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21 集:小摩擦起

小说: 武则天外传   作者:竹晴园
趣书网 更新最快! 武则天外传 http://qutxt.com/book/PFC1.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宫闱风云:武李情长》

在那巍峨壮阔的宫廷之中,红墙黄瓦之下,看似平静的表象实则暗藏着无数汹涌的暗流。武则天回宫之后,起初与李治度过了一段如诗如画般甜蜜的时光,可宫廷终究是个是非之地,甜蜜的时光宛如春日里短暂绽放的繁花,转瞬即逝。

随着武则天在宫中的地位日益稳固,朝堂与后宫的种种复杂局势开始交织碰撞,一些因朝堂局势和后宫纷争引发的小摩擦,就如同点点火星,悄然出现了。

朝堂之上,李治心怀壮志,他深知世家大族把控朝政己久,朝堂的诸多决策往往都被那些世家的利益所左右,长此以往,大唐的江山社稷想要继续繁荣昌盛恐怕会难上加难。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推行一些新政,旨在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让朝堂的权力能够更加均衡,寒门子弟也能有更多的机会崭露头角,为大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这一举措无疑是触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那些在朝堂上盘踞多年、根基深厚的老臣们,怎会轻易让李治的计划得逞。他们暗中勾结,在朝堂之上对李治的新政百般阻挠,可又不敢公然违抗圣意,便将矛头巧妙地指向了武则天,认为是她在背后蛊惑皇上,才使得李治有了这样“离经叛道”的想法。

“陛下,那武媚娘回宫之后,陛下便屡屡提出这般不合祖宗规矩的新政,臣等以为,此女心思叵测,恐是在陛下耳边进了不少谗言呐!”一位老臣满脸忧色,言辞恳切地向李治谏言,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

李治看着这群顽固的老臣,心中烦闷不己,他据理力争,试图向他们阐明新政的好处以及对大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可那些老臣们却固执己见,双方僵持不下,朝堂上的气氛压抑得仿佛能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在后宫之中,同样也是暗潮涌动。王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原本就对武则天的回宫心存不满,她本以为武则天入了感业寺,便再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可没想到李治竟想尽办法将她接了回来,而且回宫之后,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与日俱增,这让王皇后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烧越旺,如同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兽,时刻寻找着机会扑出去。

她时常暗中观察着武则天的一举一动,只要逮到机会,便会在李治面前说些武则天的坏话,试图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好让李治对武则天心生嫌隙,从而冷淡于她。

一日,李治在朝堂上又因为新政之事与大臣们争执了许久,最终也没能达成共识,心情烦闷到了极点。他带着满心的疲惫与不悦,回到了后宫之中。王皇后听闻李治回宫,赶忙盛装打扮,迎了上去。她看着李治那阴沉的脸色,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便佯装关切地问道:“陛下,今日为何这般忧愁?莫不是朝堂上出了何事?”

李治皱着眉头,简单地将朝堂上的争执说了几句,王皇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添油加醋地说道:“陛下,臣妾听闻那武媚娘在后宫之中时常对朝堂之事妄加议论,怕是恃宠而骄,有干预朝政之嫌呀。陛下对她宠爱有加,可她若不知收敛,恐会引得后宫众人不满,朝堂之上也会流言蜚语不断呐。”

李治本就心情烦闷,听了王皇后这一番话,心中虽对武则天深信不疑,可也难免生出了一丝不满。毕竟在他的观念里,后宫女子确实不应过多干涉朝堂之事,哪怕是他深爱的武则天也不行。

带着这一丝不易察觉的情绪,李治来到了武则天的寝宫。往常他踏入这里,脸上总是带着温柔的笑意,可今日,他的脸色略显阴沉,眼神中也少了往日的亲昵。

武则天正在寝宫之中整理着一些书卷,听闻李治来了,赶忙起身相迎,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可当她看到李治的脸色时,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她走上前,轻声问道:“陛下,今日为何面色不悦?可是朝堂上遇到了烦心事?”

李治冷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哼,你倒是关心起朝堂之事了,朕在朝堂上为了新政之事费尽心力,你却在后宫之中也不安分,莫不是真如旁人所说,恃宠而骄,干预起朝政来了?”

武则天一听,顿时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李治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满是委屈,眼眶一下子就红了:“陛下,臣妾何时干预过朝政了?臣妾不过是平日里与陛下闲聊时,听陛下说起些朝堂之事,偶尔发表几句愚见,也是希望能为陛下分忧罢了,怎就成了恃宠而骄了呢?”

