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我已经搞定一切,后天直接去考场。”
“挺好,快点工作去,早点完成任务就能早点休息了。”
“明白了,师傅。”
之后,两人投入工作,中午休息了一会儿后又接着努力,终于在下班前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即便没什么即时奖励,但也给上级留下好印象。未来的机会来临时,他们自然而然会被优先考虑。
课余的时间,王建军依旧没有懈怠技能的学习,明白这一切学得好将来都是自已的本钱,别人抢不走。
很快,技能评定的日子到来了。不同级别有不同的考核场所以及不同的考核项目。
像王建军这类参加初级转正测试的学徒较少,所以考场规模也小,位于一间简化的储藏室内。
每位考生面前摆放一堆零件,任务是在两小时内将其打磨好,达到标准,才能顺利过关。
面对着眼前的十件零部件,别的学徒或许有些紧张,而王建军显得最为从容。
因为这段时间他已经重复打磨过无数次这些零件,并且每次都能确保成品无瑕疵。
随着考评老师下达开始命令,“考试正式开始了,时长共120分钟。”所有学徒工即刻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尽管表面上看王建军并不匆忙,他的进度其实远远领先其他同学。半小时后,他已经完成了五个,而其他人最快的仅处理到第三个。
过了一小时后,王建军已完成全部任务,并仔细检查确保没有问题后,举起手示意考官:“考官,我的部分完成了,麻烦您检查一下。”
“知道了,把所有打磨过的零件递上来,你可以先离开了。具体结果会在午餐前公示。”
“好的。”
应了一声,王建军将打磨好的十个零件呈给了考官,并离开考场回到车间,继续工作。
“建军,这次考核肯定没问题吧?”
“师傅放心,绝对没问题,您就等着公布榜文吧,饭前准能出来。”
“嗯,那我就放心了,那你继续干吧。”
到了下班的铃声响起时,王建军和他师傅一同前往食堂外,那里张贴着考核的榜文,极其显眼。
在一级钳工考核的成绩单上,榜首赫然是王建军的名字,无需费力寻找便已明了。
“小伙子,从此刻起,你便是我们的一级钳工了,正式转正。下月薪资也会大幅度增加。”
“多谢师傅,若非您耐心指导,我也无法迅速通过考核。”
王建军心中清楚饮水思源的道理,考核的成功他绝不会忘记师傅的大恩大德。计划等工厂放假之时,一定要带上点小礼物去师傅家里表达谢意。
“你这个人就是过于客气了,古话说得好,师傅引路入门,技艺还需自已修行。如非你自已不懈的努力,即便我有何等本事,也未必能教授于你。”
“话到此为止,别再说了。我们赶快去食堂用餐吧,晚了好的菜式可就没了。”
“行,那我去排队了。”
…………
从这一刻起,王建军不仅成为了正式员工,从下个月起,每个月的收入将固定为27.5元,其中还包括了因父亲事故而额外得到的2元补助。
在获知考核结果后,他即刻与师傅来到食堂用餐。
然而,他并未意识到,厂里把名单张贴于食堂入口是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人看见,以产生积极的激励效果。
他的名字在转正榜上名列前茅,非常抢眼,特别是四合院里的邻居们几乎无不知晓他的模样,绝不会弄混。因为在每个人的名字后都详细列出了具体工种与所在的车间信息,因此误认的可能性为零。
看到他的名字占据榜首的位置时,大家都感到十分震惊,不禁赞叹,这家老王家的儿子还真有种。
其他人也许只是感到意外而已,但对于得知这一喜讯的大爷们而言,则多了几分复杂的情感。
尤其对一大爷来说,对于未来的养老事宜,过去他还期望于贾东旭,但从贾东旭残疾以来,这种期待已被彻底放弃,于是他开始转向依靠傻柱。
不论其目的是否出于真心相助或是另有所图,总之易中海和一大妈过去曾多次助傻柱一臂之力,因此这份情谊傻柱不会忘怀,目标的转换也算是顺理成章。
但是贾东旭的事例也让易中海意识到不应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某个人身上,应当培养多位后备人选,以防万一。即便其中一个出现问题,其他人也能接替上来。
实际上,在王建军的父亲遇故后,易中海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最终却没有选择支持他,原因是他过往表现出过于沉稳内敛的一面,用通俗的说法,当时的易中海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
然而自那次王建军在众人面前怒打贾张氏并据理反驳之后,易中海发现他已经大不相同,但此时已是迟了些。同时王建军起初支持贾张氏的行为也进一步拉远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看到王建军晋升速度如此之快,易中海心底泛起些许后悔,虽然这份情绪十分轻微,因为如今的傻柱明显比王建军更顺利。
或许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王建军依旧保持着这股进取心,不妨考虑修复彼此的关系,目前维持现状也并无不可。
可能因为长期处于一位重要的职务,并且身怀八级钳工的技术,使易中海多少有点自视甚高,觉得只需稍加赏识,就能博得他人感恩。
然而,若易中海真如此认为,那只能说他对人情世故太过天真。刘海中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的不待见源于王建军对他的忽视,无论是在车间还是大院,王建军从不给他面子。
对渴望升职的刘海中而言,忽视他这位二叔无异于宣战,一旦有机会,定不会轻饶王建军。
但这一切王建军并不在意,他只想安心地过自已的日子。只不过如果有人挑衅,他断不会手下留情。
那天下班后,因要去市场上采购蔬菜,王建军回到大院时,转正的消息早已满城风雨。
即使那些非轧钢厂的居民对此也有着各自的解读,既有羡慕与嫉妒交织,如贾张氏一家得知此事后简直炸了锅。
(http://qutxt.com/book/QW3Y.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qutxt.com。趣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qutxt.com