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小结局
“你的意思是,那些运粮的人,可能是南衙的人?”
杜如晦眉头紧锁,心中思忖。
长孙冲的说法,不无道理。
深更半夜,能随意在城中走动,还能运走那多的粮食。
普天之下,偌大的长安城,似乎除了北衙、就只有南衙禁军可以做到。
但是……北衙禁军驻地玄武门,又是李二郎的嫡系,不可能有人会做这种事。
唯一可能的,便是南衙。
南衙禁军之中,门阀子弟众多。
要说他们能做这事儿,不算稀奇。
想了一会儿,杜如晦不敢再浪费时间,匆忙告辞离开。
长孙冲则是打了个哈欠,再次养剑。
喂饱了小剑,又眯起眼睛,打起瞌睡,等待下一次养剑。
……
平淡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长孙冲除了养剑,就是养剑。
朝中,也没有什么事情找到他。
当然,朝中也没有闲着,无数大事小事,每天都在发生。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门下省昭告天下,面向前往各地历事的学子进行开恩科,招录入仕!
这个消息一处,直接超过了旱灾修堤的事情,一跃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哪怕,这事儿跟他们没什么关系……
不知不觉,坊间对于李世民的评价,也变得有些奇怪。
有说昏庸,有说明君。
不断争论之后,众人达成一致。
李二郎,属于昏庸之中又带着一丝明君的潜力。
这种小事儿,没人放在心上。
但是令朝臣们没有想到。
过了数日之后,这个消息,已经演变成了另外一种。
“为什么圣上会是昏庸之后带着一丝明智?”
“那是因为圣上身边有奸诈小人啊!”
“你还不知道吧……”
“你仔细想想,自从裴家、封家那些大家离开朝廷中枢之后……”
“哦,对,对,好像从他们走了,朝政就开始有些乱了呀。”
“可不是嘛……”
“唉……这么下去,怎么得了啊……”
与此同时。
东宫,李世民也收到了消息。
杜如晦表情凝重:“圣上,臣已查明。”
“无论长安粮食紧缺、还是坊间传闻,背后推手都是门阀。”
“现在臣查到的,有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人,其为首之人,乃是……乃是李姓!”
杜如晦硬着头皮,说出李字。
李世民脸色骤变。
当今天下,李姓是国姓。
而大族,有两个。
一个是陇西李氏,也就是李世民的本族。
另一支,赵郡李氏。
“是谁?”李世民沉声问道。
“暂时还没有查明。”
“是不是宗族?”
“应该不是。”杜如晦也有些犹豫,不敢肯定。
“嗯,再查。”李世民黑着脸,补充道:“先查宗族!”
“让李君羡和你一起查。”
杜如晦心中“咯噔”一声,忍不住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登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氏宗族,武将众多,而且涉及宗族,就无法回避建成、元吉之事……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武将出身又信得过的宗族护着,杜如晦想查这个事情,很有难度。
谢过李世民,杜如晦当即去找李君羡。
望着杜如晦的背影,李世民眯起眼睛,眼中闪过杀机。
最好……不要是宗族!
不要是建成、元吉的余孽。
不然的话……朕不介意……大开杀戒!
……
与此同时。
光福坊,茶楼。
今日聚会,李伟节并没有出现。
正中的主位,空着。
其余几人,也没有去管,只是在一个年纪最大的组织下,开始开会。
“各位,这一次的损失,大家都一样。”
“眼下,小粮商已经将每斗降至三千钱,可是每天买粮的人,已然寥寥无几。”
“是啊,是啊,我的粮行,都几天没开张了。”
“那些该死的穷鬼,每天跑去东西两市领取土豆、红薯。”
“不止,还有人跑去长兴县买!”
“真是该死!”
“静一静,静一静!”组织会议的郑家人敲了敲桌子,沉声说道:“那群贱民只是小事儿,用不着如此大动肝火!”