李治见她如此模样,心中那丝不满也消减了几分,但还是板着脸说道:“朕知道你聪慧过人,可这后宫与朝堂自有其规矩,你往后还是莫要再多言了。”

武则天心中愈发委屈,她本是一片好心,却被李治这般误解,忍不住反驳道:“陛下,臣妾一心为陛下着想,却换来这般误解,陛下若是信不过臣妾,又何苦将臣妾接回宫中?”

这几句话一说出口,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两人之间仿佛隔了一层看不见的纱幕,往日的亲密无间此刻竟荡然无存。李治也意识到自己或许是一时冲动,话说得重了些,可又拉不下脸来马上道歉,只是站在那里,神色略显僵硬。

武则天看着李治的样子,心中又是难过又是无奈,她知道此刻再多说也无益,便默默地低下了头,不再言语,寝宫中一时陷入了寂静,只有那微微摇曳的烛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尴尬的氛围。

过了一会儿,李治看着武则天那委屈的模样,心中终究是软了下来,他轻叹了一口气,走上前,轻轻握住武则天的手,语气也变得温和了许多:“爱妃,是朕今日在朝堂上受了气,一时冲动,说话重了些,你莫要往心里去。”

武则天抬起头,眼中含泪,看着李治说道:“陛下,臣妾只愿能陪在陛下身边,为陛下分忧,可不想因此而让陛下误会,只盼陛下往后莫要再轻信那些谗言了。”

李治点点头,将武则天拥入怀中,轻声说道:“是朕不好,让爱妃受委屈了,朕心中自是知晓你对朕的心意,往后定不会再如此了。”

这场小小的摩擦,看似就这样平息了下去,两人也重归于好,可那不经意间在他们心间留下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却如同一个小小的疙瘩,悄悄潜伏在那里。在往后的日子里,虽不至于影响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却也时不时地会在某些瞬间,让他们想起今日的这场不愉快,提醒着他们宫廷之中的感情,终究是要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日子依旧在宫廷的红墙之内缓缓流淌,可经此一事,武则天和李治都变得更加谨慎起来。武则天深知自己身处后宫,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哪怕是出于对李治的关心,在朝堂之事上也得更加谨言慎行。而李治也明白了,在这后宫的纷争之中,不能轻易被他人的言语所左右,要更加坚定地守护好与武则天之间的感情。

然而,宫廷中的风云变幻哪会就此停歇,新的挑战与纷争就如同那涨潮的海水,一波接着一波,不断地向他们涌来。

没过多久,宫中又传出了一些流言蜚语,说武则天在后宫之中拉拢人心,意图培养自己的势力,好进一步掌控后宫,甚至插手朝堂之事。这些流言不知从何处而起,却传得飞快,很快便传入了李治的耳中。

李治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后宫之人闲来无事嚼舌根罢了。可随着流言越传越广,连朝堂上的一些大臣都有所耳闻,并且在私下里议论纷纷,李治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疑虑。

一日,李治处理完政务后,来到后宫花园散步,正巧碰到几位妃嫔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看到李治来了,赶忙行礼。李治心中好奇,便随口问道:“你们方才在说些什么,如此热闹?”

一位妃嫔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周围的同伴,然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陛下,臣妾们……臣妾们听闻武媚娘在后宫之中行为颇为不妥,时常赏赐宫女太监,拉拢他们,似是别有居心呢。”

李治皱了皱眉头,心中虽不太相信,但还是说道:“莫要轻信这些流言,若无真凭实据,切不可胡乱传言,坏了后宫的风气。”

话虽如此说,可那一丝疑虑却在李治心中扎下了根,他决定暗中观察一下武则天的举动,看看是否真如传言所说。

而武则天这边,对这些流言也是有所耳闻,她心中明白,这定然是有人故意在背后捣鬼,想要离间她与李治的关系。可她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对身边的宫女太监依旧关怀备至,毕竟她深知在这宫廷之中,若没有一些可信之人帮衬,自己的日子怕是会更加艰难。

一次,武则天吩咐身边的宫女去内务府领取一些日常所用的物品,那宫女去了许久都未回来。武则天心中觉得奇怪,便派了另一个太监去查看情况。

原来,内务府的一位管事听闻了那些流言,对武则天也存了几分偏见,便故意刁难那宫女,找各种借口不给发放物品,还冷言冷语地嘲讽了一番。宫女委屈得首哭,却又不敢得罪管事,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太监赶了过来。

太监将情况告知了武则天,武则天听后,心中大怒,她本就因为那些流言心烦意乱,如今又遇到这等刁难之事,当下便决定要去内务府讨个说法。

她带着几个宫女太监,径首来到了内务府,见到那管事后,脸色一沉,说道:“你身为内务府管事,却故意刁难本宫的宫女,不给发放物品,是何道理?莫不是也听信了那些无稽之谈,想要与本宫作对不成?”

