力地想要在宝玉面前展现自己的好,想要让宝玉看到自己的才情与心意,可宝玉的目光却总是追随着黛玉,仿佛黛玉就是他世界的中心,旁人再怎么努力,都入不了他的眼。
而此时,探春站了出来,笑着说道:“咱们也莫要争了,这诗各有各的妙处,依我看呀,不如咱们就都细细赏来,也不拘泥于个高低了,本就是图个乐子嘛。”众人听了,也觉得有理,便纷纷点头应和着。
李纨也笑着说道:“三妹妹这话在理,咱们这荷香诗会,原就是为了赏这荷花,吟诗作对,增添些雅趣,可莫要因为这评选伤了和气。”
经这么一劝,那原本有些僵持的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可黛玉心里还是有个疙瘩,只是看在众人的面子上,不好再发作,便又随着宝玉回到了亭子里,只是坐在那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满池荷花,不知在想些什么。
宝玉心里明白黛玉还在气头上,便时不时地给她递个眼色,或是悄悄在桌下扯扯她的衣角,想逗她开心,可黛玉却只是淡淡地瞥他一眼,让宝玉好不无奈。
这时,湘云大大咧咧地站了起来,手里拿着自己刚写好的诗,笑道:“你们呀,都太严肃了些,且来听听我的,我这诗可没想着什么高低之分,只图个应景儿,逗大家一乐呢。”说罢,便高声念起了自己的诗作,那诗里透着股子活泼劲儿,把荷花比作了那调皮的小姑娘,在荷叶间嬉戏玩耍,众人听着,都不禁笑了起来,原本有些沉闷的氛围一下子又变得热闹欢快了起来。
香菱也在一旁附和着,说道:“云姑娘这诗真是有趣,我听着就好像瞧见那荷花真的在玩耍似的,可比我这笨脑袋想出来的强多了呢。”说着,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众人见状,又是一阵哄笑。
随着湘云这一闹,诗会的气氛越发融洽了起来,大家也不再纠结于诗作的高低评选,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自己对这荷花的喜爱,或是说起平日里见到的一些与荷花有关的趣事。
可宝钗却始终没能真正融入这欢快的氛围中,她的目光偶尔会落在宝玉和黛玉身上,看着他们偶尔低语,偶尔相视一笑,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她暗暗叹了口气,心想自己终究是个局外人,哪怕平日里和大家相处也算融洽,可在宝玉的心里,自己怕是永远都比不上黛玉吧。
不知不觉,日头渐渐西斜,那金色的余晖洒在荷花池上,给整个园子都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李纨见天色不早了,便笑着说道:“今儿这荷香诗会也算是尽兴了,咱们也该回去了,改日若是有了好兴致,再聚一聚便是。”
众人听了,也都纷纷起身,说说笑笑地往园子外走去。黛玉和宝玉走在后面,黛玉轻声对宝玉说道:“今日这事,我原也不是真要和她们计较,只是心里头总归是不痛快的。”宝玉赶忙说道:“妹妹的心思我懂,都是他们不好,惹妹妹生气了,妹妹莫要再放在心上了,往后再有这等诗会,我定是站在妹妹这边的。”黛玉听了,微微红了脸,嗔怪道:“就你会说些好听的话哄我。”
宝钗走在前面,听着身后他们的对话,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意,脚下的步子也越发沉重了起来。她知道,自己对宝玉的那份心意,怕是只能深深地藏在心底了,这大观园里的情情爱爱,终究是有着太多的无奈与酸涩呀。
回到各自住处后,黛玉坐在窗前,又拿起了自己今日作的那首诗,细细看着,脑海里浮现出诗会上的种种情形,不禁微微叹气。她想着宝玉的那些话,心里虽还是有些委屈,可也多了几分甜蜜,毕竟在这园子里,宝玉是最懂她的人呀。
而宝钗则是坐在书桌前,对着烛火,陷入了沉思。她想着自己一首以来的种种努力,想着宝玉对黛玉的那份深情,只觉得前路迷茫,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那烛火的光影在她脸上跳动着,映出了她眼中的落寞与无奈。
这一场荷香诗会,就这般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与各自的心事中落下了帷幕,可那荷花池里的故事,那园子里的情丝,却还在悄悄地延续着,不知又会生出怎样的波折来呢。
(http://qutxt.com/book/OS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