“咱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粮食卖出去!”
众人不再争执,陷入沉思。
俄顷,一个人开口问道:“郑老,你既然这么说,想必是有办法了?”
一听这话,其余几人,目光纷纷落在郑姓老者身上。
郑姓老者面带笑意,目光扫视众人。
俄顷,笑道:“办法,老夫确实是有。”
“但是……”
他这么一顿,其他人顿时明白。
无非,就是郑老儿想要当做他们这群人的掌舵者。
没有过多的犹豫,几个人马上开口拍马屁。
“我一直觉得郑老德高望重,最适合带领我们。”
“对,对,郑老为人耿直,如果他带头,我第一个赞同。”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姓郑的老头儿笑的一张老脸都要开花,但是依旧没有直接答应,只是笑道:“唉,老夫家中有几个不成器的后代,至今未曾娶亲,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好主意。”
这么直白的话,众人如何不明白。
无非,就是老头儿有一堆孙子,找不到孙媳妇,所以就让他们贡献孙媳妇了。
门阀世家,联姻是常规操作。
但是以往,联姻这种事儿,是有章法的。
比如说,王家嫁了一个女子去郑家,郑家就得还个女子去王家。
如此往来,各家都不会吃亏。
以此确保各家繁衍壮大,又不会被别人家蚕食。
可是现在……老郑上来就是狮子大开口,直接管各家全都要女子。
这要是答应了,郑家可是一家子就和另外五家联姻。
而其他家,要想互相联姻,就没有人选了。
长此以往……有些事情可就不好说了……
迟疑之际,有人笑道:“早就听闻郑老族中青年才俊众多,正巧老夫有个孙女还算贤淑,未曾出阁,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福分?”
有人带头,其他几人犹豫了片刻,也是点头答应。
毕竟,眼下的难关,需要渡过!
至于别的事情,以后再说。
他们并不知道,茶馆的房顶上,李君羡带着战战兢兢的杜如晦,将他们的对话听了一个真切……
“一群狗贼!”
李君羡咬牙切齿,压低声音骂道!
这群狗东西,竟然想要散播谣言,说土豆、红薯有毒,吃了要命!
以此恐吓百姓,令百姓们再去买高价粮食!
“先去找富贵商量商量!”
杜如晦也是脸色难看,冷冷的说了一声,随即和李君羡一路去往永昌坊。
永昌坊。
长孙冲收到消息,并未觉得意外。
门阀世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实在太正常不过。
但是……这一次,他们越界了。
“当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
东宫,长孙冲握着拳头,挥舞着小手,说出自己的打算!
李世民,略一迟疑,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李君羡,你与秦琼,兵分两路。”
“明天,五家会成为历史。”
……
翌日。
一切,似乎和往常一样。
但是朝堂之中的文武百官,却是有些心有余悸。
一夜之间,五个当朝顶级门阀,涉及谋逆,被悉数拿下。
这对于众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而正当他们胆战心惊,忧心李世民有可能会变成暴君之际,长安城的天空,渐渐被阴云笼罩。
轰!
雷声,轰鸣,震慑人心。
有人心惊,难道说,上天降下惩罚?
紧跟着,大雨倾盆如注……
一晃数日……
曾经指责李世民的百姓,欢欣鼓舞,认为李二郎令各道修缮河堤是胡闹的群臣,也闭上了嘴,一个个阿谀奉承,直说李二郎有远见。
若非是他提前修缮河堤,恐怕如今已遭水患!
“圣上实乃千古一帝!”
“吾皇万岁!”
无数群臣,厚着脸皮拍着马屁。
李世民轻笑一声:“此大功,归长孙冲!即日起,擢升长孙冲长兴郡王,封地长兴县!”
六岁封王,长孙冲一跃成为大唐疯王!此后数年,和李世民南征北战,荡平天下,贞观盛世,天下无双。
本书完。
(http://qutxt.com/book/PJQ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