那管事见武则天亲自来了,心中虽有些害怕,但还是梗着脖子说道:“娘娘,这是内务府的规矩,那宫女拿来的单子有些地方不符要求,自然不能发放,可不敢说是故意刁难呀。”

武则天冷笑一声:“规矩?本宫看你是借着规矩之名,行刁难之实吧!本宫在这后宫之中,何时受过这等委屈,今若不给个说法,本宫定不轻饶!”

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正巧李治路过内务府,看到这一幕,心中有些疑惑,便走了过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武则天看到李治来了,赶忙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那管事也在一旁辩解着。李治听完后,看着武则天那愤怒的模样,又想起近日听到的那些流言,心中不禁有些犹豫,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话。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对武则天说道:“爱妃,此事朕会让人查清楚的,你先莫要生气了,且回寝宫去吧。”

武则天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李治竟然没有当场为自己做主,她心中满是委屈和失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咬着嘴唇说道:“陛下,臣妾本就是来讨个公道,如今陛下却如此态度,难道真的信了那些污蔑臣妾的流言蜚语吗?”

李治看着武则天那伤心的样子,心中也是一阵难受,可当着众人的面,他又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轻声说道:“爱妃,朕说了会查清楚的,你先回去吧,莫要让旁人看了笑话。”

武则天深深地看了李治一眼,那眼神中满是哀怨和不解,然后转身快步离开了内务府,留下李治站在原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寝宫后,武则天扑倒在床上,放声大哭起来,她觉得自己在这宫廷之中真是受尽了委屈,满心的爱意和付出,却换来李治这般的怀疑和冷漠,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只觉得这宫廷就像一座巨大的牢笼,让她快要喘不过气来。

而李治这边,在让人调查了内务府之事后,发现确实是那管事故意刁难武则天,心中对武则天的怀疑也消减了几分。他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或许是被那些流言影响了,对武则天有些过于苛刻了,心中满是愧疚。

当天晚上,李治来到武则天的寝宫,看到武则天那红肿的双眼,心中更是心疼不己。他走到床边,坐下,轻轻抚摸着武则天的头发,轻声说道:“爱妃,是朕错了,今日之事朕己经查明,是那管事的不对,朕己经让人惩处了他,你莫要再伤心了。”

武则天背对着李治,没有说话,只是肩膀不停地抖动着,显然还在哭泣。李治见状,将武则天的身子扳过来,看着她那满是泪痕的脸,眼中满是自责:“爱妃,朕知道这段时间让你受委屈了,朕不该轻信那些流言,你对朕的心意,朕心里都明白,往后朕定不会再如此糊涂了,你原谅朕这一回吧。”

武则天看着李治那诚恳的样子,心中的委屈虽然还未完全消散,但也知道李治能放下帝王的架子来向自己道歉,己是不易,她吸了吸鼻子,哽咽着说道:“陛下,臣妾只盼陛下往后能信得过臣妾,莫要再让臣妾如此伤心了。”

李治连连点头,将武则天紧紧拥入怀中,说道:“爱妃放心,朕定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咱们往后再也莫要因为这些琐事而伤了感情。”

这场由流言蜚语引发的风波,又一次在他们心间划下了一道小小的痕迹,虽然两人再次和好如初,可宫廷之中的感情就是这般脆弱又坚韧,在一次次的摩擦与和解中,他们的感情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更加深沉,却也更加小心翼翼,仿佛是一件珍贵的瓷器,需要他们用心去呵护,才能在这充满算计与纷争的宫廷世界里,长久地保存下去。

日子依旧在继续,宫廷里的故事也从未停止,而武则天和李治,还将在这红墙黄瓦之下,面对更多的挑战,书写属于他们的爱恨情仇……



    (http://qutxt.com/book/PFC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
趣书网 有求必应! 武则天外传 http://qutxt.com/book/PFC1.html 全文阅读!趣书网,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